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中医丛书 20册合售《傅青主女科》《兰室秘藏》《活幼心书》《鲁府禁方》《类证活人书》《四诊抉微》《血证论》《妇人大全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喉症全科紫珍集 口齿类要》《潜斋医话归砚录》《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内外伤辨惑论 局方发挥》《格致余论》《脉因证治》《疡科心得集》《医学从众录》《成方切用》《医宗必读》
  • 实用中医丛书 20册合售《傅青主女科》《兰室秘藏》《活幼心书》《鲁府禁方》《类证活人书》《四诊抉微》《血证论》《妇人大全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喉症全科紫珍集 口齿类要》《潜斋医话归砚录》《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内外伤辨惑论 局方发挥》《格致余论》《脉因证治》《疡科心得集》《医学从众录》《成方切用》《医宗必读》
  • 实用中医丛书 20册合售《傅青主女科》《兰室秘藏》《活幼心书》《鲁府禁方》《类证活人书》《四诊抉微》《血证论》《妇人大全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喉症全科紫珍集 口齿类要》《潜斋医话归砚录》《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内外伤辨惑论 局方发挥》《格致余论》《脉因证治》《疡科心得集》《医学从众录》《成方切用》《医宗必读》
  • 实用中医丛书 20册合售《傅青主女科》《兰室秘藏》《活幼心书》《鲁府禁方》《类证活人书》《四诊抉微》《血证论》《妇人大全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喉症全科紫珍集 口齿类要》《潜斋医话归砚录》《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内外伤辨惑论 局方发挥》《格致余论》《脉因证治》《疡科心得集》《医学从众录》《成方切用》《医宗必读》
  • 实用中医丛书 20册合售《傅青主女科》《兰室秘藏》《活幼心书》《鲁府禁方》《类证活人书》《四诊抉微》《血证论》《妇人大全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喉症全科紫珍集 口齿类要》《潜斋医话归砚录》《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内外伤辨惑论 局方发挥》《格致余论》《脉因证治》《疡科心得集》《医学从众录》《成方切用》《医宗必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实用中医丛书 20册合售《傅青主女科》《兰室秘藏》《活幼心书》《鲁府禁方》《类证活人书》《四诊抉微》《血证论》《妇人大全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喉症全科紫珍集 口齿类要》《潜斋医话归砚录》《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内外伤辨惑论 局方发挥》《格致余论》《脉因证治》《疡科心得集》《医学从众录》《成方切用》《医宗必读》

260 九品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10-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傅青主女科》《兰室秘藏》《活幼心书》《鲁府禁方》《类证活人书》《四诊抉微》《血证论》《妇人大全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喉症全科紫珍集 口齿类要》《潜斋医话归砚录》《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内外伤辨惑论 局方发挥》《格致余论》《脉因证治》《疡科心得集》《医学从众录》《成方切用》《医宗必读》。

分册介绍

《成方切用》
编者取《医方考》《医方集解》两书加以增改,得古今成方凡一千一百八十余首,逐方解释制方原意,列述加减之法,使读者既知规范,又审时宜,以求通变适用,而无拘执之弊。
全书共十二卷,每卷各分上下,另以方制总义及《内经》方冠之卷首,从第一卷至第十二卷,根据方剂性类使用的不同,分列为治气、理血等二十四门,每方先述适应证候,次为组成药物及加减法,再次为方义及附方,条理概括,词旨明爽,而注释引证不厌详明,尤便读者深切体会。
本书卷末,题目“勿药元诠”,所采系养生家言,虽无具体方药,但可补方药所不能疗者,实为古代的无药疗法,颇多参考价值。
吴仪洛著的《成方切用》适宜于广大临床工作者及学习方剂学者作参考。
作者简介
吴仪洛,字遵程,浙江海盐人,清代医家,著《本草从新》《伤寒分经》《成方切用》等书。《成方切用》十三卷,刊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吴仪洛鉴于《医方集解》“专录古方,未及新方”之弊,著成该书收录古今医方1102首,较《医方集解》多227首。

