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 木刻 大本 草装 浣花书屋 数篇后有纪晓岚批语 多为乾隆一朝进士、举人 科举文集 《近科房行书菁华》 存 一厚册全!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 王鸣盛(乾隆榜眼)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 赵升、蔡应彪、陈兆崙(雍正进士)、金铨、陆曾永、汤光甲、杭世骏、张守约、沈祖惠(榜姓李 乾隆进士)、周天庆、张若霍、高显宗、蔡寅斗、王世俊等进士文章!!!

650 五品

仅1件

山西临汾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人浣花书屋

年代清代 (1645-1911)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3 × 13 × 1.2 cm

册数1册

货号G031

上书时间2018-07-04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1985年印刷      人民卫生出版社     胡亚美    主编      医学工具书  《实用儿科学》 硬精装      超厚两册全!!!
1985年印刷 人民卫生出版社 胡亚美 主编 医学工具书 《实用儿科学》 硬精装 超厚两册全!!! ¥100.00
老的      火花   1沓子   1000张左右      雪花图案!!!
老的 火花 1沓子 1000张左右 雪花图案!!! ¥20.00
民国二十五年   院长于右任   副院长许崇智(蒋介石是拜把兄弟)     《监察院职员录》    一厚册全! 监察委员:刘三  周利生 刘成禺 萧萱  于洪起  李梦庚  姚雨平 王平政 吴建常 王陆一 覃寿堃 钱智修  周伯敏  李崇实 谷凤翔  曾洪父 王镜秋  彭演苍  蒋靖涛 金铁芝等, 关芷州 袁道平 沈景炘 李生芳 刘延涛 马文彦 陈昌祺 金仁昌 丁国华 米志中 张九美,等
民国二十五年 院长于右任 副院长许崇智(蒋介石是拜把兄弟) 《监察院职员录》 一厚册全! 监察委员:刘三 周利生 刘成禺 萧萱 于洪起 李梦庚 姚雨平 王平政 吴建常 王陆一 覃寿堃 钱智修 周伯敏 李崇实 谷凤翔 曾洪父 王镜秋 彭演苍 蒋靖涛 金铁芝等, 关芷州 袁道平 沈景炘 李生芳 刘延涛 马文彦 陈昌祺 金仁昌 丁国华 米志中 张九美,等 ¥8000.00
鸿篇巨制关公全书出版发行  限量200套   世界的关公 忠义侯  中州古籍出版社   配樟木书箱  宣纸 套印     《关公全书》   6函42厚册一套全!十三卷四百余万字。   可以提供图书发票!!!  运城解州关帝庙崇宁殿供奉一套!  由关公传略、史志、氏族、戏曲、诗联、碑刻、传说!!等
鸿篇巨制关公全书出版发行 限量200套 世界的关公 忠义侯 中州古籍出版社 配樟木书箱 宣纸 套印 《关公全书》 6函42厚册一套全!十三卷四百余万字。 可以提供图书发票!!! 运城解州关帝庙崇宁殿供奉一套! 由关公传略、史志、氏族、戏曲、诗联、碑刻、传说!!等 ¥19800.00
民国   武术专题资料     武侠社出版     《柔术入门》    一厚册全!! 带图,精神之修炼法,对打之准备法等!!
民国 武术专题资料 武侠社出版 《柔术入门》 一厚册全!! 带图,精神之修炼法,对打之准备法等!! ¥1000.00
旅游  博物馆专题!!!票劵时代的记忆,当今旅游已见不到的门票!!!解放后至今,全国多地《著名旅游景点门票,纪念劵》等约几万张!!!故宫,雍和宫,恭王府,颐和园,北海公园,香山公园,大观园,大慈恩寺,五台山,平遥古城,晋祠,绵山门票,还有时期电影票(整本),北京旅游贵宾票整本……
