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20 5.6折 3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漏屋 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225870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20页

定价36元

上书时间2017-12-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图书描述】:
  中国英语教学中常有的错误观念:
  1. 有外语环境,很好能出国;
  2. 很好能多跟外国人交流;
  3. 有人能纠正我说外语时的错误;
  4. 背单词太难,单词量不够;
  5. 语法熟练,说句子就正确了;
  6. 要多背诵,外语主要靠记忆力;
  7. 一定要模仿纯正的外语发音;
  8. 一定要练习连读和吞音;
  9. 学外语必须重复练习再练习;
  10. 书上教的英语都过时了。
  现代外语教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成年人错误的外语习惯以及错误的发音一旦形成,基本上是终身无法修复的,造成大伤害的就是口语表达。所以一定要在开始学的时候就使用正确的方法。
  作者通过对中国、加拿大、美国留学生、移民的外语学习及应用情况调查,以及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近些年外语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全面论述了外语学习的误区,以及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外语学习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意在帮助读者建立学习英语的正确理念和指导大家制定个人学习策略。

【编辑推荐】:

  在中国,90%以上的人,英语学习方法都是错误的。
  摆脱错误观念,你也能学好英语。
  20年中美双重英语教学实战经验,读者苦寻多年的漏屋老师 解密最适合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之道
  国内外百余网站转载  天涯论坛千万粉丝膜拜贴 《告诉你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和误区分析》全新修订扩充版

【内容简介】:

  中国英语教学中常有的错误观念:
  1. 有外语环境,很好能出国;
  2. 很好能多跟外国人交流;
  3. 有人能纠正我说外语时的错误;
  4. 背单词太难,单词量不够;
  5. 语法熟练,说句子就正确了;
  6. 要多背诵,外语主要靠记忆力;
  7. 一定要模仿纯正的外语发音;
  8. 一定要练习连读和吞音;
  9. 学外语必须重复练习再练习;
  10. 书上教的英语都过时了。
  现代外语教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成年人错误的外语习惯以及错误的发音一旦形成,基本上是终身无法修复的,造成大伤害的就是口语表达。所以一定要在开始学的时候就使用正确的方法。
  作者通过对中国、加拿大、美国留学生、移民的外语学习及应用情况调查,以及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近些年外语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全面论述了外语学习的误区,以及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外语学习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意在帮助读者建立学习英语的正确理念和指导大家制定个人学习策略。

【作者简介】:

  漏屋,人称Stone Chen,2000年到加拿大从事风险投资,其间长期辅导加拿大中国移民的英语学习。2002年在加拿大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回国从事英语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曾担任前华尔街英语资深校长,并为洋话连篇、培生教育、新世界教育等多家知名外语教学机构提供教学管理咨询和顾问。
  在在各大高校,国家各部委和企事业单位,著名外企等举办英语学习方法讲座数百场,剖析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普遍问题,后将这些讲座中所讲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漏屋”为笔名,写成《告诉你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和误区分析》一文,于2006年开始发布在天涯论坛,获得千万粉丝追捧,百余网站转载。
  2008年回到加拿大潜心系统地研究英语学习和教学方法,并对国外中国留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做深入调查,历时三年完成此书。
  现旅居美国,从事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辅导和汉语教学工作。

【目录】:

