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闪电发货】【速发】土壤学概论kx
9787030725431
¥
113.8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作者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25431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74页
货号736034761923
上书时间2023-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参数
土壤学概论
ISBN
9787030725431
定*
99
作者
著;张金波等编;译;
开本
16
装帧
*装
页数
274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内容介绍
本书共7章,分为土壤学基础和土壤资源利用与*护两篇。上篇主要介绍*的土壤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第*章简要介绍土壤的概念、功能与重要性;第二章叙述土壤的三相组成和其物理、化学、微生物性质;第三章阐述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第*章介绍土壤中主要生源要素的循环过程。下篇主要阐述土壤功能和土壤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护措施。第五章介绍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第六章阐述土壤生态环境功能;第七章叙述土壤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护措施。本书结合土壤学的自然规律、土壤资源的*点和利用,以及*土壤学家的奋斗历程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土壤学的热爱和*护土壤资源的意识。
目录
目录
“地理科学*业土壤学课程系列教材”前言
前言
上篇 土壤学基础
第*章 绪论 3
第*节 土壤和土壤圈 3
*、土壤 3
二、土壤圈 4
第二节 土壤的功能 6
*、土壤是人类社会发展*珍贵的自然资源 6
二、土壤是农业生产*基本的基地 6
三、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调节器 6
第三节 土壤科学的发展概况 7
*、古代朴素的土壤学认识 8
二、*代土壤学科学观点 8
三、现代土壤学科学观点 9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组成与性质 10
第*节 土壤的三相组成 10
*、土壤固相组成 10
二、土壤水分 12
三、土壤空气 12
*、土壤生物 13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15
*、土壤有机质的定义 15
二、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组成 15
三、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累积 16
*、土壤腐殖酸的性质 19
五、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20
第三节 土壤物理性质 21
*、土壤颗粒与质地 22
二、土壤孔隙性质与结构 25
三、土壤水分*征 27
*、土壤通气性 31
五、土壤热量 32
六、土壤颜* 34
第*节 土壤化学性质 35
*、土壤胶体 35
二、土壤酸碱性 39
三、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41
*、土壤中的沉淀溶解和络合解离反应 44
第五节 土壤微生物性质 46
*、土壤微生物的组成 46
二、土壤微生物的分布 51
第三章 土壤形成和发育 60
第*节 土壤形成因素 60
*、成土因素学说的提出与发展 60
二、成土因素在土壤发生中的作用 61
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 64
*、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64
二、自然土壤形成过程 65
三、人为土壤形成过程 69
第三节 土壤发育 70
*、土壤个体发育 70
二、土壤系统发育和土壤演替 71
三、土壤发育的具体表现——土壤剖面形态*征 71
第*节 土壤分类 74
*、土壤分类概述 74
二、*土壤发生分类 76
三、*土壤系统分类 78
第五节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 81
*、暗棕壤 81
二、棕壤 83
三、黄棕壤 83
*、黄褐土 84
五、红壤 85
六、黄壤 86
七、砖红壤 87
八、黑土 89
九、黑钙土 90
十、栗钙土 91
十*、棕钙土 92
十二、灰钙土 93
第六节 土壤地理分布规律 94
*、土壤水*地带性分布规律 94
二、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96
三、土壤地域性分布规律 96
第*章 土壤主要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00
第*节 土壤碳循环 101
*、土壤碳的组成与性质 101
二、土壤碳的内循环 104
三、土壤碳循环的关键过程 104
第二节 土壤氮循环 105
*、土壤氮库 107
二、土壤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07
第三节 土壤磷循环 110
*、土壤磷的形态 110
二、土壤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12
三、土壤磷循环的重要过程 112
第*节 土壤硫循环 114
*、土壤中硫含量和形态 115
二、土壤中硫的循环和转化 115
第五节 土壤微量元素 118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数量和影响因素 118
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 118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循环 119
下篇 土壤资源利用与*护
第五章 土壤与农业生产 123
第*节 土壤与农业区划 123
*、土壤区划 123
二、农业区划 125
第二节 土壤养分*与调控 127
*、植物营养的基础定律 127
二、土壤氮素*与调控 132
三、土壤磷素*与调控 135
*、土壤钾素 136
五、土壤硫、钙、镁元素 137
六、土壤微量元素 137
第三节 土壤与水肥管理措施 138
*、土壤与农田水分管理 138
二、土壤与肥料管理 141
第六章 土壤与环境 148
第*节 土壤自净作用与土壤污染 148
*、土壤自净作用 148
二、土壤污染 151
三、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154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措施 156
第二节 农田面源污染与治理措施 159
*、农田面源污染及其危害 160
二、农田土壤面源污染的发生过程 162
三、农田面源污染的主要研究方法 163
*、农田土壤面源污染的*治策略与治理措施 164
第三节 土壤氨挥发与大气环境质量 168
*、大气中氨的存在形态和浓度水* 168
二、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70
三、氨排放 171
*、农田土壤氨挥发 174
五、农田氨减排的技术与建议 176
第*节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177
*、全球气温变化及其负面影响 178
二、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 178
三、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179
*、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182
第五节 土壤碳库与全球变化 184
*、土壤碳库的储量与分布 184
二、土壤碳库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 186
三、土壤固碳的主要措施 188
第六节 土壤与生物多样性 191
*、土壤生物多样性 191
二、土壤与地上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192
三、面向生物多样性*护的土壤生境*护措施 194
第七节 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及其生态意义 197
*、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形成机制 198
二、土壤蓄水**的影响因素 198
三、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生态意义 200
第七章 土壤资源*护 201
第*节 土壤资源概述 201
*、土壤资源的基本*点 202
二、我国土壤资源的主要*点与存在的问题 203
三、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护的基本途径 205
第二节 土壤盐碱化与盐碱土的利用措施 206
*、盐碱土的定义 207
二、盐碱土形成机理 209
三、盐碱土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 212
*、盐碱土障碍消减与高效利用 213
第三节 土壤酸化与酸性土壤的利用措施 215
*、酸性土壤的定义与分布 215
二、酸性土壤的成因 215
三、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 219
*、酸性土壤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221
第*节 土地荒漠化与治理 223
*、土地荒漠化现状 223
二、荒漠化的类型 224
三、荒漠化的成因、形成过程和危害 225
*、荒漠化*治的基本原则 227
五、荒漠化*治技术体系 227
第五节 土壤侵蚀与水土*持 230
*、土壤侵蚀类型 230
二、土壤侵蚀的危害及分布 232
三、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233
*、水土*持 236
第六节 东北黑土*化与*护措施 238
*、东北黑土地的战略地位 238
二、东北黑土的分布 239
三、东北黑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239
*、东北黑土*化现象 241
五、东北黑土资源*护 243
第七节 土壤地力衰*与培育 245
*、土壤地力与土壤肥力 245
二、*质土壤的*点 247
三、我国耕地地力现状 248
*、土壤地力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其空间分布 249
五、土壤地力培育技术与措施 251
第八节 湿地*化与*护 253
*、湿地类型 254
二、我国湿地分布 256
三、湿地土壤的*点 257
*、湿地的功能与作用 258
五、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261
六、湿地资源*护 263
第九节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化*征与修复技术 264
*、设施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264
二、设施种植业的意义 264
三、我国设施种植业现状 265
*、设施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265
五、设施种植业*化土壤修复方法 267
参考文献 271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