旅游 博物馆专题!!!票劵时代的记忆,当今旅游已见不到的门票!!!解放后至今,全国多地《著名旅游景点门票,纪念劵》等约几万张!!!故宫,雍和宫,恭王府,颐和园,北海公园,香山公园,大观园,大慈恩寺,五台山,平遥古城,晋祠,绵山门票,还有时期电影票(整本),北京旅游贵宾票整本…… ¥20000.00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很厚很精致的铜版纸精印     插图本   《从德鲁伊到亨利八世统治时期的英国》      精装超厚 一册全!!!     版画很多     孔网唯一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很厚很精致的铜版纸精印 插图本 《从德鲁伊到亨利八世统治时期的英国》 精装超厚 一册全!!! 版画很多 孔网唯一 ¥22000.00
W珍贵武科举资料     同治四年  大本  木刻      张腾甲(同治十年武殿试金榜授三甲武进士、正五品卫守备)签名读本          《小学集解》          一函两厚册一套全   !!!   带朱批圈点       张伯行(康熙进士)辑     (姑苏正宜堂序)  李兰订校     山左王榕吉(道光进士)序    俞长赞(道光进士、书法家)记
W珍贵武科举资料 同治四年 大本 木刻 张腾甲(同治十年武殿试金榜授三甲武进士、正五品卫守备)签名读本 《小学集解》 一函两厚册一套全  !!!  带朱批圈点    张伯行(康熙进士)辑 (姑苏正宜堂序) 李兰订校 山左王榕吉(道光进士)序 俞长赞(道光进士、书法家)记 ¥9000.00
W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山西汾城县学字冀张书声存,杭州宗庙 正大光明 天庾正供 安请传万古 义气重千秋 潘子号 漕运专题资料 江淮泗帮 嘉自帮 兴武四帮 嘉海卫帮 《执照》一大张全!!!   十大帮规 十大不准 十大禁止 十大要件
W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山西汾城县学字冀张书声存,杭州宗庙 正大光明 天庾正供 安请传万古 义气重千秋 潘子号 漕运专题资料 江淮泗帮 嘉自帮 兴武四帮 嘉海卫帮 《执照》一大张全!!! 十大帮规 十大不准 十大禁止 十大要件 ¥5700.00
W民国三十五年 杨广年卖地于杨渐旺名下《地契》 一大张,同中人:杨小创 杨蔺单 张强成!!!
W民国三十五年 杨广年卖地于杨渐旺名下《地契》 一大张,同中人:杨小创 杨蔺单 张强成!!! ¥10.00
W 清代 中医药实物 京都(北京)正阳门外大栅栏路南同仁堂 《虎骨木瓜丸 冰片上清丸信封广告单》 一封!
W 清代 中医药实物 京都(北京)正阳门外大栅栏路南同仁堂 《虎骨木瓜丸 冰片上清丸信封广告单》 一封! ¥150.00
w 民国 中国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妇女运动委员会 女性文化研究史料 妇女之声《三八纪念特刊》一册全!!!
w 民国 中国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妇女运动委员会 女性文化研究史料 妇女之声《三八纪念特刊》一册全!!! ¥5500.00
W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北京小学生连环画 《双龙会》 杨家将之三 一册全!!
W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北京小学生连环画 《双龙会》 杨家将之三 一册全!! ¥40.00
W 民国 影印 年画《招财进宝》 一张!!
W 民国 影印 年画《招财进宝》 一张!! ¥80.00
W 民国二十三年 郑榕记(出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市文联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华书局印刷 吴桂仙、蒋镜芙编 孙世庆、白涤洲、张相校订 新课程标准适用 《小学常识课本》 初级第五册 一册全!!!