前 言第一章 爱之愈深、误之愈切一、标准发音骡拉怕路杂嘴不教,耳之过听不严,谁之惰?京城难学“满大人”矫枉须过正近墨者赤、近朱者黑二、外语环境老中流浪记房东下岗记小班纯外教大班纯中教知不知,是知也只言片语三、谁被歧视童言可畏未可同日而语童言童语马太效应纽约人在北京汉语最难学?四、言早必失子欲避之,反促遇之中介易改,石化难移言之谆谆,听之藐藐你有来言,我无去语知错不改,善莫大焉英语角尽显小聪明西街上流行洋泾浜五、村学究语街谈巷语浮文巧语殊言别语讹言课语虚辞浮语作言造语豪言壮语小结:语言环境的启示第二章 我思故我“说”一、十聋九哑不知所云词不达意不治之症听而不闻确而不定二、外语思维心理学界的“保尔”“M.I.F”是神马?找“厕所”的有木有!“猫头鹰”的网络“思”可而止马克思可以说“不”三、谈单词存储方式数量不少常用不多要求不同威廉大帝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四、讲语法有法难依“面条儿”的语法?拉森-弗里曼次序?语法的含义价值?若隐若显?建立语法网络莫知所以然?五、论记忆四十而不惑慢就是快,少就是多不一样的记忆老大不努力,少壮徒伤悲读书何必要朗朗大驴子发言人喜欢这一个……活得不容易六、说文解字中国脑袋多根“筋”美国文盲4000万!自然拼读 PK整体语言字林高手浴缸效应音标的烦恼小结:端正观念第三章,探寻最佳方法之路一、世纪之战倔强的拉丁文教师巴甫洛夫和曹孟德假包办真自愿乔姆斯基的挑战“学”-“习”之争克拉申如是说孤岛余生二、涉猎终极禁区达克斯-布洛卡公案语言学专家弗洛伊德打开“黑匣子”的加拿大人赫伯学习沉默是金我的左脚三、双语迷踪关键期之争达尔文主义一头两制盲人摸象四、后方法时代沉舟侧畔策略取代方法全能老师小结:未来之路第四章 理通法自明你是什么“学”型?你是什么级别?一、入门期(Early Stage)先词后句罗塞达石碑T. P. R.三“猜”而后行多听、少说、不读写顶级培训中心偏要当文盲阶段小结二、提高期(Upping the Ante)教和学语言的艺术视觉辅助输入T.P.R拓展教学A.L.G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控制阶段小结三、增长期 (Getting Serious)突击词汇量听力策略电影与广播该出口时就出口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阶段小结四、高级期(Scaling Everest)语法被需求口音伤不起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不知足者常乐后 记

【文摘】:

  第一章爱之愈深、误之愈切
  如果你随便问一下周围学过一些外语的人,在外语学习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大部分都会说是“哑巴英语”。如果问:你认为应该如何学外语?怎样学的效果最好?大部分人都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1.要有外语环境,最好是能出国,在国外的外语环境中不久就会说好外语了。
  2.要尽早多开口说外语,最好能有机会多跟外国人交流;
  3.最好有人能不断够纠正我说外语时出现的错误。
  4.英语不好主要是单词量不够;但背单词太难了。
  5.要学习语法知识;如果语法熟练,说句子就正确了。
  6.学习外语就要多背诵,学外语主要靠记忆力。
  7.想要纠正发音,一定要听和模仿标准的、纯正的外语发音。
  8.不会连读影响了听说能力,所以要练习连读和吞音。
  9.学外语必须不断地做重复练习,Practicemakesperfect.
  10.以前我们学的外语是外国人现在都不用的过时英语或书面语,我要学口语。
  如果这些答案跟您的基本一致,那么很遗憾地告诉您,您对外语学习的认识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和事实是正好相反的。您没看错,我说的正是:“以上这些概念不但错误,而且与事实是正好相反的!”大家不用惊讶,分析一下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Strozer在其所著的《成年后的语言习得》一书中这样评述:“如果对语言结构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关于语言的概念是非常不合理的,那么教语言的方法只能给人带来危害。”误用了不科学的方法,损失的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最可怕的是它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的外语能力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永久性损害。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我们在探讨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之前,一定要理解外语学习的基本科学原理是什么,更是一定要最先分析我们目前对外语学习的误区是什么。
  我们拿一个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关于纠正发音的误区问题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先。
  一、标准发音
  大家一般都自然会认为,要想学好英语的发音,或纠正自己不标准的发音,那当然要去听纯正的,标准的发音啦,最好是专门听地道的英国音或美国音了。可千万不能听一个发音不标准的人的发音,会把我给影响坏了!这样想没错吧?不幸的是,这种想法非常错误。正好相反,想要把发音练标准,最好是多听各种非标准音。也就是说,是通过听各种不准确的发音来把发音练标准的。成年人想要纠正发音,长期只听标准音不但没有效果,大部分情况下反而会使错误更加严重。
  怎么会是这样的呢?难道我们的直觉都错了?是的,我们的直觉错了!这一结论,最初还是美国语音专家在对在对日本人说英语的口音研究后发现的。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
  骡拉怕路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打日本鬼子的时候,狡猾的日军经常偷袭中美盟军,并且还化妆成中国军队或中国老百姓让美军上当。当时美军除了教导士兵们从身高和腿的形状来判断是不是冒充的日军外,还特地发明了一个中美盟军共同使用的战地口令:“Lollapalooza”。因为这个口令中国盟友都能说的非常清晰,跟中文“骡拉怕路杂”发音差不多。但对于日本鬼子来说,由于他们说英语时的口音特点是“R”和“L”不分,所以就算是汉语和英语都会讲的日本人,也无论如何说不利落这个口令,是敌是友一听便知,甭想靠学说我们的口令来蒙混过关。美国哨兵当时接到的上级命令是:“一问‘口令!’,对方回答如果叽里咕噜的像是:‘Ro-ra-ba-roo-sa’,肯定是鬼子,立即机枪扫射根本不用犹豫!”
  当时美国的战争部和海军部给来中国参加抗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每人发了一个《中国生存口袋书》,其中有一章叫做“如何发现日本鬼子”(HowtoSpotJaps),上面就这样讲到:“如果碰到了可疑的人物需要判别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只要让他学说一下‘螺拉怕路杂’他就冒汗了”。日军想冒充成我中国军民的计划,就这么被他们不争气嘴都给搞砸了。可想当时日军侦查兵潜伏到盟军的军营附近,好不容易偷听到了这个口令,当时也都得郁闷坏了,回去没法交代呀!这要是向小队长报告时叽里咕噜说不清楚,还不得被小队长“三宾地给”?

