【原版闪电发货】中国最后的状元相国--陆润庠 9787567210905
9787567210905
¥
39.31
全新
仅1件
作者高小平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210905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货号563568544245
上书时间2024-06-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名人推荐 中国王朝社会最后一个坚守者的精彩故事。 ——启明星(网友) 淡笔钩沉才相奇,浓情索隐变迁速:旧邦穿越论新命,物是人非勘破迟。 ——王浦劬(北京大学教授) 在当今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作者潜心发掘出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并以自己特有的学术功底和生活体验,赋予人物以独特的理解和阐释,使读者在感受历史与命运的同时,更有对天以及我们自身的深长思考。 ——方正辉(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为本书主人翁陆润庠牵手古今撰:替经学作美收官,背影伟岸;幸君生来未为晚。为新政辟山开河,身手不凡:叹尔老去稍稍早。 ——薛宝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巡视员) 陆润库是苏州出的55位状元中的最后一位,却又是开启苏州近现代工业的第一人。现在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经在全国城市中居第二,经济总量排名进入前六,这些成果的取得与陆润库当年的基础和营造的重实业传统分不开。 ——沈荣法(苏州市委原副书记) 从小就知道家里有一位状元先辈,但陆润库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真正认识了陆润庠,并对晚清最后40年的政坛、政治和行政史有了新感悟。 ——徐双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姑苏俊硕、末代帝师、德孽豪素、怀往缔今。 ——易罡(九三学社中史委员) 媒体推荐 中国王朝社会最后一个坚守者的精彩故事。 ——启明星(网友) 淡笔钩沉才相奇,浓情索隐变迁迷;旧邦穿越论新命,物是人非勘破迟。 ——王浦劬(北京大学教授) 在当今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作者潜心发掘出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并以自己特有的学术功底和生活体验,赋予人物以独特的理解和阐释,使读者在感受历史与命运的同时,更有对今天以及我们自身的深长思考。 ——方正辉(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为本书主人翁陆润庠牵手古今撰:替经学作美收官,背影伟媾;幸君生来未为晚。为新政辟山开河,身手不凡;叹尔老去稍稍早。 ——薛宝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巡视员) 陆润庠是苏州出的55位状元中的最后一位,却又是开启苏州近现代工业的第一人。现在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经在全国城市中居第二,经济总量排名进入前六,这些成果的取得与陆润庠当年的基础和营造的重实业传统分不开。 ——沈荣法(苏州市委原副书记) 从小就知道家里有一位状元先辈,但陆润庠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真正认识了陆润库,并对晚清最后40年的政坛、政治和行政史有了新感悟。 ——徐双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姑苏俊硕、末代帝师、德馨豪素、怀往缔今。 ——易罡(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目录 引子/1 绪论40年官场人生与150年前的中国/6 上编为官做事 第一章状元文研究养老策同治末中兴选良才/2, 第二章反卖国四度上奏折实无奈中堂气吐血/3, 第三章两状元发展民族业建铁路试图靠市场/39 第四章戊戌年变法遭失败八国军侵京方撤离/49 第五章如椽笔写就变法诏 旧制度尚有希望否/61 第六章改官制行政开新路张之洞举荐陆总理/ 第七章裁机构如何减官员陆大臣带头先下岗/84 第八章大理院法部纷争起都察院废留孰是非/92 第九章江苏省险些被分解众京官奏上收成命/l00 第十章为国家办校出大力 帮筹款甘当幕后人/l08 第十一章管吏部致力改制度重考核公开评政绩/116 第十二章 用官吏量才定标准选人才讲求心术正/123 第十三章 当京官惩贪保民生治京城顺直搞联动/135 第十四章定细规抓住真不放下猛药禁烟见成效/149 下编为文做人 第十五章好性格简约重廉洁乐帮忙办事不收钱/161 第十六章讲规矩书法得真传馆阁风堪称又一绝/173 第十七章率性人喝酒误大事人缘好逢凶化吉祥/179 第十八章永乐典抢救得保护 图书馆收藏古善本/187 第十九章 主考官科举再选才 刘春霖成为末科元/195 第二十章赛金花亲家狭路逢老夫子如何处命案/202 第二十一章 周树人杂文引深思不靠天救济靠制度/208 第二十二章北京城唯一留书院状元郎知恩送牌匾/215 第二十三章 同乡人遇难伸援手讲策略不失有原则/221 第二十四章世纪谜光绪为何死敢担当诊脉直表白/227 第二十五章梁启超流亡在海外陆润庠助他得平反/234 第二十六章 帝主师最后过把瘾减机构裁员节开支/241 第二十七章公休翻确立国际化宣统帝放假休一天/249 第二十八章爱京剧听戏比人生写楹联落笔讲意境/254 附录一:陆润庠状元文/264 附录二:陆润庠任职简表/266 参考文献/268 后记/272 序言 近日,高小平同志完成了一部新作《中国最后的状元相国——陆润庠》(以下简称《陆润庠》),嘱我写序。