W 民国二十三年 郑榕记(出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市文联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华书局印刷 吴桂仙、蒋镜芙编 孙世庆、白涤洲、张相校订 新课程标准适用 《小学常识课本》 初级第五册 一册全!!! ¥450.00
W 清代 中医药实物 京都(北京)正阳门外大栅栏路南同仁堂 《六龙固本丸 七制香附丸信封广告单》 一封!
W 清代 中医药实物 京都(北京)正阳门外大栅栏路南同仁堂 《六龙固本丸 七制香附丸信封广告单》 一封! ¥150.00
【复印件】清光绪六年 山西省运城地方志 黄缙榮 蒋起龙 言如泗 序 《夏县志》 复印本 四厚册共十卷 一函 一套全! 记录本地 星野 疆域 山川 建置沿革 城池 公署 学校 祠祀 屯田 水利 兵防 职官 名宦 选举人物 烈女 风俗 古迹 陵墓 艺文 等等
【复印件】清光绪六年 山西省运城地方志 黄缙榮 蒋起龙 言如泗 序 《夏县志》 复印本 四厚册共十卷 一函 一套全! 记录本地 星野 疆域 山川 建置沿革 城池 公署 学校 祠祀 屯田 水利 兵防 职官 名宦 选举人物 烈女 风俗 古迹 陵墓 艺文 等等 ¥450.00
W 1951年 青年出版社出版 青年出版社编审部编 丁玲著 青年学习修养丛书 《青年的恋爱与婚姻问题》 一册全!!!
W 1951年 青年出版社出版 青年出版社编审部编 丁玲著 青年学习修养丛书 《青年的恋爱与婚姻问题》 一册全!!! ¥15.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五品
商品描述
1、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皇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2、陈兆仑,清代官员、文学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进士,授知县。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官至太仆寺卿。工诗善书,论书法有主卓识,有《紫竹山房诗文集》。
自幼聪慧好学,7岁就拜师习文,15岁时读完十三经,旁涉子史,因此以 学识广博、记忆力强闻名于时。雍正八年(1730)进士,选为知县,分发福建。闽浙总督郝玉麟器重他的才学,延请他主持鳌峰书院讲席,并兼管通志局事务。雍正十三年,诣京师试,授内阁中书兼撰文,充军机章京。
乾隆元年(1736),应召廷试博学鸿词二等,授翰林院检讨。次年,充任《世宗实录》馆纂修,兼《三朝实录》馆校对。六年(1741),充湖北乡试正考官。次年,充日讲起居注官,又历任《大清会典》、《明纪纲目》、《续文献通考》纂修官。十七年(1752),上御经筵,以撰进讲义称旨,擢左春坊左中允。御试翰詹各官,复擢侍讲学士。乾隆十九年,再迁顺天府府尹。值大水,兆仑心计指画,抚绥安集,无不得所。畿辅役繁,旧设官车疲敝,议佥富户应役,兆仑奏罢之。时方西征,发禁旅,兆仑经画宿顿储蓄,井井有绪,军民晏然。乾隆二十年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二十一年(1756),迁太常寺卿,充《续文献通考》总裁。上谒陵,以同官迎驾失仪,左授太仆寺少卿。三十二年(1767),再迁太仆寺卿。三十六年(1771),卒。《清史稿》有传。陈兆仑精六书之学,尤长经义,于易、书、礼均有论述,旁征博引,不专主一家之言。他的诗文,"不以气炫才,不以词害志,醇古澹泊,清远简放",抒发感情,淋漓酣畅,为京师士子士大夫奉为"文章宗匠"。前后和御制及进呈诗文,屡有称赞,多次获得御赐书籍、砚墨、绮貂等。兼工书法,尝自云:"我书第一,文章次之"。自以为书法成就高于诗文,梁同书称他是"不以书法成名而其书法将传于世"的书法家。著有《紫竹山房文集》二十卷,《紫竹山房诗集》十二卷。

