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革命家/军事家/黄埔第四期郭化若先生手稿一册(今译孙子兵法)
¥
18500
八品
仅1件
作者郭化若
年代1965
页数36页
上书时间2021-03-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郭化若先生,1925年进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军校毕业后,留校任炮兵第二队代理队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立后,任该校炮兵大队第二队队长。
1927年7月随教导团东进,准备参加南昌起义。8月初到九江,教导团被扣留,单身赴南昌。9月下旬到三河坝赶上起义军。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被派赴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
1929年回国到上海,被中共中央派到闽西革命根据地。同年8月至12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同年秋任红四军第二纵队代纵队长、中共纵队委员会委员。同年10月至1930年2月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参谋长。参加赣南、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并出席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
1930年6月起任红一军团总指挥部参谋处处长。同年8月至1931年1月任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参加文家市、长沙、吉安等战役、战斗和第一次反“围剿”斗争。
1931年5月至11月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代理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秘书长、参谋长。协助朱德、毛泽东指挥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
1931年11月起历任军委总参谋部参谋处处长、第二局局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红军大学军事教员。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
1935年10月至1936年6月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训练处处长。
1936年11月至1937年1月任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步兵学校教育长。
1937年1月任抗大步兵学校教育长。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编译处处长,八路军军政杂志编委会委员。
1938年秋至1941年7月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局长。
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兼华北工作委员会委员。
1941年8月起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四局局长。11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校长。
郭化若
郭化若
1941年11月至1943年3月任军事学院教育长。1944年创办八路军炮兵学校,任校长。同年任中共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同年10月至1948年7月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前敌指挥部指挥,参与指挥鲁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第一快速纵队的战斗。
1948年7月至9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同年9月至1949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豫东、淮海等战役。1949年2月至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至同年8月)。与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指挥第九、第十兵团进行郎(溪)广(德)围歼战,后率部渡过长江,参加上海战役。上海解放后,1949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7月至9月任淞沪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中共淞沪警备司令部前方委员会书记。9月起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0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政治委员、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至1950年10月)。
1949年12月至1953年1月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0年3月至9月、同年12月至1951年1月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1年1月至1952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防空部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兼司令员(1951年4月起)。
1950年11月至1955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公安部队兼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1953年9月至1955年10月任党委书记。
1950年12月至1952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兵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至1952年2月)。
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1953年8月至1955年10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1954年5月至1955年3月任华东军区党委委员。
1955年3月至1969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4月至1966年2月任南京军区党委常务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3年12月至1982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75年8月至1982年12月任军事科学院党委常务委员。1985年离职休养。1995年11月26日在北京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