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进刘禹锡《作者签赠本》

45 九品

仅1件

河南开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书明 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箱

上书时间2020-09-21

秋湖书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书明 著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3425981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9页
  • 字数 97千字
【内容简介】
听到荥阳市人民政府决定以刘禹锡墓为依托,建一个文化公园时,作为刘禹锡诗文爱好者,我非常兴奋,就根据刘禹锡的思想和精神,私下为公园拟了一些亭阁。如表现他“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唯物主义思想的“交胜亭”;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印证新陈代谢规律的“让波亭”;积极参与永贞革新,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永贞亭”;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鼓励老人发挥余热的“晚霞亭”;以弹琴调瑟作比,主张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瑟亭”;积极向民歌学习的“踏歌亭”等,并一一作了介绍。我想让人们通过这些亭阁走近刘禹锡,对刘禹锡有个较全面、较具体的了解。因我所拟的亭阁是在公园动工后才提出的马后炮,自然不会被采用。事后,随着对刘禹锡学习的深入,我想让人们了解刘禹锡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我感到刘禹锡的一些思想和精神与我国现行方针政策太合拍了、太可贵了。像他提出的“人能胜天者,法也”,如此强调法制的人是前所未有的;他在湘西帮少数民族修改祭歌中鄙陋的歌词,先教巫祝,再由他们教给百姓,这样重视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人,史书上更为少见;他提出“夷夏殊法,牵乎俗也”,这样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人,在历代士大夫中也为数不多;为发展教育,他上书丞相削减每年的祭孔次数和祭品,把破费的资金用于建校助学上,这种求真务实精神,早为史家所肯定;他以“释疴蠲疠,岂独隔于外区”,请求皇上把中国的医书赠给他国使节,所表现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更值得称颂。
【作者简介】
张书明,1937年生,河南省荥阳县董村人。1959年毕业于郑州师专,中学高级教师,1989年被评为省级模范。七十岁时,一个偶然机缘,开始习作,其作品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李商隐,荥阳人》等。
【目录】
前言

生平篇

 名字由来

 匈奴后裔

 水乡少年

 家住荥阳

 舅家中牟

 咏山言志

 连登三科

 受聘杜佑

 永贞革新

 受诬遭贬

 两次丧偶

 声援元稹

 保护端士

 德高望重

 临终之战

 四首挽歌

 文启后学

思想篇

 人定胜天

 主张和谐

 梅语明志

 芳林新叶

 求真务实

 至理名言

 兴废由人

 连州赞歌

 三教一身

 盛赞韩、白

 水獭祭天

 群相之友

 笔下小丑

 静水覆舟

 与民同乐

 适可而止

 同情苦女

 薄命红颜

精神篇

 百折不挠

 心存国家

 效法阮籍

 为民请命

 闲官不闲

 垂范千古

 医道贵广

 秋歌咏志

 忠孝楷模

 千古至情

 晚霞满天

 永不满足

 五福无富

 师蜂自励

诗文篇

 诗豪国手

 探骊得珠

 诗中有画

 史称五言

 率先填词

……

轶事篇

附 刘禹锡年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