3、秦蕙田(1702-1764)字树峰,号味经,江南金匮人,清朝官员、学者。乾隆元年进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工部、刑部尚书,两充会试正考官。治经深于《礼》,继徐乾学《读礼通考》作《五礼通考》。又有《周易象日笺》、《味经窝类稿》等。
秦蕙田是宋代著名诗人秦观的二十六代孙。祖父秦松龄,字汉石,是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父亲秦道然,字雒生,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官至礼部给事中。秦道然与允蘟是好朋友,就作了王府总管。雍正帝将允蘟发往西宁,斥责说:"你府中管事头领,什么人不能用,而偏偏用汉人给事中秦道然。"秦道然也被随之流放,后来又被囚禁入狱。乾隆元年(1736),秦蕙田获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后,上奏陈情,看在他的父亲已经80 岁,风烛残年且病重不能自主,是个垂死之人,秦蕙田自愿以捐弃功名,被罢免官职,来赎父亲的罪过,请将老父释放回家。乾隆帝就放了秦道然,但并未夺去秦蕙田的功名。他的父亲因此得以回家,安度余生。
秦蕙田"少承家学,以经术笃行,为江阴杨名时所知。"年幼时就研究、学习礼书。雍正二年(1724)他开始与本地的几位知己,共同收集、探讨各种有关礼经的注释。
乾隆元年,秦蕙田经乡、会试后,获丙辰科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是科为今上登极首科,故馆选独多。其名臣如大学士蔡新、尚书秦蕙田……等,名臣皆出其中,可谓盛矣。"他是所选六十七名庶吉士中的一人。乾隆三年,秦蕙田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六年,再次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这一年他39 岁,已经食俸三年三个月,官任翰林院编修。乾隆七年,秦蕙田又出任会试同考官。乾隆八年(1743),授翰林院内阁学士。乾隆九年,乾隆帝驾临翰林院赐宴演乐,御制五律"车壁图书府"字为韵得"东"字音。敕群臣分韵应赋。秦蕙田以学士应赋。
乾隆十年,秦蕙田出任礼部侍郎。父丧,丁忧在家。乾隆十二年,为父守丧期间,开始重读《读礼通考》,使他重温幼时研习礼书的旧业,开始整理昔日收藏的注释,加以完善,增补了《读礼通考》,完成了这部包括各种礼制的著作。乾隆十三年(1748)秦蕙田服阙,官复原职,仍任礼部侍郎。乾隆二十二年(1757),调职刑部,出任刑部尚书,兼领工部。第二年,皇帝恩赏秦蕙田加太子太保衔。乾隆二十五年(1760)出任会试主考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在增补《读礼通考》的基础上,历经三十八年,终于写成了《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书中所言"五礼"系根据《周礼》的说法,所谓"吉礼"是祭祀典礼;"嘉礼"是节日庆典;"宾礼"是宾主之间的礼节;"军礼"是军旅礼节;"凶礼"是天灾人祸(如丧葬类)的哀悼。后来收录在秦蕙田的文集《味经窝类稿》。乾隆二十八年(1763)秦蕙田再次出任会试主考官。
秦蕙田"令西曹最久,遇事沉毅果断,退则闭户著书。所撰《五经通考》凡二百六十二卷,故昆山徐尚书乾学未成之书,岁久佚伪脱辑补缀,历数十年始成而刻之。即卒,谥文恭。""(秦)蕙田官翰林时,月进札子,原本经术,迨官侍郎。尝举仁和孙灏自代,世服其知人,学者称味经先生,味经(秦)蕙田号也。"秦蕙田家曾享有接待皇帝的荣耀。在无锡惠山秦家拥有一座著名园林,起名"寄畅园"。该园曾作为清圣祖、清高宗两帝的南巡行宫。据《(嘉庆)无锡金匮县志》卷十七封赠中记载:"其祖父(秦松龄)以孙(秦)蕙田赠刑部尚书"。
乾隆二十九年(1764)初夏,秦蕙田以病乞求退休,没得到皇帝的同意。到这一年秋季再次申请,才得到允许。在返回南方的途中,船行至仓州,秦蕙田卒。乾隆皇帝赐谥号文恭。
据《新齐谐》中传说,乾隆三十九年,秦蕙田作为大司寇时,京师有个无赖儿子韩六,殴打父亲致伤,刑部直隶司官拟斩立决,左右侍郎认为受伤并非致命,意欲不斩。秦蕙田以父子名份攸关,理应正法,决定奉旨依议斩首。临刑,由狱司李怀中监斩。三日后,韩六鬼魂忽然附体在李怀中身上,大声喊叫:"诸位大人业已宽恕我死罪,而你却来斩我,我死也不甘,今天前来索取性命。"闻听后,人们都害怕,不过,认为韩六到死也是个糊涂鬼。然而,李怀中竟然死了。后来人们说:"文恭(秦蕙田)过严,(鬼)畏其气焰,故移祸于(李)怀中也。"暗示邪不侵正。
据《淡墨录》中"父子先后同门"中记载:"文恭(秦蕙田)为编修时,充壬戌同考官,先石亭公出其门下;后公为刑部尚书,充癸未会试总裁,余又以会试第二人出公门,父子先后同门,亦异事也。向例父之房师,而子又出其门者,应用门下晚生帖,称太老师。有欲认门生者,则以门生与门下晚生两刺并投。而近例禁写门生,抵用光名帖,即门生也,于是以光名刺投。文恭(秦蕙田)曰:'太老师尊而不亲,仍称老师可也。'时先北路公为涿州牧,领余见文恭(秦蕙田)求训,文恭教以《易》谦卦六爻皆吉,至今佩悔不忘也。"
著有《五礼通考》及关于经学之作为主的《味经窝类稿》文集等。

