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 木刻 三品衔内务府庆丰司郎中山西襄陵县知县斌椿 (将标点符号引入中国的第一人)著 徐继畬、 海宁李善兰、杨能格、 《乘查笔记》 一册全!!!书中对欧洲各国做了精彩的记述,其中提到英国的曼彻斯特:……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 可以开图书发票……………………
¥
1600
六五品
仅1件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清代 (1645-1911)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2 × 14 × 0.7 cm
册数1册
货号a63
上书时间2018-12-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六五品
-
前边序言缺半页 有伤 如图
斌椿,旗人,是中国第一个跨出国门的官员,也是最早被英国女王非正式接见的中国官员。是将标点符号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杨能格 (清)字简侯,号季良,汉军正红旗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官至江宁布政使,工书,初法右军,晚习鲁公。(《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P1189)
- 商品描述
-
清斌椿著于1866年前后。现存有京都琉璃厂二酉堂的善本。
1866年春,清政府出于"……了解外国时政民意……"之目的,派出了时任山西襄陵县知县的斌椿,率同文馆学生四人、两名英国人及一名法国人出使欧洲。彼等在欧洲逗留百日,参观了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比利时等十数国家,以及当时欧洲一些领先世界的产业和技术,还去到埃及太阳神神庙。
斌回国后,将所见著书,即为《乘槎笔记》,书中对欧洲各国做了精彩的记述,其中提到英国的曼彻斯特:……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棉花分三路,原来泥沙搀杂,弹过六七遍,则白如雪,柔于绵矣。又以轮纺,由精卷而为细丝。凡七八过,皆用小轮数百纺之。顷刻成轴,细于发矣。染处则在下层,各色俱备。入浸少时,即鲜明成色。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云云。
徐继畲(shē) (1795年12月4日-1873年3月30日)晚清名臣、学者,《纽约时报》称其为东方伽利略。字松龛,又字健男,别号牧田,书斋名退密斋,山西代州五台县(今山西省忻州市)人。道光六年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总理衙门大臣,并为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徐继畲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著有《瀛寰志略》、《古诗源评注》、《退密斋时文》、《退密斋时文补编》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