  上图为二战时期美军军需特勤部门编写的《中国生存口袋书》。
  这本口袋书和这个口令在二战后因为有“种族歧视”的成分被禁止使用了。不过当时在抗战期间我们这样歧视敌人的缺陷也没错儿,战后要和平发展了当然不一样了。二战后这个Lollapalooza典故没人提了,又流传出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典故:“一日本游客在纽约问路,当地人跟他说:‘Turnrightatthenextlight.’日本人暴汗。到底是在下个‘右转路口(right)’处右转,还是在下一个‘红绿灯(light)’处右转?”更有甚者,美国的语言学家StevenPinker在1992年去日本讲学时,日本的语言学家Yamanashi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说了一个有关日本r和l口音的笑话:“InJapan,wehavebeenveryinterestedinClinton‘serection.”(把election故意说成是日本口音的erection,讽刺当时克林顿的丑闻)。
  由于日本人说英语时的这些口音特点,引得战后美国研究口音问题,多半是以日本移民为研究对象。在这里我们也先声明一下,这一部分有关发音的内容也仅是陈述一下历史事实,不搞种族歧视啊。
  嘴不教,耳之过
  那为什么做语音实验会找日本人呢?大家普遍的回答是:因为日本人说英语的发音很难听。那为什么日本人发音难听呢?以前每次讲课中这么提问,听众总发出些笑声,很多人都回答说日本人舌头硬。其实日本人跟大家一样,舌头并不特殊,发音不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日语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英语有大约44个发音(元音加辅音),而日语只有大约20来个音。不是听说日语有50音图吗?很遗憾,日语的五十音中很多音是重复的。比如第一行元音:“阿姨勿爱我”(あ,い,う,え,お,的近似汉语发音表示,大家别太较真儿啊),确实是不同的5个音,但到了第二行“咔叽裤开口”,却是只多了一个音,即辅音K,其他是借第一行元音拼出来的(K-a,K-i,K-u,K-ai,K-o),浪费了4个指标;又如Na行“拿你牛奶喏”,又只多了一个辅音N,其他仍然是拼出来的……到了最后三行,音都不够拼的了,居然还拿了前面几行一些用过的音来凑数。所以这样不断凑下来,总共没多少真正独立的发音。这个“缺音”的特点,再加上不像汉语中有四声和同音字,其结果就是,同样属于单音节发音的语言,但日语说一个词时必须使用一大串单音的组合。所以用汉语一个单音就能表示的字,日语往往是滴里嘟噜一大串,说得很累人。而当日本人在学说英文时,由于缺音,很多英语中的发音是发不出来的。比如“R和L”这两个音在日语中没有,只有一个与这两个发音相近的“ら”音,听起来又像“Ra”又像“La”(日英双语发音都标准的人,一般认为这个音中含有相当于英语70%的R音,20%的L音和10%的D音)。英语中很常用的Readandwrite,日本人只能说成LreadandLright,听起来像LeadandLight.而当说“LeadandLight”时,他们仍然说“LreadandLright”,听起来又像readandright。但基本上是“L”和“R”无法区别,在说英语这两个音时都发不准。有的人“R”说得更好些,有的人说“L”更准确些,但很少两个同时都说得好。这是个很典型的日语口音现象。由于这两个音的混淆会产生严重误解,所以也是造成它非常受到关注的另一个原因。
