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
¥
10
2.0折
¥
5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陈谷嘉 著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PXD02.236
上书时间2024-1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谷嘉 著
-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2
-
版次
1
-
ISBN
9787810531382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1页
-
字数
410千字
-
丛书
中国哲学研究系列·岳麓书院学术文库
- 【内容简介】
-
《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是关于“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的研究专著,具体包括了:北宋社会与理学、北宋时期的思想整合及理学建构、宋代理学伦理思想体系及其基本问题、理学人性二重说、理学开创时期周敦颐的理学伦理思想、理学奠基者张载的理学伦理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 【目录】
-
绪论
理学伦理思想综合编
概论
第一章北宋社会与理学
一、由分裂走上统一的宋初社会
二、国家统一后的宋代社会矛盾和危机及理学的酝酿
第二章理学的兴起和儒家人伦道德学说的复归
一、北宋时期史学研究新潮的兴起及其对理学的引领
(一)“鉴于往事,有资治道”
(二)史学对理学的引领
二、北宋时期的思想整合及理学建构
(一)北宋时期儒、佛、道并立格局
(二)思想整合及理学的建构
三、理学的兴起和儒家人伦道德学说的回归与振兴
(一)先秦理念形态儒学已转变为汉代官方意识形态
(二)对汉唐儒学的审视与评判
(三)儒家人伦道德学说的回归
第三章宋代理学伦理思想体系及其基本问题(上)
一、宋代理学中的天人关系问题
(一)“天”是宇宙的本体
(二)“人”是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
(三)“天人合一”与“天人本无二”
二、理学人性二重说
(一)人性二重说的历史思想渊源
(二)“天地之性”
(三)“气质之性”
第四章宋代理学伦理思想体系及其基本问题(下)
一、“居敬”与“格物致知”
(一)“居敬”
(二)“格物致知”与“穷理”
一宋代理学中的义利、天理人欲问题
(一)义与利之辨
(二)理欲之辨
北宋时期理学家伦理思想编
概论
第五章理学开创时期周敦颐的理学伦理思想
一、“开伊洛之先”的“宋初三先生”
(一)“开伊洛之先”的胡瑗
(二)“开伊洛之先”的孙复
(三)“开伊洛之先”的石介
二、理学开创者--周敦颐的理学伦理思想
(一)“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二)“以诚为本”的道德缘起论
(三)“主静”的道德修养论
第六章理学奠基者张载的理学伦理思想
一、“为天地立心”的人学思想
(一)“心”是“德性之知”
(二)“立心”是赋天地以道德属性
(三)“立心”是立人
二、二元结构的人性体系
(一)“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矣”
(二)“形而后有气质之性”
三、“变化气质”修养论
(一)“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二)“上达反天理,下达徇人欲者与”
第七章理学伦理思想理论形态的确立者二程的理学伦理思想
一、天理的道德本体说
(一)“天下只有一个理”
(二)“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
二、“性”与“气”俱备的人性学说
(一)“无不善”的“天命之性”
(二)“有善与不善”的气禀之性
三、“澄治”的修养工夫
(一)“敬以直内”识仁定性
(二)内外结合的“敬义夹持”的修养工夫
四、义利、理欲之辨
(一)义利之辨
(二)理欲之辨
南宋时期理学家伦理思想编
概论
第八章“开湖湘学统”的性本论者胡宏的理学伦理思想
一、“性”是宇宙和道德的本体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
(二)“义理,群生之性也”
二、无善恶的人性论
(一)“性也者善不足以名之”
(二)“天理人欲同体异用”
三、“致知”和“自反”的道德修养论
(一)“天下万事,莫先乎致知”
(二)“自反者,修身之本也”
第九章张拭的理学伦理思想
一、“性”的本原说和义务本位的道德规范系统
(一)“天下之言理者,性也”
(二)义务本位的道德规范系统
二、人性二重结构说
(一)天命之性
(二)气禀之性
(三)人性与教育
第十章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伦理思想(上)
一、朱熹的生平与历史地位
二、道德缘起于“天理”
(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二)“理一分殊”
三、性同气异的人性论思想
(一)“天之所命,固是均一”
(二)“到气禀处便有不齐”
(三)“天命与气质,亦相■同”
(四)“有这性,便发出这情;因这情,便见得这性”
第十一章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伦理思想(下)
四、“格物致知”与“居敬”的道德修养论
(一)“格物致知”
(二)“敬”是“存养之要法”
五、义利、理欲之辨
(一)“学无深浅,并要辨义利”
(二)“天理、人欲,无硬定底界”
第十二章心本论者陆九渊的理学伦理思想
一、“心”是宇宙和道德的本根
(一)“心即理”
(二)“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二、“存心、养心、求放心”的道德修养
(一)“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二)“不必他求,在乎自立而已”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