4、杭世骏(1695-1773),清代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阿骏,室名道古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雍正二年(1724)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鸿博,授编修,官御史。乾隆八年(1743),因上疏言事,遭帝诘问,革职后以奉养老母和攻读著述为事。乾隆十六年(1751)得以平反,官复原职。晚年主讲广东粤秀和江苏扬州两书院。
工书,善写梅竹、山水小品,疏澹有逸致。生平勤力学术,著述颇丰,著有《道古堂集》《榕桂堂集》等。
杭世骏性格伉直,恃才傲物。他甚至与礼部侍郎方苞发生辩论,引经据典,将一向以经学自负的方苞驳得无言以对。生活上也不拘细节,不喜欢看当时的邸报(邸报是当时政府的内部文告,只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看到)。他家居著书或讲学,闲居二十年,连当地与他年龄相仿的人做到了大学士、尚书、总督等政府高官,他全然不知道。一次,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刘纶去扬州安定书院看望他。他问刘纶:"现在做什么官?"刘纶回答说:"实不相瞒,已经做了很多年大学士了。"杭世骏感到非常惊讶。事实上,杭世骏除了平时讲学以外,把其他的时间都用于著书立说上了。尽管与他同一年考中"博学鸿词科"的许多人都做了高官,惟独他一人被遣放回家,但是他著的书却是这些人当中最多的。他较著名的书就有《两浙经籍志》、《经籍志》、《榕城诗话》、《词科掌录》等。杭世骏的诗在当时更是与厉鹗齐名,尝赋《方镜诗》二十四首,在京城被传诵一时。
乾隆十六年(1751)得以平反,官复原职。晚年主讲广东粤秀和江苏扬州两书院。
杭世骏一生勤于学术,虽以诗名,但实精于史,曾建道古堂、补史亭,著述颇丰,多达几百卷,其中有《诸史然疑》、《史记考证》、《两汉书疏证》、《三国志补注》、《晋书补传赞》、《北史搴稂》等书,并补纂《金史》。他在朝内时,曾从《永乐大典》中抄辑《宋元来诸儒礼记说》数百卷,以续宋人卫正叔书。可惜现存者不多。另有《道古堂文集》48卷、《道古堂诗集》26卷、《石经考异》、《续方言》、《榕城诗话》、《两浙经籍志》、《历代艺文志》、《经史质疑》、《文选课虚》、《榕桂堂集》等。