  于是,当时哈佛大学在研究发音问题时,就找了在成年后才移民到美的日本人做实验。首先询问这些被实验者,Read和Lead两个音,大家知道它们发音不同吗?大家一致回答非常知道。再问那为什么会说错,有的说“我们的口腔结构不同。”有的说“我们的发音部位跟你们的不同,我们靠前,你们靠后。”也有人说“我们舌头硬,老美舌头软。”的。这些回答是否正确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专家们接下做了这样的实验:在不给看拼写的情况下,让这些日本人听许多“R”或“L”打头的词,然后做二选一的答案。比如说:“Right或Light”,“Rap或Lap”。做完了测试,发现大家答案的正确率是50%。大家已经发现问题了吧,二选一的测验答对了一半,实际就等于是全都不会,纯粹瞎懵就会答对一半。当看到这一结果时,测者和被测者全傻眼了。因为如果是全对了,说明听力本身没有问题,毛病是出在嘴上,那调整一下舌头位置或口型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全错了也不要紧,说明听得出区别但搞反了,以后说的时候掉个个儿也就对了。但答对一半就没救了,因为说明根本无法分辨这两个不同的发音。大家想,如果听不出这两个音的区别,也就说明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发音,这样如何能发出正确发音呢?结论已经出来了:发音不准的主要原因不是嘴的问题,而是耳朵的问题,听不准自然就说不准。其实通过前面讲过的日本游客的笑话,说明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日本人听不出R和L的区别。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测试成年日本人“R-L”听力分辨能力的网站,大家也可以测试一下自己。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同学或普通话标准的同学会得分很高的。
  说话发音不准和唱歌走调儿道理很接近。唱歌走调儿是什么原因呀?是不是嗓子不好?不是,主要是耳朵听不准。唱歌走调儿的人在唱的时候,觉得自己唱得挺好的,你们怎么都说我走调儿呢?原因是他们的耳朵听不准音,自己听不出自己跑调了。如果您唱歌并不走调,自己堵上耳朵再唱一个试试,别人保证说您走调了,所以耳朵决定了发音的准确性。
  听不严,谁之惰?
  那么,这些参加实验的日本人都是美国移民,在美国生活了很久,天天听的是标准英语发音,为什么还会听不准?原因是成年人很难准确分辨一个不在自己母语语音范围内的新发音,也听不出自己的发音和新发音的区别。有时自己听着觉得似乎有些区别,但具体哪里不同并不真明白,模仿的时候自己听着以为已经发接近标准音了,其实还有很大差距。难道是成年后耳朵退化了吗?非也。McClelland博士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初次听到一个陌生的外语发音时,会自动在大脑中自己母语语音系统中找一个与之近似的母语发音,用来对应这个新听到的外语发音,从而认为听到了的这个外语发音就是母语中的某个音。中国同学听到英文的“we”,我们很多人都会认为其发音就是汉语中的“为”,所以说这个词的时候也很习惯地使用汉语中“为”字的发音;英语中[i]和[i:]的发音,我们会认为和汉语中的“一”的发音相同,所以我们普遍都会把“east”[i:st]说成是“yeast”[ji:st],把“itis”[it][iz]说成是汉语的“一特意思”,以及把v和th的发音,用w和s代替等等现象。
  成年人在初次把外语发音“对应”了母语发音之后,下一次再听到这个外语发音时,都会再强化一次大脑中那个初次建立的对应母语发音的印象。如果无法意识到这个外语发音和对应的母语发音并不一样,那么长期在这种只听标准外语发音环境下,每次都是在强化这个不正确的母语发音,而仅存的一点点分辨这个新外语发音的能力反而会不断减弱直至完全消失,就算学了十几、二十年外语,听了无数遍正确发音的同学,也丝毫不能改正自已错误,一直会错误地说下去。大家可以参看1999年4月《纽约时报》的专门关于大脑与外语学习方面研究的报道:“听到外语中的不熟悉的发音,反而会强化自己的母语发音系统。当日本人初来美国时,每次他们听到英语中的’L‘或’R‘发音时,他们日语中的那个单一的’R‘音被激活。长期处在国外的真实英语环境中,不但没有使他们变得更能够分辨新的英语发音,相反在这个环境里呆的时间越长,越会使他们区别’L‘和’R‘发音的听音能力减弱。”(Blakeslee,1999)
