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百年志(1907-2007)(下卷)
  • 同济大学百年志(1907-2007)(下卷)
  • 同济大学百年志(1907-2007)(下卷)
  • 同济大学百年志(1907-2007)(下卷)
  • 同济大学百年志(1907-2007)(下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同济大学百年志(1907-2007)(下卷)

40 1.1折 350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同济大学百年志》编纂委员会 编;陆敏恂 主编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23GF

上书时间2024-03-02

学长旧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同济大学百年志》编纂委员会 编;陆敏恂 主编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0834092
  • 定价 35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45页
  • 字数 4000千字
【内容简介】
同济大学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农学等10个学科门类、科研力量雄厚、国际交往广泛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100年来,同济大学培养了25万毕业生,其中不乏科学巨匠、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同济大学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享誉海内外。

  同济大学100年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她于1907年由德国政府筹划,德人开办。起初她为“同济德文医学堂”,是我国早期开展西医教育的高校。1912年与德国政府筹划、德人开办的“工学堂”合并,成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德人撤离,华人接办。1923年学校更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跻身为国立大学,是国民政府成立后批准的第一批6所国立大学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同济大学6次迁校,辗转浙、赣、湘、粤、桂、滇等地,最后在四川李庄、宜宾坚持办学。抗战胜利后,同济大学复员上海,在解放前夕的艰难岁月里,奇迹般地发展成为拥有医、工、理、文、法5大学院的中外知名大学。解放后,在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的大部
  分院系贡献给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同时,又迎来了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之江大学等11所院校的土木、建筑、测量各系、科、组的师生员工及教学设施,成为全国最大的以土木建筑为优势学科的高等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大学在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恢复对德联系,走综合性发展之路,进行两次并校改革,先后被国家列入“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的行列,并被列为中央管理。如今的同济大学正以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同济大学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精神。她是我国很早且尤其重视接受西方科学文化的高量她长期重用德籍教师,坚持德语教学;改革开放后,全面加强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及联合国的交流和合作,坚持聘用外籍教师和海归学子,并向全球招聘人才。她建校初由德国人播下注重实际的办学理念,国人办学后继承和发展这一思想,并形成了严谨求实的学风。她自强不息,多次置之死地而后生。新时期,她着力在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培养人才,发展自己。她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在中国高教史上谱写了独特的篇章。
   
  同济大学的创立和发展,蕴涵着丰富的办学思想、经验和规律;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宝藏,凝聚着几十万同济人积极创新、默默耕耘所付出的心血;凝聚着千千万万海内外各界人士在物质、精神、知识、道义等方面所付出的力量和情感。
   
  全面展现同济大学100年的历史情况,总结和研究同济大学的历史经验,对于同济大学的臣展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弘扬传统,激励同济人,汇聚一切支持,关心同济发展的力量,学校需要把握和开发本校的历史财富;为重温自己当年在同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广大校友翘首盼望手头有一本同济大学的志书;为研究和了解同济,广大海外人士盼望看到更多的同济大学的历史书籍。这本《同济大学百年志》的编纂出版正顺应了这些需要。

  《同济大学百年志》的编纂工作经历了3个阶段,历时6年。1999年5月编纂工作开始。在布置发动、编拟提纲和辅导培训之后,编纂工作分两步进行,即先由各单位编写分志,然后由校史校志研究室负责进行汇总编纂。2002年8月《同济大学志(1907—2000)》出版。出版后,因有差错,学校发动全校用一年的时间对《同济大学志(1907—2000)》进行了修改。2004年5月,为迎接百年校庆,学校决定在《同济大学志(1907—2000)》基础上编纂《同济大学百年志》。整个编纂工作由校党委和行政直接领导,由全校100多个部门、400多人参加,由校史校志研究室具体负责。

   在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同济大学百年志》的编纂工作形成了“以学校办学思想和决策为主线、尊重历史,全面再现,现今重古,突出重大事件“的编纂原则。由此,《同济大学百年志》全面地记载了学校教学、科研、医疗、对外交往、校办产业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忠实地记录了大学发展、曲折和辉煌。
【目录】
前言

凡例 

图片

上卷

 第一编  历史沿革

   第一章  德人办学  德国模式(1907.6—1917.3)

   第二章  华人接办  继承发展(1917.3—1927.8)

   第三章  跻身国立  不断壮大(1927.8—1937.7)

   第四章  六次迁校  五年李庄(1937.7—1946.5)

   第五章  复员上海  初为综合(1946.6—1949.5)

   第六章  院系调整  单科大学(1949.5—1956.12)

   第七章  经受挫折  走向多科(1957.1—1966.4)

   第八章  十年“文革”  重灾之校(1966.5—1976.1.)

   第九章  改革开放  “两个转变”(1976.10—1991.12)

   第十章  深化改革  加快步伐(1992.1—2000)

   第十一章  抓住机遇  全面发展(2000—2006)

 第二编  领导体制及组织机构

   第一章  领导体制

     第一节  解放前学校领导体制

     第二节  解放后学校隶属关系

     第三节  解放后学校领导体制

   第二章  中共同济党组织

     第一节  沿革

     第二节  党代会及党委会

     第三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四节  党委工作机构

     第五节  基层组织

     第六节  党的建设

   第三章  行政组织

     第一节  校  长

     第二节  “三长”及校长助理

     第三节  校务委员会

     第四节  院、系、所和中心

   第四章  行政管理机构

     第一节  沿  革

     第二节  现行行政管理机构

 第三编  教职工

   第一章  教职工队伍的发展

     第一节  概  况

     第二节  各类杰出人才

   第二章  师资培养

   第三章  人才引进与人才流动

   第四章  工资、福利与津贴

     第一节  解放前

     第二节  解放后至20世纪末

     第三节  21世纪初

   第五章  教职工管理

     第一节  定  编

     第二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第三节  考  核

   第六章  离、退休

   第七章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博士后人员进出站

     第三节  各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第四节  管理与服务

     第五节  效益与成果

 第四编  学科建设

   第一章  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本科专业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第二章  重点学科建设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第三章  “211工程”建设

     第一节  “九五”“211工程”建设

     第二节  “十五”“211工程”建设

   第四章  “985工程”建设

     第一节  “985工程”一期建设

     第二节  “985工程”二期建设

 第五编  本、专科生教育

   第一章  专业建设

     第一节  建校初期(1907—1927)

     第二节  国立同济大学时期(1927—1949)

     第三节  解放初至“文革”前(1949—1965)

     第四节  “文革”时期(1966—1976)

     第五节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1977—1999)

   ……

 第六编 研究生教育 

 第七编 科学研究 

 第八编 教育设施

 第九编 临床医疗与附属医院

 第十编 后勤保障

 第十一编 校办产业

 第十二编 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十三编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

下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