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重机械设计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起重机械设计

本店书籍,保证正版,多仓库发货,欢迎选购

7.48 2.9折 25.8 八五品

仅1件

重庆沙坪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大林 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68003681

上书时间2024-04-15

再回首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择优发货!部分笔记,不缺页不少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大林 编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1
  • ISBN 9787568003681
  • 定价 25.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0页
  • 丛书 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起重机械设计》依据《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的最新规定内容和指导原则编写,主要介绍起重机械整机和机械部分的一般设计原理和具体设计计算方法。全书内容按设计计算总论、专用零部件和四大工作机构设计等三个部分安排,共分八章:第1章为起重机械概论;第2章介绍起重机械设计计算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体现了起重机设计规范对起重机械设计方法的主要规定,是起重机械设计自身特有的理论;第3章介绍起重机械专用的钢丝绳、滑轮组、吊具和制动器等零部件的构造和选用;第4到第7章分别介绍起升、运行、回转、变幅等四大机构的设计;第8章介绍轮压和起重机整机稳定性计算。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及相近专业“起重机械”课程的教材,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类似课程的教材,参考学时为40~48学时。本书也可作为起重机械行业及物流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朱大林,男,湖北宜昌人,1982年1月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现任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机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期从事起重机械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结构疲劳与可靠性、机械动力学、机械系统优化等,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在相关学术领域发表论文7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起重机械概论
1.1起重机械的作用及工作特点
1.2起重机械的组成及其分类
1.2.1起重机械的组成
1.2.2起重机械的分类
1.2.3起重机械的发展动向
第2章起重机械设计计算总论
2.1起重机械的主要参数
2.1.1额定起重量
2.1.2起升高度
2.1.3跨度和幅度
2.1.4工作速度
2.1.5轨距和轮距
2.1.6生产率
2.2起重机的工作级别
2.2.1划分工作级别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2.2.2划分起重机工作级别的依据
2.2.3起重机整机工作级别
2.2.4起重机机构的工作级别
2.2.5起重机结构构件或机械零件工作级别
2.3起重机的计算载荷和载荷组合
2.3.1计算载荷和载荷组合的概念
2.3.2计算载荷的类型
2.3.3常规载荷的计算
2.3.4偶然载荷的计算
2.3.5特殊载荷的计算
2.3.6金属结构设计的载荷情况与载荷组合
2.3.7起重机机构设计计算的载荷情况与载荷组合
2.4起重机械的驱动装置
2.4.1电力驱动概况
2.4.2电动机的工作制
2.4.3电动机发热校验
2.5零部件强度计算原则
2.5.1起重机零部件强度计算原则
2.5.2起重机传动零件的计算载荷
2.5.3传动零件应力循环次数的计算
2.5.4零件疲劳计算的等效载荷
2.5.5许用应力
第3章起重机专用零部件
3.1钢丝绳
3.1.1钢丝绳概述
3.1.2钢丝绳的构造及分类
3.1.3钢丝绳的标记
3.1.4钢丝绳的选择计算
3.1.5钢丝绳的使用
3.2滑轮及滑轮组
3.2.1滑轮
3.2.2滑轮组
3.2.3卷筒
3.3取物装置
3.3.1取物装置概述
3.3.2吊钩组
3.3.3抓斗
3.4制动装置
3.4.1制动装置的作用和种类
3.4.2块式制动器
3.4.3盘式制动器
第4章起升机构
4.1起升机构的构造
4.1.1起升机构概述
4.1.2起升机构的布置方案
4.2起升机构设计计算
4.2.1起升阻力矩的计算
4.2.2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4.2.3减速器的选择计算
4.2.4制动器的选择计算
4.2.5联轴器的选择计算
4.2.6电动机的校验
第5章运行机构
5.1运行支承装置
5.1.1车轮
5.1.2车轮组
5.1.3台车与轮压
5.1.4轨道
5.1.5车轮的强度计算
5.2运行驱动机构
5.2.1运行驱动机构的类型
5.2.2运行驱动机构的构造
5.2.3运行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布置
5.3运行驱动机构设计计算
5.3.1运行阻力的计算
5.3.2电动机的选择
5.3.3减速器的选择计算
5.3.4制动器选择计算
5.3.5联轴器的选择计算
5.3.6运行机构的起制动打滑验算
第6章回转机构
6.1回转支承装置
6.1.1回转支承装置的构造
6.1.2回转支承装置的计算
6.2回转驱动机构
6.2.1回转驱动机构的传动型式
6.2.2极限力矩联轴器
6.2.3制动装置
6.2.4回转驱动元件
6.3回转驱动机构设计计算
6.3.1回转阻力矩的计算
6.3.2回转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第7章变幅机构
7.1变幅机构的构造型式
7.1.1工作性变幅机构和非工作性变幅机构
7.1.2运行小车式变幅机构和臂架式变幅机构
7.1.3平衡变幅机构和非平衡变幅机构
7.2载重水平位移系统
7.2.1滑轮组补偿法
7.2.2平衡滑轮补偿法
7.2.3卷筒补偿法
7.2.4组合臂架补偿法
7.3臂架自重平衡系统
7.3.1不变重心平衡原理
7.3.2移动重心平衡原理
7.3.3无配重平衡原理
7.3.4杠杆-活动平衡重系统的设计
7.4变幅驱动机构
7.4.1变幅驱动机构的构造型式
7.4.2变幅机构的载荷
7.4.3平衡变幅驱动机构计算
7.4.4非工作性变幅机构的计算
第8章轮压及整机稳定性
8.1支承反力及轮压计算
8.1.1关于轮压的若干概念
8.1.2起重机支承反力及轮压的分配
8.1.3超静定系统的假设
8.1.4理想情况下的支承反力计算
8.1.5实际情况下的支承反力计算
8.1.6车轮轮压的计算
8.1.7桥式起重机支承反力的计算
8.1.8门式起重机与装卸桥的支承反力计算
8.2起重机稳定性
8.2.1起重机稳定性计算的准则
8.2.2一般起重机的稳定性校验
8.2.3塔式起重机的稳定性校验
8.2.4实例——门式起重机的稳定性验算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择优发货!部分笔记,不缺页不少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