5、王鸣盛(1722年7月4日-1798年1月18日),清史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字凤喈,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晚号西江。江苏嘉定(属今上海市)人。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以汉学考证方法治史,为"吴派"考据学大师。撰《十七史商榷》百卷,为传世之作。另有《耕养斋诗文集》、《西沚居士集》等。
王鸣盛,字凤喈, 一字礼堂,号西庄,晚年号西沚,嘉定镇人(今上海市人)。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
康熙六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1722年7月4日)生,幼奇慧,四五岁日识数百字,县令冯咏以神童目之。年十七,补诸生。岁种试屡获前列,乡试中副榜,才名藉甚。苏抚陈大受取入紫阳书院肄业,东南才俊咸出其下。在吴门,与王昶德甫、吴泰来企晋、赵文哲损之诸人唱和;沈尚书归愚以为不下"嘉靖七子"。又与惠松岩讲经义,知训诂必以汉儒为宗。服膺《尚书》,探索久之,乃信东晋之古文固伪,而马、郑所注,实孔壁之古文也;东晋所献之《太誓》固伪,而唐儒所斥为伪太誓者实非伪也;古文之真伪辨,而《尚书》二十九篇粲然具在,知所从得力矣。

乾隆十二年(1747),26岁时参加江南乡试中举。

乾隆十九年(1754),33岁时参加会试,中式;殿试以一甲第二人及第,投翰林院编修。掌院事蒋文恪公溥重其学,延为上客。后迁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
乾隆二十四年(1759),38岁即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不久出为福建乡试主考官,途中与一女子相识、纳为小妾,被御史罗典借题发挥,左迁光禄寺卿。
乾隆二十八年(1763),42岁时以老母去世,从此休官不做,安家于苏州。家居者三十年,闭户读书,从事著述,以汉学考证法治史,与惠栋、沈 彤研究经学。
撰《十七史商榷》百卷,主于校勘本文,补正讹脱;审事迹之虚实,辨纪传之异同;于舆地职官典章名物,每致详焉。《蛾术篇》百卷,其目有十:曰说录,说字,说地,说制,说人,说物,说集,说刻,说通,说系。盖访王深宁、顾亭林之意,而援引尤加博赡。古文纡徐敦厚,用欧、曾之法,阐许、郑之学。诗早岁宗仰"盛唐",独爱李义山,吟咏甚富,集凡四十卷。

自束发至垂白,未尝一日辍书。68岁时,两目忽瞽,阅两岁,得吴兴医针之而愈,著书如常时,嘉庆二年十二月二日 (1798年1月18日)去世,得年七十六。
主要著作
王鸣盛著述宏富。他用汉学考证方法研究历史,历时20多年,撰写《十七史商榷》共100卷。将上自《史记》,下迄五代各史中的纪、志、表、传相互考证,分清异同,互作补充,又参阅其他历史名著纠正谬误。对其中的地理、职官、典章制度均详为阐述,为清代史学名著之一。
所著《尚书后案》30卷及《后辨》1卷,专重东汉经学家郑玄之说,此书亦为继承汉代经学传统的重要著作。
晚年仿顾炎武《日知录》著《蛾术篇》100卷,对我国古代制度,器物、文字、人物、地理、碑刻等均有考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蛾术篇》原稿约百卷,王氏生前尚未有定稿,据姚承绪承《蛾术编*跋》至道光中谋刻,有钞本九十五卷,而实刻八十二卷,其《凡例》曰《说刻》十卷,详载历代金石,已见王昶《金石萃编》,无庸赘述(实则《萃编》并未全收);《说系》三卷,备列先世旧闻,宜入王氏《家谱》。故所刻之本为八十二卷。分别为《说录》一四卷、《说字》二二卷、《说地》一四卷、《说人》一0卷、《说物》二卷、《说制》一二卷、《说集》六卷、《说通》二卷。为王氏平时论学之作之汇编。由迮鹤寿参校,校刻时核对原文,为注出处,出言过分者则稍圆其说,迮氏所注亦存书中。存世有道光二十一年世楷堂刻本(即此本)、《续四库全书》本等。
另有《续宋文鉴》80卷,《周礼军赋说》6卷。