《妇人大全良方》
本书为南宋著名医家陈自明撰著。自明字良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于世医之家,自幼熟读家藏医籍,又遍行东南,尽索方书以观,遂著名于时,普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喻。因虑妇科医著纲领散漫,节目疏略,医者难以深究遍览,因而采摭诸家之善,附以家传经验方,于嘉熙元年(1237)撰成此书。本书共24卷,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及产后8门,每门又分若干症证,菜260余论,分述各种妇科疾病的病因、证候及治法方药,并附有部分医案。其内容丰富实用,成为当时*受欢迎的妇产科专著,并为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次整理,以保持该书原貌、又经清人校勘的《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选择多种对校本和他校本精心点校而成,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陈自明(1190~1270)南宋医学家,字良甫,一作良父,晚年自号药隐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与崔嘉彦、严用和、危亦林、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著有《管见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
陈自明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随父学医。14岁即已通晓《内经》、《神农本草经》、 陈自明画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将名家医论与祖传经验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当时有一乡妇怀孕得病,一到中午就痛苦不堪,泪流不止,很多医生束手无策。陈自明知道后遣人告诉其家属:这是内脏燥热引起的,应用大枣汤治。病人家属不信,请人查证医书,正如陈自明所说,用此方一剂病就好了。成年后,医术精进,名扬四方。

《傅青主女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青主先生于明季时,以诸生伏阙上书,讼袁临侯冤事寻得白,当时义声动天下。
《马文甬义士传》比之裴瑜、魏邵。国变后,隐居崛咽山中,四方仰望丰采。己未鸿词之荐,先生坚卧不赴。有司敦促就道,先生卒守介节,圣祖仁皇帝鉴其诚,降旨:傅山文学素著,念其年迈,从优加衔,以示恩荣。遂授内阁中书,听其回籍。盖其高尚之志,已久为圣天子所心重矣。而世之称者,乃盛传其字学与医术,不已细哉!字为六艺之一,先生固尝究心。若医者,先生所以晦迹而逃名者也。而名即随之,抑可奇矣。且夫医亦何可易言。
作者简介
傅山(1607~1684),字青竹、青主,号公之它、朱衣道人,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他博涉经史百家,工于诗文书画,尤擅医术。《傅青主女科》一书的著者,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

《格致余论》
朱氏远绍刘完素的火热论,但认为内伤阴虚是火热的主要病机,而非外邪所致,从而补充和完善了河间学派的学术思想,也对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本书是丹溪的医学论文集,也是其学术代表作。全书载医论42篇,其中包括反映其主要医学思想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等名篇。书中不仅广泛地涉及临床内、外、妇、儿各科,而且在养生学、老年医学、优生学等方面亦有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生活于公元1281~1358年(元朝至元十八年~至正十八年),因世居丹溪,故学者尊称之为丹溪翁。
丹溪自幼好学,日记千言,文章词赋一挥而就。年三十因母患脾病,始读《素问》,而知医术。三十六岁始从朱熹四传弟子许慊学习理学,四十岁时,因许氏病久,勉其学医,遂弃儒而致力于医,从学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并读河间、戴人、东垣、海藏之书。其学源于素难,深受理学影响,兼采刘、张、李诸家之长。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脉因证治》,流传的《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系门人将其临床经验整理而成,其中《局方发挥》《格致余论》为其代表作。

《脉因证治》
本书详称《丹溪朱氏脉因证治》,原题朱丹溪撰,清汤望久校辑。系后人采集《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书的部分内容编辑而成,共2卷,内容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疾病70篇,每种疾病都完整而井然地列有脉诊、病因、病证、论治(包括方药)四项内容,并述药物加减法,适合临床应用。国内所藏*早版本为清乾隆四十年乙未合志堂刊本,此次整理以此本为底本。
作者朱震亨。

