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1年中国大革命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911年中国大革命

(绝版图书-正版真品-现货) 带封膜 (页内干净,品相好)

28 7.2折 39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中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勇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01

广东省墨里香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勇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22336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0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6页
  • 字数 316千字
【内容简介】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是现代民族国家重建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美利坚合众国,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是要以暴力手段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中国。
辛亥革命的前半场确实是按照法国大革命的剧本在演出,孙中山等先行者经过十几年艰辛奋斗,终于将“一个人的革命”演化成全民族觉醒,只是当武昌起义爆发后,特别是当清政府阵前换将,启用袁世凯职掌朝政,南北对峙一下子由满汉之间的种族冲突变成了汉人之间的对决。辛亥革命后半场放弃了法国大革命的老套,在经过短暂和谈后,南北握手言欢,清帝退位,五族共和。
对于辛亥革命这个结果,见仁见智,许多人觉得这场革命在列强和资产阶级介入后变质,革命归于失败。辛亥革命其实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超越,不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而且避免了一场内战一场血腥,这是中国智慧的最高体现,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完胜,既合乎国际社会的期待,也合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简介】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及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小引
第一章革命改良二重唱
一个人的革命
革命与改良赛跑
革命暂时领先
立宪反超革命

第二章构建现代政治文明
迈出宪政第一步
一个时代开始
重建中央与地方权力系统
以政治改革反制革命
构筑现代政治文明的根基

第三章民主政治的春天
后威权时代:摄政王和他的嫂子
放虎归山:袁世凯归隐
民主初步的乱象与秩序
街头政治:国会请愿的后果

第四章革命在危机中
孙中山:浪迹天涯
章太炎:弹尽粮绝
那一拨回归主流的人
黄花岗:背水一战

第五章得意忘形中决策
责任内阁弄成了皇族内阁
铁路干线国有引发国进民退
人心思乱:绅民对抗国有化
一批愚蠢的明白人
官逼民反:同志军与哥老会

第六章树未倒而猢狲已散
为什么是新军
立宪党人闪身而退
黎元洪和湖北军政府
袁世凯重出江湖
南北六省相继独立

第七章南北僵持
袁世凯:绝对君宪主义者
滦州兵谏:清廷丧失?后机会
黄兴来了
袁世凯抛来橄榄枝
吴禄贞壮志未酬

第八章和比战难: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
君宪主义不必再提
将袁世凯从清廷中拉出来
满洲人在背后狠推了一把
东南光复

第九章从君主到民主:一个艰辛的谈判
和平仍未到绝望时候
整合独立各省
终于可以坐下来谈谈了
君主立宪抑或民主共和
清廷终于同意由国民大会决定政体了

第十章帝制终结:紫禁城的黄昏
惜阴堂高人高招
建府开基:一个不得不出的狠招
红脸与白脸:孙中山与袁世凯
最后一击:段祺瑞和那些北洋将领们
一个王朝的尊严与潇洒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