小平是行政管理学界的专家,我哪里敢揭这个“榜”。但是他的理由非常充分,令我完全没有推脱的可能——这部著作的主人公陆润庠是我祖辈的至亲,而我又长期在行政学界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不论于私于公我的确都应该说些什么。 陆润庠是我祖母的伯伯。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过,祖母家里是“祖孙状元”(陆润庠七世祖陆肯堂也是状元)。父亲还说,陆家和徐家是换亲。父亲的大姑妈嫁给陆润庠做儿媳,我的祖父则娶了陆润庠弟弟的长女,这便是我的祖母。也就是说,论辈分,陆润庠的儿子是我父亲的姑父,陆润庠的弟弟是我父亲的外公。因为是换亲,我的祖母婚后并没有离开陆家,父亲说他是在这个“宰相府”(父亲原话)度过的童年和少年。不过父亲从未多言祖上的事情,他甚至没有说过这两位状元姓甚名谁。在那个政治运动频仍的年代,祖上有状元就成了我心里的一个小秘密。上大学时,看到学校图书馆有《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便突发好奇,去查清代陆姓状元,果然查到。心里还想,什么“祖孙”,中间隔了好几代呢。 陆润庠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状元,那年他不过33岁。他的七世祖陆肯堂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状元,时年35岁。今天想来,他们都属于少年得志了。陆肯堂考中状元以后一直在京为官,曾任翰林院修撰、翰林院侍读、殿试弥封官等,但是由于体弱多病,年仅47岁就在京病逝了。陆润庠的履历则远比他的这位状元前辈丰富得多,他一生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个朝代,入京为官40年。这40年里,直接侍奉了同治、光绪、宣统三位皇帝。步入仕途后,他也是从翰林院修撰、侍读做起,此后做过多年的地方学政,中央各个部门的官员,在工部、礼部、吏部等多部任要职,最后入阁为协办大学士、大学士(相国)。从状元到朝廷的一品大员,陆润庠走过的是一条那个年代汉人的标准仕途。辛亥革命后,他不愿到新政权为官,忠心耿耿于清帝,做了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被这位退了位的皇帝“封”为太傅,“赏”双眼花翎。1915年陆润庠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清史稿》说他是“遇变忧郁,内结于胸而外不露。及病笃,竞日危坐,瞑目不言,亦不食,数日而逝”。家里人则说他是“饿死的”。这个“饿”,当然不是“没饭吃”,而是“不吃饭”。作为儒官,陆润庠笃信儒家礼教,在政治上就一定是传统秩序的坚定卫道士。面对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准备称帝的混乱局面,他自感无能为力,最好的选择只能是“眼不见,心不烦”。在那个年代,陆润庠的选择应该是有代表性的。 陆肯堂、陆润庠都是从苏州走出去的状元。家谱说,陆氏“世居苏州闯门内崇真宫桥下塘”,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苏州阊门内下塘街10号。2003年,苏州市文物委员会把“陆肯堂陆润庠故居”定为“控制保护建筑”,2013年又列入苏州第二批古宅保护修缮工程。这个祖宅规模宏大,是陆肯堂高中状元以后购置的,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保留的“陆肯堂陆润庠故居”的建筑面积有2569平方米。家里老人说,其实,这不过是原来老宅的一部分,老宅的后院已经在战乱中烧毁,不复存在了。陆肯堂以后的子孙世代居住在这个祖宅里,陆润庠当时住在中院,我的祖母、也就是陆润庠弟弟陆蕖这一家住在西院。祖宅里还有娘姨(裁缝)、厨子、司机等佣人的专门住处。不过辛亥革命以后,陆家衰败,子孙或为谋生,或为躲避战乱逐渐四散。新中国成立后,祖宅充公,陆家人彻底离开这里。现在即便还住在苏州的陆家后人,也只是把祖宅当作一种回忆。 家里老人说,老家里的家风严谨。陆肯堂曾留下三条家规,一是“僧道无缘”,即不做佛事,不摆道场,不许和尚、尼姑、道士进门;二是不吃牛肉;三是不买田亩。陆家后代一直遵守着这些家规,甚至延续到我这一辈。在我的印象中,父母从来没有做过烧香拜佛的事,家里也从来不吃牛肉。记得初中在学校食堂吃午饭,那时的食堂是份饭,不知道菜名。有一天吃饭,我对同学说,今天这个肉的味道有点怪,同学笑我,说是牛肉。