《喉症全科紫珍集-口齿类要》
明代薛己专著的《喉症全科紫珍集》分上、下2卷。上卷保存了明清早期的喉科痈疡证治的著名方剂,以及当时治疗有效的小针刀,外用吹、涂、摩、糁药等,反应了十分丰富的喉科证治。下卷介绍了72种喉舌病,并通过图注形式,将喉科发病部位、形态、诊断要点、基本方药逐一论述,言简意赅,图文并茂,易于掌握学习。 《喉症全科紫珍集》是较早介绍72种喉病的专著,在喉科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是一部研究喉科疾病的重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薛己(1487~1559) 中国明代医学家。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父薛铠曾为太医院医士。薛己自幼继承家训 ,精研医术,兼通内、外、妇、儿各科,名著一时。正德元年(1506)补为太医院院士,九年提为御医,十四年授南京太医院院判,嘉靖九年以奉政大夫南京太医院院使致仕归里。薛己治学极为刻苦,论著很多,除自著的《外科枢要》、《内科摘要》、《女科撮要》、《疠疡机要》、《正体类要》、《口齿类要》之外,还有许多校订书,薛己校订书的特点,选注名著,附以己见,如他校订有《妇人良方大全》、《小儿药证直诀》、《明医杂著》、《外科精要》等数十种。这些校本中不少附有医案,以临床验证来说理法方药依据。学术思想受张元素、李杲、钱乙等影响*大。薛己以外科见长。

《活幼心书》
本书为元代医家曾世荣编撰。曾世荣字德显,号育溪,衡阳(今属湖南)人。幼习举业,师事乡先生李月山,后从世医刘思道学小儿医,尽得其幼科家传,又且精研《内经》,详味药性,故以幼科知名于时。晚年乃将其师传所得遗著,结合个人临床心得,删繁补缺,详加编次,著成此书。
《活幼心书》共3卷。卷上为决证诗赋75则,以歌诀形式简要介绍儿科诊法和小儿病证。卷中为明本论43则,论述儿科各种疾病的病因、病证和诊断治疗方法;卷末并列拾遗8则,乃曾氏诊治小儿疾病的亲身体验。卷下为信效方,载有治疗小儿疾病的各种方剂。又分四部分。首列汤散门120方,次列丸膏门47方,再列丹饮门44方,末列金饼门6方;并附拾遗14方。其中有许多方剂为曾氏所独创。总之,全书内容丰富,辨证详明,处方精审,又以歌诀列于卷首,利于初学者记诵,实为难得的儿科参考书。
本次整理,以《中国医学大成》本为底本,以清嘉庆十六年辛未(残卷)刻本及本书所引各书为校本,进行了精细校勘和简要注释,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曾世荣(1252~1332年),字德显,号育溪,又号演山翁,衡州路(今衡阳市)人,为元代著名儿科医家。生于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3年)以前,卒于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年)。幼习举业,及长,从世医刘思道学医,以幼科知名于时。曾将其师所遗方论、诗诀等详加编次,又集平时论证和方剂,合成《活幼心书》三卷(1294年),《活幼口论》二十卷传世。

《兰室秘藏》
本书共3卷,金李杲撰。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医家概括为“补土派”。
本书分为21门,载医论21篇,列方280余首,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医论集中体现了东垣“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理论,认为多种病证的发生均与内伤脾胃有关,强调治疗应以脾胃为本。所列诸方,如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法度谨严,匠心独运,均为后世常用的名方。本书充分反映了东垣学说在临床各科的经验与成果,是一部临证实用的综合性医著,对于学习研究东垣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以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据《元史》记载“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
李杲虽非易水学派之起始人,然因在老师张元素的影响下,颇多创见,著述甚丰,故在易水学派中,影响较大。其著述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活法机要》等。另有《伤寒会要》、《保婴集》、《伤寒治法举要》、《东垣心要》、《万愈方》、《医学辨论》、《用药珍珠囊》、《五经活法机要》、《疮疡论》、《医方便儒》、《药性赋》等,有些已亡,有的系依托之作,故真伪尚待考。
李杲医书,唯《内外伤辨惑论》,为其生前手定。余皆由门人校定。或据其有关资料所整理。