  华盛顿大学的PatriciaKuhl博士,把成年人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在听到外语发音后,大脑首先会在自己熟悉的母语发音中去寻找对应发音的现象,称为是“感知磁石效应”PerceptualMagnetEffect(Kuhl,1991)。他进一步解释了出现这个现象的内部原因,在于在大脑中建立的“声音概念神经图”。在英语是母语的人的大脑中,对应接受“L”音的脑神经元与对应接受“R”音的神经元是分离的,距离较远,所以听到不同的音后,大脑能准确激活每个发音各自相应的独立神经元,从而轻易分辨两个发音;而成年日本人大脑中反应“L”音和“R”音的神经元是重叠在一起的,在听到“L”音或“R”音后,都激活的是同一处的神经元,于是大脑对这两个不同发音的解释为“听到的是同一个音”而无法分辨。造成这一脑神经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他们从小听的日语中没有这两个音的区别,在青春期时,负责听音的脑神经图(神经网络)固化了,长大以后大脑就不再去区别这两个音(Kuhl,1997)。甚至有的日本人嘴里能够发出这两个不同的发音,但耳朵却听不出区别(SheldonandStrange,1982),说的时候自然会经常搞错。日语中辅音缺少,造成日本人说英语时发音很容易造成混淆,所以这个现象比较容易被注意到。原来耳朵没退化,是脑袋在捣鬼。
  哎呦,这样看来,如果不遵循科学的方法,一味地刻意追求听标准音,搞不好反而还会有坏处!
  京城难学“满大人”
  汉语“普通话”的英文单词是“Mandarin”,来源是中文“满大人”的音译,原意是指清朝时期京城里的满族官员(满族大人)所说的官话。英语国家中一般没有一个严格公认的“标准发音”地区,一般认为广播和电影里的发音算是标准吧,美国的被称为GeneralAmericanEnglish(GA),英国是GeneralBritishEnglish(GB)。而中国则是把京城的语言“满大人”,作为全国公认的官方语言和标准发音。
  中国各地方言的口音差别很大,甚至比一般不同的英语国家的口音区别还要大。英国音与美国音之间的区别,可能还赶不上普通话与天津话的区别(离北京才120公里)。如果我们小时候(一般是十二岁以前)没有说准普通话,成年后大多会有口音,尤其南方同学口音重,因为南方方言缺少几个重要的辅音,造成南方长大的同学说普通话时最吃亏。那应该如何纠正讲普通话呢?如果按一般人的逻辑认为天天听标准音就行,那大家天天看电视新闻联播或听广播就能纠正发音吗?当然不行。到北京城住几年就能把“满大人”口音学好吗?结果还不行(小孩子除外)。那找个说标准普通话的人一起生活和帮助纠正行吗?大家就笑了,这种尝试我们都做过很多了吧,在口音的问题上,我们一直都是在嘲笑或被嘲笑中度过的吧。我的父母也都是南方人,大学毕业后才来北京。他们在北京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但两人一直是一口南方口音,“呐、勒”n,l不分和“卷舌”音说不好。我跟我哥就一直奇怪,无论我们多年来做多少努力帮他们纠正都不见效果,可为什么我们俩从小就可以分清楚这两个音呀?等到现在明白原因了。
  大多数人连自己的语言尚且无法做到靠听标准音去纠正,学外语靠单纯听标准音更不行。众多的深入研究表明和大范围的科学实验表明,对成年人发音的纠正,各种常用训练方式的效果都很差。对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中国留学生进行的纠正发音的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教学训练发音,与真人交流纠正发音,自学听磁带纠正发音,还是根本不进行纠正,这几种方式的结果没有明显的区别,也都是没有什么效果(Macdonaldet.al,1994)。