这是我第一次尝到牛肉的滋味,所以记忆特别深刻。至于这个家规的寓意,我想前两条应该是状元祖先对儒学和农耕文化的尊崇,第三条则应该是对儒家忠君思想的践行。帝王专制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购置田亩,就是不与天子争利。此外,老家里对子孙的接人待物、言谈举止也是有严格规范的。小时,祖母和我们同住,她总是对我们说,“站要有站像,坐要有坐像”,她不许我们趿拉鞋,不许吧嗒嘴,客人来了不许喧哗,吃饭时筷子不许叼在嘴里,碗里不许留米……太多的“不许”不一而足。戎长大后,偶尔见到陆润庠亲笔抄写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不禁豁然开朗,祖母的这些“规矩”,不都是对“治家格言”的遵从吗? 尊敬师长,勤于修业,甚于炫耀祖上的功名,也是家风之一。陆氏家谱中有专门一页,按时间Jl顶序恭恭敬敬地记载着曾授业于陆家的先生的姓名字号,相比之下,家谱对一族两位状元倒是一笔带过,老人对后人也不把祖上的功名挂在嘴上。不论是祖母还是父亲,都没有对我们提起过状元祖先的仕途,不是小平的《陆润庠》,我真的不清楚这位状元先祖做了些什么官。父亲可以告诉我家里有两位状元,但是却没说过他们的功名,这其中固然有那个年代的历史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家人的心目中,状元的学术地位甚于一品大学士的官职地位。因为,陆肯堂、陆润庠两个状元在朝廷为官,全凭自己的学识、能力,而不是靠祖宗的官宦福荫。勤学、优学被家里的长辈用以激励晚辈顺理成章。 细读《陆润庠》让我感慨颇多,原来我的这位状元先辈还有这么丰富的理政思想,还有这么多可圈可点的政绩。我虽然从小就知道家里有一位状元先辈,但我对这位状元的了解,从来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遑论其政绩、思想。即便在清代的正史中,贵为一品大员的陆润庠的名字也鲜有所见。今人知道陆润庠的大名,也多半是因为他的书法,或者还有他的名医家世、状元门第,反正不会是因为他的政绩。甚至他的弟弟——我父亲的外祖父陆蕖,对他的评价都是,“什么大官都做过了,什么大事也没做成”。但是小平却在这部著作中系统、全面地记述了陆润庠的所作、所为,更挖掘了许多不为常人所知的陆润庠的所言、所思。他通过充分的史料告诉我们,陆润庠亲历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入京、辛亥革命、清帝逊位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那个特殊时代的高层官员,还是顺应潮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政绩。比如兴办洋务,他参与创办的苏州苏纶纱厂和苏经丝厂,是晚清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比如致力吏部改革,他变革官员管理体制,在管理重心下移的同时,强化对官员的考评制度;比如肃贪惩腐,管理京城治安,他提出并建立了“顺直联动”机制,成效显著;比如抢救国宝《永乐大典》;比如釜底抽薪禁种鸦片;比如力主效法国际惯例,实行星期制度;等等。不过儒官自有儒官的特点,这便是《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性和易,接物无崖岸,虽贵,服用如为诸生时”。陆润庠行事中庸,为官低调,一生清廉,这样的性格让他有别于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但并不妨碍他为国效力。否则,他怎么能40年不倒,且步步高升呢? 《陆润庠》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近代中国行政史的新门,这样的阅读所得,远远超出了我满足好奇心的初衷。从1982年至今,我在政治学、行政学领域从事教学研究30多年,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除了本国的大政方针,更多的是向西方借鉴。尤其是公共管理兴起的这十几年,有的青年学者更是几乎到了“言必称希腊”的地步。比较之下,我们对自己国家古代的行政思想史、行政改革史进行研究的兴趣要小得多。《陆润庠》告诉我们,实际上在中国的典籍中,在中国历朝历代官员的政绩中,是不乏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行政思想和行政经验的。陆润庠当年科举的状元文就是讨论养老问题的,今天看来,文章中的一些真知灼见也未过时。陆润库在任内没少改革,改革也不可谓不成功,而不为人知的主要原因,就是儒官的中庸秉性让他选择的是渐进式改革的路线。那么他这样的改革实践,是不是也可以启示我们,国家行政要顺应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而行政改革实行与否、何时实行、以何种形式实行等等,都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陆润庠的行政改革实践就证明,“最小的改革是最好的改革”,最小震动的改革,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改革。中国历史上固然政治行政不分,但那是总体而言。