《类证活人书》
本书原称《伤寒百部》,宋朱肱撰。成书于宋元祐四年己巳(1089)至大观二年戊子(1108),20卷,政和八年(1118),经朱肱重加校正,易名《南阳活人书》。年累经刊刻,遂书又有《朱肱活人书》、《无求子活人书》、《增注南阳活人书》、《增注类证活人书》、《伤寒类证活人书》、《类证活人书》等名。卷幅亦多寡不一,常见21卷或22卷本,为伤塞类著作。卷一至卷十一,以问答为体例,论述经络、切脉、表里、阴阳,剖析伤塞的各种相类证候,畅发促景之奥义;卷十二至卷十五,以方类证辨析《伤寒论》112方;卷十六卷十八,采撷各家方论126首;卷十九卷二十一,兼论妇人、小儿伤塞疮疹等杂方;书末补列“伤寒十劝”等。 本书禀承肿景学术之旨,海纳后世各家方论,辨病每倡导从经络循行部位释解六经证修,论治侧重表里阴阳辨证,并在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上独到见地,尤其对《伤塞论》整理和阐释贡献颇大。徐灵胎曾赞誉道:“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本书实为中医临证和基础研究的必备参考之书。
作者简介
朱肱(1050—1125年),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因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088年)进士,无意为官,退而酿酒著书,其间对《伤寒论》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视医学,遍求精于医术之人,朱肱遂被征为医学博士,后因书苏东坡诗获罪,被贬于达州(今四川达县),次年还为朝奉郎提点洞霄宫。

《鲁府禁方》
本书为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编著。《鲁府禁方》乃龚氏收集鲁府所藏秘方,结合个人治病经验汇集而成。书凡四卷,共列病症治法113类,选方600余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急救等临床各科病症,间有医论歌诀及临症治验,不仅可窥王府用药概况,亦能反映龚氏治病经验,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借鉴作用。
本次点校,以日本庆安元年(1648年)小坞弥左卫门刻本为底本,以1936年裘吉生先生《珍本医书集成》本为对校本,以龚氏本人著作《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等书为他校本,对全书内容作了精细的校勘和简明的注释,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江西金溪人。世医出身,幼随父学医,穷研《内》《难》经典,取法金元诸家,求教医学名流,遂成一代名医,曾任鲁王府御医,有“医林状元”之誉。著有《种杏仙方》、《万病回春》、《鲁府禁方》、《寿世保元》、《小儿推拿秘旨》等书。

《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
本书是实用中医古籍丛书之一,《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是一部治疗男、女不孕症的专门著作。此为《种子编》男科专论生育的先天灵气、交合至理、交合有时、养精有道、炼精有诀、胎始从乾、父精母血、脉息和平、服药节宜和服药要领。岳氏所论,较前人之说颇有见地。
作者简介
岳甫嘉,明代医家字仲仁,号妙居士。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初业儒,因病而嗜医药,遂专攻岐黄之术。自疗获效,复疗家人亦效,遂四方求治者甚众。诊治不报酬,贫病就医者尤多。崇祯四年(1631年),其子登甲榜,迎养于官署。见有专操堕胎术而牟利者,以为与“天地好生之德”相悖,遂汇集二十余载之心得,撰成《妙一斋医学正印编》(1635年),现仅存《医学正印子编·男女科》,论述影响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的证治。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原著李杲系张元素的徒弟,而名出于张氏之上,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该书为其代表作。《局方发挥》力倡重养阴、戒燥热的观点,反映了朱氏【养阴派】的学术思想。
作者朱震亨、李杲。

《潜斋医话归砚录》
本书前半部分载治疗内、外科杂病为主的简效之方,故本书亦称《潜斋简效方》;后半部分载医论、医话,主要内容为医籍评述及临证诊治等,评议中肯,多有卓见,被赞为“医话中之翘楚”。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撰著的《潜斋医话归砚录》为医话类著作中的佳品,若与盂英其他医著相互参阅,不仅能加深对其学术思想、学术经验的理解,而且足以拓视野、广见闻,对于学医、研医不无裨益。
作者简介
王士雄(1808~1868年?,一说1863年),字孟英,号梦隐(一作梦影),又号潜斋,别号半痴山人,睡乡散人、随息居隐士、海昌野云氏(又作野云氏),祖籍浙江海宁盐官,迁居钱塘(杭州)。中医温病学家。其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尤其对霍乱的辨证和治疗有独到的见解。重视环境卫生,对预防疫病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其子王聚奎曾在太医院任御医。