6、钱维城(1720-1772)清朝官吏、画家。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书法苏轼,初从陈书学画写意折枝花果,后学山水,经董邦达指导,遂成名手,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曾随乾隆帝在木兰围场狩猎,帝以神枪殪虎,命维城绘图刻石纪事。著有《茶山集》。
钱维城自幼聪敏、有悟性,读书每日千余言。十岁能诗,乾隆三年(1738)十九岁举顺天乡试,乾隆十年(1745)26岁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时翰林学士分习满文、汉文,钱维城满文名列"散馆三等",乾隆有些不高兴,说:"(钱)维城岂谓清文不足习耶?"傅恒为他辩解一番。乾隆下命再试汉文,乾隆又说他的诗词有疵漏,文赋尚通顺,仍留"修撰"一职。后历任右中允,入直南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工、刑部侍郎等职。乾隆十九年(1754)充会试副考官、教习庶吉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授工部侍郎、充武会试正考官。 乾隆二十三年(1758),钱维城奉旨分理京城五城平粜事宜。他上奏:请考虑依厂地远近定运费多少。乾隆帝下诏,按其所请从速执行。乾隆二十四年(1759),充任江西乡试正考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调刑部左侍郎。不久,授任浙江学政。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刑部侍郎任上,钱维城奏请:申明有漏洞的律例二事:一是凡所杀的是作案罪人,就宽恕杀人罪,乃是杀死罪犯不论罪。但案后移动尸体,反遭流放,这是本小末大。二是杀拒捕之奸夫者,以斗杀论;而杀不拒捕之奸夫者不论罪。依此律例会使奸夫索性都拒捕。此二项所请得以下部议行,经改正得到弥补、纠正。
乾隆三十四年(1769),钱维城疏请:考取内阁中书一事,请弥封墨卷并加印,以防由墨卷知其省份、座号等,滋生舞弊之举。而后,钱惟城被任命赴贵州,查审威灵知州刘标贪污国库金币,和前任巡抚方世俊等索贿贪赃枉法案。他微服私访,打破关系网,终令案情大白。上报朝廷,使罪犯依律论罪。乾隆三十七年(1772),钱维城的父亲去世,他也一病不起,旧病复发,卒于家中。皇帝特赐"尚书"衔,谥文敏,赐祭葬如例。葬怀南乡。著有《茶山集》、《茶山诗钞》十一卷、《茶山文钞》十二卷、《鸣春小草》七卷。

7、程景伊,乾隆早期进士。历官侍郎、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曾在上书房行走。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帝出巡,留京师治理政事。当年七月卒。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升侍读学士,在上书房行走,教习皇孙。任会试同考官,选人得当,充日讲官;又两任乡试主考官,升兵部侍郎。历任礼部、工部侍郎。乾隆三十四年升工部尚书,先后调任刑部、吏部尚书。乾隆三十八年升任协办大学士,屡充国史、三通、四库馆总裁,篝灯校阅。午夜不休。乾隆四十一年,被削职留用。乾隆帝南巡,命景伊留京处理朝廷事务。七月病故,谥文恭。乾隆帝赐挽联:"执笏无惭真宰相,盖棺还是老书生"。景伊在京介议扩建歙倒会馆,使过往歙人得以栖身。
景伊精史牍,工词章,著有《云塘书屋抄荐诗稿》15卷、《文集》20卷、《代言存草》2卷。

杨大琛、程景伊、汤世昌、吴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