其实在中国古代的行政历史中,除了行政监察、科举考选,还有很多的行政管理宝藏亟待我们去发掘。 小平不是学历史的出身,工作也和中国近代史没有关系,怎么会成就《陆润庠》这样一部人物传记?作者在书中解释说,写陆润庠的出发点,一是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点滴佐证性资料及可能的启示,二是为抚慰乡情。但我并不认同他的解释,或者说,也许作者的写作初衷是这样,但这部著作实际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30多年的职业积淀和使命感,早已让作者的著作立意超越了乡情。这是一部行政学人写行政人的学术专著,而不是家乡人写家乡人的人物传记。众所周知,苏州从来不缺状元,当然也不缺为史传记的文化人。我们不妨随便上“百度”看看,今天拿苏州状元说事的大有人在。在他们那里,苏州状元要么成了旅游的“卖点”;要么成了各类补习学校招生的镀金招牌;甚至,房地产开发商也可以从状元的名头中分一杯羹。但是,小平则完全不同,他以行政学人的视角在看苏州状元,如同他在《后记》中所言,他希望自己和读者,通过了解这个历史人物,了解中国的这段历史,了解当时中国的行政。这就是让我感慨的又一个方面。在行政学界多数人都热衷于向西方借鉴行政良方,向西方学者寻求理政思想时,小平却冷静地将目光转向了自己国家的历史,自己国家的历史人物。尽管我们都知道,什么时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都应该是今人前行的“两条腿”,但是,曾几何时,我们对中国行政的研究就偏向了厚今薄古,所幸《陆润庠》可以做一些弥补。小平奉献给读者的这部人物研究,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通俗流畅的文字,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一个晚清大学士(相国)的为官、为事、为人、为文。更重要的是,他用行政学人的眼光审视他的生平、思想、功绩,不仅运用了大量前人未曾提及的有关陆润庠生平的史料,而且从前人已经用过的史料中,也找出了状元相国主持行政改革的史实,以图为今人提供借鉴。更可称道的是,本书每一章之后,作者都通过“感言与物议”的形式带给我不一样的思考和启示。正是这样的探索性、开创性的著述工作,让近代的一段人物历史更接近原貌,也让作者的乡情跃出地域的束缚,成为学术研究的组成部分。 小平在著作中反复谈到一个观点,历史人物一定要放到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去了解,不能用今天的眼光看历史的人物。我想,这是他写作本书的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个读者阅读这部著作时应有的心态。用这样的心态对待陆润庠这个人物,对待陆润庠所生活的历史时代,我们一定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感悟。 徐双敏 二〇一四年八月于武昌竹苑 后记 “历史是个陌生的国度”。寻觅一百多年前的人与事有种远渡重洋之感。然而历史又是现实的镜子,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我们都在写历史。 1962年我上小学,开始是在苏州娄江小学,现在属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地面。学校紧临的娄江,是一条内河,从太湖的胥口出来,穿过苏州的娄门向东,一路迤逦百余里,由刘家港(在今太仓浏河,郑和七下西洋的首发地)入长江。娄江是苏州鱼米之乡的母亲河。我在那里只读了两年书,二年级期末转学到拙政园小学,其实从娄江到拙政园,也就两公里的样子,但小时候会感觉很遥远。转到拙政园小学后,我便与陆庆宪成为同学。因我们两家住斜对门,每天放学后常常轮流到对方家里去玩。有一次我哥哥在家,他见了陆庆宪就问:“你爸爸是不是叫陆晋?”陆庆宪说:“是啊。”我哥哥说:“陆老师教我们历史,他是清朝最后一个状元陆润庠的孙子,那陆庆宪你就是陆状元的重孙子啦!”我哥哥读初中就在陆晋当老师的苏州第六中学,后来上高中又是在陆润庠曾经读书的紫阳书院、现在的江苏省苏州中学,说起来与陆润庠状元还是校友呢。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了,我幸运地与状元后代在一起读书,而且我们成了终生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在拙政园嬉戏,一起练书法,只是我用的帖是买来的黄白元临柳公权的,而陆庆宪用的帖是陆状元自己写的。小学毕业后,正是“文革”,我们一起进入了苏州市阳山中学,即苏州市第六中学,当时这个中学是由阳山瓷土公司的工人宣传队接管的,改名为阳山中学,后来又改回第六中学。我和陆庆宪都成了他的父亲陆晋的学生。我在1969年读初二时,随父母到了苏北盐城地区的射阳县。我和陆庆宪见面机会少了,但是一直保持通信,我每次回苏州都要去看他。这是我想写写陆润庠的缘由之一,就是给老师、老同学、老朋友作一个交流。 我1982年初从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政府机关工作。报到后发现,我工作的地方与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