《寿亲养老新书》
本书中以老年养生为专题,详述修身养性、药物与食治调理、按摩腧穴等保健内容,并附各类方剂120余首。另外还论述了老年日常起居、闲情逸志、将息与养性以及古今善行、行孝劝善和传闻轶事等方面。
全书内容丰富,采撷占书简略适当,载方用药突出实用性。书成后,一直为后世养生学家所重视,是一部食治与养生不可多得的参考之书。

作者简介

陈直,生平无考,宋神宗元丰时(1078-1085)为泰州兴化(今之江苏省兴化市)县令。所著《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早的老年病学专著。其成书当不晚于1085年,共15篇,论及老人食治之方、医药之法、摄养之道,较西方1724年弗罗杰所著的《老年保健医药》约早6个世纪。元大德(1297-1307)丁未年,邹铉(字冰壑,曾任中都总管,对陈直尊崇备至,故号“敬直老人”)广集前修嘉言懿行奇事异闻以及药石膳馐器服之宜于佚老者,续增三卷合为《寿亲养老新书》,还传至朝鲜、日本,对后世医家、养生家影响很大。

邹铉(约1237—1320年前后),元代医家,字冰壑,号敬直老人,福建泰宁县人,曾任元朝中都总管,现生平无处可考。他是南宋状元邹应龙的三世玄孙,是泰宁名门之后,开启中国*早的古代营养保健学专家。晚年,邹氏汇集了前人防病和延寿经验,并总结自己养生经验和体会,对陈直的《养老奉亲书》进行增补,续增三卷,成《养老奉亲新书》,刊行于世。

《四诊抉微》
本书为中医的诊断学专书。作者博采《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古典医籍理论及后世诸家之说,类例相从,更参一己之所得:编撰而成。
作者指出,中医诊断学当四诊并重,缺一不可,故依次讨论“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依据显现的各方面的症状、体征,说明疾病的原因、病机及诊断。在“望诊”中,详论了颜面、口、鼻、耳、目、齿、舌等部位的各种形色变化及小儿“指纹”观察方法。在“闻诊”中,主要说明怎样听取病人的声息语言。在“问诊”中,着重阐释了“十问篇”。在“切诊”中,首先总论脉诊的部位、方法、注意事项、平脉十病脉等,然后根据《濒湖脉学》解析了各种脉象的体状、鉴别、主病、抉微等。全书共八卷。又有管窥附余于后,是作者对脉学有关问题的见解,亦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林之翰,字宪百,号慎庵,清代苕东人。其所著《四诊抉微》为论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专书。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本书为明代著名医家缪希雍撰,共四卷。卷一至卷三乃缪氏治疗内、外、妇、儿等科常见病的心得体会、临床验案和所用效方。其论中风多内虚暗风,所立吐血三要法以及创制的不少新方,对后世均有较大的影响。卷四为炮炙大法和用药凡例,收载了439种常用药物的炮炙方法、畏恶禁忌,以及丸散膏丹的修制规范和汤药的煎服法等。
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代有刊刻,目前国内传本约20余种。本次点校,以明祟祯十五年壬午(1642)虞山李枝刻本为底本,并参考后世多种版本精心点校而成,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海虞(今江苏常熟虞山)人,生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卒于天启七年(1627)。
仲淳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又屡患疾病,故深究医理,精研药学,于临床各科无所不通,治病多奇效,名振于时。除著有本书外,尚有《本草经疏》三十卷、《本草单方》十九卷。