  尽管英语的发音所使用的口型,面部和口腔肌肉的用力,舌头位置和送气方式等,都会和说汉语有所区别,但是这种区别是很难通过对动作细节描述达到教学效果的,最直接的途径只有让学习者听准音后,再根据听到的自己的发音自行调整。人本身就有自己模仿发音的能力,人脑是会根据听到的自己尝试发音所发出的声音,与头脑中声音“标准”之间的差距,自行调整的,各种复杂细微的发音动作,是人脑自行协调的。而模仿的最关键点,还是这个头脑中正确“标准”的建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得准决定“说”得准。
  那通过什么途径来纠正不正确的外语的发音呢?
  矫枉须过正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纠正成年人的外语发音,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高成年人的听音准确度和分辨能力,更深层地说是需要先在大脑中建立接收新的外语发音的对应脑神经,把他们原来听起来和母语相混的音区分开。语音专家的研究表明,通过对与某一陌生外语发音相近的各种过渡发音进行极端化的对比分辨练习,使大脑做到对这一发音附近容易混淆的发音做到能够区别和分辨,就会提高听音准确度。McClelland博士将这种“矫枉过正”的发音矫正方式称为“夸张训练”。有很多人经过仅几天的“夸张训练”就有了明显效果。如果身边有英语发音标准的人能来帮助我们来进行“夸张训练”,效果会是非常好的。
  在实践中,最好是找英语发音标准的中国同学,他们最能知道你发的那个不准的音是到底被你发成了什么音,它和准确音的区别是在哪里。具体操作办法之一是让这个发音准确的中国同学,非常夸张地模仿你发出的那个不准确的发音,模仿的诀窍是按照你的那个不准的发音方式,发出的比你更加不准的发音,夸张的程度要让连你这个“始作俑者”都能听出哪里不对了,然后再去这个正确音的的夸张发音进行对比,这样才能够让你听出区别来,更准确地说,是让你的大脑“意识到”这两个音的区别,从而在脑子里留下两个不同的“烙印”(建立两个新的对应神经)。比如让这个同学夸张地模仿你说的“为。。。”,然后对比夸张发出的正确的“Weee…”,让你比较容易地意识到这两者的区别,接下来让这个同学逐渐减少对这组正确和错误发音区别模仿的夸张程度,直到模仿的你的发音和标准发音非常接近时你都能听出来区别为止。在这个“夸张模仿”的训练中,最好同时用录音机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回放给自己听来进行对比。因为自己听说话自己的声音,和录音机里自己说话的声音是有一点区别的。听录音机里自己的声音,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来进行纠正。
  这个对比的工作,让母语是英语老外来做反而做不来,除非他们的汉语发音非常标准。外国人来纠正效果不好的原因是他们模仿你时模仿得不像。老外只知道你的发音不对,和他们的不同,但反过来由于“感知磁石效应”原理,造成他们耳中听到的你的那个错误发音,和实际“真实”的错误发音也不同,因为他们也听不准你的这个“错误的发音”。所以他们只能知道你在哪里错,不能知道你错在哪里。大家有点晕了吧。换句话说,就是想给你指路的外国人很清楚地知道你应该去哪里,却不清楚你现在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所以只有外语发音标准的中国同学才熟悉你现在的发音系统,知道你到底把这个英语发音发成了什么中国音。
  如果身边没有发音标准的中国同学提供长期帮助怎么办?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靠多听各种非标准发音,自然会产生这种夸张训练的效果。
  近墨者赤、近朱者黑
  什么是各种非标准音?就是带口音的发音。比如德国口音的英语,法国口音,意大利口音,印度口音,中国口音等“外国人”说英语的口音。比如英文的“veryinteresting”,法国口音是“veheindehesdeng”,日本口音是“we-lri,in-de-lris-ding”,中国口音是“歪瑞,因踹思停”。那为什么多听“非标准音”会有利于把发音变“标准”呢?这个原因还是成年人的“感知磁石效应”PeceptualMagnetEffect对外语的“准确发音”产生偏差造成的。而不同的口音产生的“偏差”是不同方向的,增加对这些口音的“偏差”的敏感度。
