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药剂学(第四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物药剂学(第四版)

6.69 2.0折 34 八五品

库存3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刚 编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4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06774031

上书时间2024-03-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程刚 编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8
  • 版次 4
  • ISBN 9787506774031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4页
  • 字数 32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第四轮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生物药剂学(第四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第四轮规划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之一。本书是在上版的基础上修订编写而成。本书分为概述、药物膜转运、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的代谢、药物的排泄、药物相互作用、只记得药物动力学、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系统介绍了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全书每章除正文外,还包含有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小结和思考题,便于学习和思考以及拓展相关知识,本书作为药学类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临床药师、药品研发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一、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二、生物药剂学相关学科和技术
三、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临床意义
四、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

第二章 药物的跨膜转运
第一节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药物跨膜转运机制
一、被动转运
二、主动转运
三、膜动转运
第三节 药物转运体及其多态性
一、药物转运体概述
二、摄取型药物转运体
三、外排型药物转运体
四、药物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

第三章 药物吸收
第一节 口服药物吸收
一、消化道的生理解剖学特征
二、消化道的吸收机制及预测
三、影响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因素
四、消化道吸收的评价与预测
五、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研制
第二节 非口服给药
一、注射给药
二、皮肤给药
三、肺部给药
四、口腔和舌下给药
五、直肠给药
六、眼部给药
七、耳部给药
八、鼻腔给药
九、阴道给药
十、植入给药

第四章 药物分布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的组织分布过程
二、影响药物组织分布过程的因素
第二节 脑内转运和血脑屏障
一、血脑屏障
二、药物脑内转运过程及影响因素
三、提高药物脑内分布的策略
第三节 胎儿内转运及血液一胎盘屏障
一、胎盘构造与胎儿的血液循环
二、药物在胎儿体内的分布
三、药物通过胎盘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淋巴系统转运
一、淋巴循环与淋巴管的构造
二、药物从血液向淋巴液的转运
三、药物从组织液向淋巴液的转运
四、药物从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转运
第五节 脂肪组织转运

第五章 药物代谢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代谢基本概念
二、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药物代谢部位及代谢酶
一、药物代谢部位
二、药物代谢酶系统
第三节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一、Ⅰ相反应
二、Ⅱ相反应
第四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药物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节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
一、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二、对临床药动学的影响
三、对新药研发和药品说明书的影响
四、对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影响

第六章 药物排泄
第一节 肾脏排泄
一、肾小球滤过
二、肾小管重吸收
三、肾小管分泌
四、肾清除率
第二节 胆汁排泄
一、药物胆汁排泄的过程与特性
二、肠肝循环
第三节 其他排泄
一、唾液排泄
二、乳汁分泌
三、汗液排泄
四、肺排泄
五、粪便排泄
第四节 非常规排泄途径——透析患者的药物排泄
一、血液透析患者排泄特点及常用药物剂量调整
二、腹膜透析患者排泄特点及常用药物剂量调整
三、持续肾替代治疗患者排泄特点及常用药物剂量调整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二、发展概况
三、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
四、药物动力学在相关学科中的作用
五、隔室模型概念
六、药物动力学参数
第二节 单隔室模型
一、静脉注射
二、静脉滴注
三、血管外给药
第三节 多室模型
一、二室模型静脉注射
二、二室模型静脉滴注
三、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第四节 多剂量给药
一、多剂量函数
二、多剂量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三、稳态血药浓度
四、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五、积累程度
六、达稳态所需要时间
七、首剂量与维持剂量
八、波动百分数
第五节 非线性动力学
一、概述
二、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方程
三、药物动力学参数
第六节 统计矩原理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
一、统计矩的基本概念
二、用矩量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
三、矩量法研究吸收动力学
第七节 群体药物动力学
一、概论
二、群体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三、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应用

第八章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
第一节 概述
一、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二、生物等效性的概念
三、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作用
第二节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的研究方法
一、常用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基本要求
三、实验设计
四、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五、特殊制剂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附录 拉普拉斯变换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