《血证论》
本书是一部论治各科血证的专书。《血证论》共8卷,首卷总论阴阳冰火、气血、男女之异同以及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等。2-5卷详论32种血证的病证特点及治疗方药。6卷阐述失血兼见证40余条。7、8卷编列《血证论》引用各方200余,并附以方解,便于检索。该书上承《灵》、《素》,下撷历代各家,专论血病证治,条分缕析,辨别疑似,论证用药,颇具特色。书中对血证的阐释独具精思.每有创建,成书后,一直为医家所重视,不失为中医临证各科的上佳之作。
作者简介
唐宗海(1846年~1897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中医七大派“中西医汇通派”创始人之一。生于清代同治元年,卒于光绪23年,享年五十二岁。他先攻儒学,为诸生时在四川已经颇有名气。光绪年间举进士,中年之后则转而研究医学,主张兼取众家之长,“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
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血证沦》、《本草问答》等。其中,《血证论》、《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为其主要代表著作。

《疡科心得集》
本书为清代名医高秉钧撰著。高氏字锦庭,锡山(今江苏无锡)人。曾师从范圣学、杜云门,精通内外科,尤以外科驰名于江浙间。
全书共三卷,成书于嘉庆十年乙丑(1805),是高氏外科l临证经验的总结。高氏穷研《内经》,博综经典,主张治外必本于内;治疮疡须分阴阳虚实;提出了“毒攻五脏”的主要证候;确立了“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还创立了新的外科编写体例,每以两证互相发明,使各证治法昭然若揭;并于书末汇集了260余首外科常用方剂。该书对当今外科治疗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次点校,以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本书初刻本为底本,以尽心斋本、日升山房本和文瑞楼本为对校本,以所引诸书为他校本,并结合本校和理校,对全书进行了精细的校勘和简明的注释,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高秉钧(1755年-1829年),字锦庭,号心得,锡山(今江苏无锡)人,清代中医外科学家。
高秉钧世居城北笆弄。儒而业医,精内、外科,潜心参究历代名家,而于温病学说尤所钦崇。乾嘉间以疡医各振于时。所著《疡科心得集》三卷,刊于嘉庆十年(1809),被尊中医外科三大派之一——心得派。高氏在学术上能够吸取名家之长,兼收并蓄于一炉,并有所发挥。

《医学从众录》
本书为清代名医陈念祖所撰。陈念祖字修园,长乐(今福建)人,世医,曾从师泉州名医蔡茗庄。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官至直隶省威县知县。陈氏博览群书,于《伤寒论》研究造诣深厚,学验宏富,著述颇丰。《医学从众录》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该书成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共八卷。卷一至卷七论述内科杂病证治,卷八记述妇人杂病方,并补述"近世治四时伤寒"之河间两解法及景岳内托法。全书以论述内科杂病证治为主,兼及妇科,法宗仲景,并采各家名言、方治,复参己见,文字简练,论理明晰,对临床辨证用药颇多启发,为后世医家所肯定,可供中医院校学生、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陈念祖(1753~1823年),字良有、修园,号慎修,长乐县人,生于医务世家,著有:《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新方八陈砭》、《十药神书注解》、《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等30余种。其子元豹、元犀、孙子典、心兰和学生周易园、黄奕润等都以医名行世。

《医宗必读》
本书是明末著名医家李中梓所著,为李氏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系李氏诸多医学著作中的代表作。
《医宗必读》共十卷。
卷一为医论及图说,属于总论内容。医论十四篇,以介绍医学源流及习医应有知识;图说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位、脏腑生理。
卷二为诊断学知识,内含新著四言脉诀、脉法心参、色诊三篇,提纲挈领地阐述中医的脉学及诊法。
卷三、卷四为本草征要,属药物学内容,精选常用药物450余种,以歌赋加诠释形式阐述药物的功用主治,便于记诵。
卷五至卷十为伤寒杂病证治,除伤寒外,论述了36种内科疾病的病因、证候、治法及方药,文后井附验案。病机分析源流清晰,方药切合临床。
该书文字简练,内容精要,是适用于广大中医工作者闷读的一本综合性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上海浦东惠南镇人。他父亲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故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