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魏洛阳城市风貌研究: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魏洛阳城市风貌研究: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

120 全新

仅1件

广东佛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金大珍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19-03-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金大珍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71639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9页
  • 字数 26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北魏洛阳城市风貌研究: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以北魏洛阳城市风貌为主题,从建筑材料、建筑色调、夯筑技术、建筑渊源等方面考察洛阳的建筑风貌,借助交通网络、经济结构和里坊制度等内容分析洛阳的社会风貌,以礼乐制度、宗教信仰、文学特色为例展现洛阳的文化风貌,通过丝绸之路上的洛阳城以及朝鲜半岛所反映的洛阳风貌之余波窥探洛阳风貌的流布与延伸。北魏时代洛阳地位显要,洛阳城与周边地区、与西域和外国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其文化因子随之漂移,并在遥远的异乡留下足迹。本书着眼于城市风貌这一视角来研究洛阳,进而评判洛阳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之地位,可谓一种新的尝试。
【作者简介】
  金大珍,韩国大邱市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先后就读于韩国岭南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韩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组织和参与中韩文化交流活动。
【目录】

绪言
一 研究现状
二 选题意义
三 “风貌”释义与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洛阳建筑风貌
第一节 黄色的建筑风貌——黄土地貌与夯土筑城技术的传播
一 洛阳自然环境综述:洛阳形胜与黄土地貌
二 黄土夯筑技术与城市文明
三 夯筑技术的传播
四 北魏洛阳城的夯筑渊源
第二节 洛阳城的建制特点
一 北魏洛阳城的建制渊源
二 北魏洛阳城的建制
三 简短的结论:扬弃与创新
第三节 鳞次栉比的佛寺建筑
一 北魏佛教建筑风气的流布
二 洛阳寺院分布统计
三 洛阳佛寺建筑形制:中国化的早期佛寺的建筑特色
第四节 洛阳城市环境建设
一 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与洛阳城建筑色调
二 洛阳城的绿化与园林式城市景观
三 谷水环绕的城市水网以及洛阳城的水城形象

第二章 洛阳社会风貌
第一节 洛阳的交通面貌
一 洛阳城内交通网
二 以洛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络
三 洛阳时代交通网络的新气象及其影响
第二节 洛阳的经济面貌
一 洛阳城植物生态与城市种植业
二 传统加工业与新兴加工业的发展
三 繁荣的商业
四 洛阳城的寺院经济
第三节 里坊背景下的洛阳社会(上)
一 洛阳城里坊居民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 “日常与狂欢”:佛寺与洛阳城之宗教氛围
三 佛寺与洛阳城之世俗社会
第四节 里坊背景下的洛阳社会(下)
一 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洛阳城
二 神灵与凡人共生的洛阳城
三 异彩纷呈的都市景观
四 洛阳城社会生活

第三章 洛阳文化风貌
第一节 从礼制与服饰看洛阳时代的中原文化进程
一 礼制:洛阳时代国家政治理想的新形式
二 褒衣博带:中原文化的外在象征
第二节 从云岗到龙门:从石窟艺术看洛阳文化进程
一 云岗石窟:印度和北方草原及中原艺术的汇聚与消长
二 龙门石窟的中原艺术风格
第三节 洛阳城大众信仰
一 洛阳人的鬼魂信仰与北邙山归宿
二 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教信仰
第四节 洛阳时代的文学取向
一 文学:一种话语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 重文藻的洛阳文风

第四章 洛阳风貌的凝聚与延伸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上的洛阳城
一 先秦以来丝绸之路拓展与洛阳国际地位的加强
二 从惠生、宋云行纪看北魏洛阳对西域的影响
三 洛阳(建康)与佛教文化要素——莲花纹的绵远流传
第二节 三国时代的朝鲜半岛与北魏的文化交流
一 朝鲜半岛三国简史
二 三国与中国南北朝关系
三 渗透于北魏政治的高句丽地缘因素
第三节 余音袅袅——洛阳风貌之余波
一 朝鲜半岛的弥勒信仰与弥勒造像
二 中韩两地共生的北邙山观念
三 管弦乐组曲《洛阳》
余论 北魏洛阳时代的终结
一 北魏洛阳时代的历史地位
二 洛阳时代的结束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