  所以想要把自己的口音练标准,就要多接触和仔细辨别多种非标准音。当然不仅是靠听非标准音,最好是能够同时把某一个词或句发音的非标准音,标准音以及自己的模仿出的发音进行对比,而且整个过程要带耳机。当经过一段时间仔细听和分辨各种口音的适应训练后,听音敏感度就会提高了,甚至能准确分辨带口音的人来自哪个国家,于是分辨出了自己原来的发音与标准音的区别,外语发音就有了进步的基础。结果是越多接触各种不准确的,自己反而越准确,成了近墨者“赤”,而近朱者“黑”了。
  那纠正普通话呢?原理是一样的:对听各地人的口音进行比对训练,听力敏感度才越来越高,口音就越来越小。这是成年人纠正发音的正确方式,有些电影学院在纠正普通话不好的演员的发音时,会采用类似方法。所以成年人要纠正口音正确的方法不是整天听标准音。跟大家当初想的正好相反吧?现在这一误区应该纠正了。那么儿童学外语时的发音呢?当然是只用听标准音啦!关于儿童和成人学外语的区别,我们在后面章节会进一步阐述。
  国内的同学们基本上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时,所以对外教的“产地”很挑剔,对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的老师非常排斥,还有个同学在报纸上骂自己的外教“竟然是爱尔兰人”,大呼自己“被骗了,受害了”。哈,爱尔兰口音不但是英语中最有特点的口音之一,并且在美国有些地区还非常流行。到南卡罗莱纳州的海边城市Savannah去走一躺吧,典型的美国城市和美国人,却都在用爱尔兰口音和你讲话,感觉比大部分的美国南方口音要酷得多。
  遗憾的是,国内很多英语老师也不明白这一点,也总建议大家只听一个标准音或追一个某国某地区的外国人去交流。某英语培训机构使用的一套学习系统中,有一个由专家设计的,对45种不同的口音进行对比的语音训练系统,但该学校的辅导老师大多也不明白这个原理,以至于每当碰到学生询问为什么听力系统中有这么多种带口音的英语时,还觉得自己理亏而回避答复,或者敷衍一句说反正你将来会接触各国人说英语的口音,所以要先适应一下等等。学生对这个答复一般都根本不买账,进而对听多种发音更加反感。
  关于外语发音的教学和纠正发音的方法,在中国目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社会上有人些人自己发音很不标准,却在公众面前拿腔拿调地表演一番,然后说什么是因为外国人发音部位靠后,中国人发音部位靠前,所以我们发音才不准,然后宣布自己发明了什么后部发音、口型雕塑之类的密法,还列一堆大表,画了一坨波形图,让大家把语调分为八种去分析和模仿,纯粹是在那里胡诌八扯。我们现在已经明白,这些人是听不出来自己的发音不准确,所以他们都自以为自己的发音是标准的,当然我们很多发音不准的同学也听不出他的发音有问题。其实只要把这些人说英语的录音,放给发音标准的同学听一下,就真伪立现了。而造成大家误以为这些人的发音比较“标准”的原因之一,往往都是因为他们“不标准”的方式跟大家不太一样。比如英语中“two”这个单词的发音,一般中国同学把它发成汉语发音的“兔”,而有些人刻意地把它发成是“tǜ”的音,其实更加不准确,但因为跟大家的发音方式不同,很多同学误以为这种怪异的发音才更地道。噢,对了,把他们当做一种典型“不标准音”放在夸张训练中,倒是对纠正自己的发音非常有作用。
  明白了这个“纠正发音”的误区,我们下面要继续深入分析其他误区。很多人对外语学习的错误理解程度之深,范围之广,达到了另人惊叹的程度。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的无知仍相当普遍,尤其是中、日、韩三国。结果造成的大家学习外语普遍走弯路,吃了很多苦,学习速度慢,成功率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