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审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基于政治哲学解读的尝试
  • 重审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基于政治哲学解读的尝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审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基于政治哲学解读的尝试

15 3.6折 42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亮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61

上书时间2021-04-19

文峰旧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亮 著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0
  • 版次 1
  • ISBN 9787214184481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300页
  • 字数 252千字
  • 丛书 凤凰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立足政治经济学批判、拜物教批判、财产权批判的立体视角,深入阐释马克思阶级概念在其文本中的总体内涵,进而从“现实之维”“形上之维”“历史之维”“实践之维”分析当代阶级概念的理论背景与现实境遇,并梳理了当代西方学者消解阶级概念的逻辑演进。*后,在马克思政治哲学语境中深入反思与批判“激进政治”思潮。该书重申与坚守了马克思阶级概念,不仅回应了当今国外激进思潮,也为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作者简介】

 

 

  孙亮,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文本、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法哲学研究。2015—2016年在德国耶拿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一个批判性建构》(2013),译著《chaoyue后殖民理论》(2015)、《今日马克思》(2016)。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学术月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20余篇。独立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资助课题。


【目录】

 

 

作者的话

 

导言

 

第一章马克思政治哲学语境中“阶级”概念的阐释视角与原则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政治哲学的两个向度

 

二、“规范政治哲学”的颠覆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运思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政治哲学话语建构

 

第二节拜物教批判

 

一、“资本主义政治的特殊性”

 

二、“资本主义政治的经济性”

 

三、拜物教批判的阶级意识维度

 

第三节财产权批判

 

一、财产权:从自由的确证到贫困的责难

 

二、“历史地”考察财产权

 

第二章马克思文本语境中阶级概念的总体内涵

 

第一节“前”马克思的阶级概念谱系学考察

 

一、古希腊时期的“阶级”观念

 

二、近代时期的“阶级”观念

 

第二节阶级概念阐释的难度与形成要素

 

一、难度

 

二、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第三节“阶级人”与阶级概念的多重维度

 

一、逻辑起点与真实主体

 

二、“阶级”的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

 

第四节“深入历史的本质一度中”的阶级政治

 

一、阶级斗争的存在论根基与实质

 

二、经济的政治:阶级政治的建构

 

三、常规与断裂处的阶级政治

 

第三章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概念在当代的理论与现实境遇

 

第一节现实之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迁的社会影响

 

一、协作、手工与现代工业

 

二、社会存在: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

 

第二节形上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哲学转型

 

一、从形而上学到后形而上学时代

 

二、后形而上学转向中政治思维的挑战与变更

 

第三节历史之维:进步主义的“质疑”

 

一、进步主义的确立及其当代“遭遇”

 

二、历史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理解“进步”

 

第四节实践之维:从阶级革命到新社会运动

 

一、“1968,五月风暴”:新旧社会运动的分水岭

 

二、“新社会运动”的认知定位:基于六个特点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概念的当代理解及其反思

 

第一节逃离“生产”的“阶级分析”:韦伯与伯恩施坦

 

一、“生产”到“市场”:韦伯对阶级分析的语境置换

 

二、社会主义仅仅是一种“规范”:伯恩施坦的政治规划

 

第二节基于“福特主义时代”的阶级“解构”

 

一、爱德华·汤普森的“社会—文化”的阶级观

 

二、尼科斯·普兰查斯的“结构主义”的阶级观

 

三、郝伯特·马尔库塞的“人本主义”的阶级观

 

第三节“后福特主义时代”的阶级“终结”

 

一、继续远离“生产”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

 

二、“话语解构”的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

 

三、从“对立”到“对抗”:消解阶级政治的“社会”概念

 

第四节瓦解“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去阶级化的核心策略

 

一、列宁的“政治优先性”开启

 

二、葛兰西的“集体意志”的主体构造

 

三、“偶然性逻辑”的确立与批判

 

第五节资本逻辑形态的嬗变:对“阶级解构”的一个反驳

 

一、“中断手稿”的续写与反思

 

二、社会冲突“场域化”与资本形态的“多元化”

 

三、重返“阶级话语”的理论召唤

 

第五章勘定“去阶级化”的激进民主政治与马克思政治哲学诉求

 

第一节“去阶级化”的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政治的构想

 

一、基本判定

 

二、激进民主构想对社群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激进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一、语境主义的批判

 

二、透过维特根斯坦重审

 

三、走向一种竞争性的多元民主

 

第三节“去阶级化”的规训统治与总体性批判

 

一、“事物化”与规训的“物质形态”

 

二、“物化”与规训的“观念形态”

 

三、“总体性批判”与西方激进左翼的理论限度

 

第四节激进民主政治路向的再反思:一种建设性思路

 

一、置于“实践智慧”语境的重审

 

二、“政治解放”的价值重塑及其“理论功绩”

 

三、汲取的不是结论而是其思考的能力

 

第五节走向人类解放:马克思的阶级政治的终极追求

 

一、阶级革命:理性的构造抑或社会结构性的对立

 

二、阶级解放:超越自由主义的人的自由实现之途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