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普通本) 罗汉人物树石动物风景画作品集

218 全新

库存50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1-09-10

藏书阁艺术坊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名:宋人绘十六应真图
(宋)佚名 绘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 978-7-5508-3406-4

开本:787mm×1092mm 1/6

定价:268.00元

关于西泠印社藏《十六应真图》

作者及创作年代的判识

刘 远 山
西泠印社社藏书画作品中,有一件非常特殊的纸本无款《十六应真图》,纯以墨笔画十六罗汉和各型人物共二十四人,及龙虎、树石、泉瀑等。纵三十厘米,横九百六十厘米,手卷装。画心部分于画幅起首处右下钤“康饴图书”细朱文方印、“晚知书画真有益”白文方印两枚,画幅末左下钤“张瀚之印”朱文方印一枚,此外画心通幅更无一字题识。卷末附翁嵩年、张宗祥、黄胄、徐邦达跋各一。

这件无款《十六应真图》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归藏西泠印社后,一度被认为是明代中后期的杭州人张瀚所作,其缘由即来自于卷后翁嵩年的题跋,跋文如下:“张恭懿公成嘉靖乙未进士,历官至冢宰,以争江陵夺情归里,屡赐存问,其大节不可夺,立朝之风采可见矣。著作甚富而留心于绘事,山水在马远、夏圭之间,人物则师李龙眠、吴道子,神物宛肖,笔墨潇洒,乃知前辈游艺之学如此其精也。张氏与余家世为姻娅,而鸿宝妹婿能收拾其先世遗迹,使后人宝而传之,是不可以不书。戊寅九月二十日,后学翁嵩年谨识于西湖之玛瑙山庄。”

翁嵩年(1647—1782),字康饴,号萝轩,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曾任广东督学佥事。性嗜林泉,亦富收藏,与当时的书画、鉴藏圈交游密切,因此,经过翁氏过眼的题跋应该可信度比较高。《十六应真图》起始处钤有翁氏的“康饴图书”印一方,他于跋文开端交代了张瀚与张居正夺情事件的斗争事略,随后着重评价张瀚的绘画特征—山水画风格在马远、夏圭之间,人物则师法李公麟、吴道子,“神物宛肖,笔墨潇洒”。翁嵩年明确指出此幅《十六应真图》的创作者就是张瀚,是由张瀚的后代子孙因“收拾其先世遗迹”而来。由于翁嵩年与张瀚的后代世为姻亲,又同处一地(张瀚也是仁和人),且他卷后题跋所在的戊寅年距张瀚谢世不过百年时间,因此说此幅《十六应真图》为张瀚所作,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以上应该就是《十六应真图》归藏西泠印社后曾被认定是明人张瀚所作的根据,这也得到了精鉴定的时任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先生的认可。不过,时年七十九岁且博学多闻的张氏在随后的题跋中特别强调张瀚存世的“画极少”,说此幅《十六应真图》“人物树石用笔均极放纵”,这是中肯且恰当的评价。针对翁跋中提出的张瀚人物画学李公麟的说法,仅就眼前的这幅《十六应真图》而言,张氏并不同意,因而补充说明为“特就其白描言之耳”,似乎是不忍见翁氏对着这张明显“用笔均极放纵”的画,强说张瀚“人物则师李龙眠、吴道子”的不当评价而为其开脱。至于在已强调存世作品极少的情况下,张宗祥先生于此《十六应真图》之外还见过多少张瀚画作,包括他所说的白描人物画,是令人生疑的。另外,《十六应真图》中描绘的树石、泉瀑与马远、夏圭山水画的风格相去甚远,稍有一点山水画审美经验的人都能看得出这两者的巨大差异。对于这一点,张氏不可能视而不见,只是没有说而已。

这里需要指出翁跋中几处可能被忽视的细节:第一,“鸿宝妹婿能收拾其先世遗迹,使后人宝而传之”,这里的“收拾”,是指将先祖遗留的书画作品进行整理展阅、装池造册等工作,“遗迹”则指的是张瀚本人的画作而不是他的收藏品。这句话说明包括这张《十六应真图》在内,被认定为张瀚遗迹的画作曾经历过被忽视且未经“收拾”的阶段。第二,“乃知前辈游艺之学如此其精也”,翁氏对张瀚画作评价很高,然而他既已有“神物宛肖,笔墨潇洒”评价在前,却又说“乃知前辈游艺之学如此其精也”,这表明,纵是两家世为姻亲,且翁氏对张瀚的画名可能有所耳闻,但在这之前他还是不知道张瀚能达到这幅《十六应真图》的水准。最后,翁嵩年题跋的结语落在“是不可以不书”,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张瀚的这张《十六应真图》精彩程度超出他的认知,其二是张瀚后人能将先祖遗迹用心收拾,值得赞赏,所以“不可以不书”。以翁嵩年书画鉴藏的识见,他的这段题跋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更像是行走世间的人情客套。当然,张瀚后世子孙收拾他遗作的数量不得而知,而“遗迹”之谓,既然翁嵩年才得知“前辈游艺之学如此其精”,那他对此画作者的认定是否是来自张瀚后人自有的判断?对于这样一幅长近十米的巨制,作者不落一字题识而只钤一枚名章,这与同期的文人画家创作习惯迥然不同,令人费解。所以,翁氏在此前对张瀚画作水准不知的情况下,却于跋中认定《十六应真图》是张瀚所作,是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