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
  • 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
  • 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
  • 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
  • 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

5 2.0折 25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开玉 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4CF

上书时间2023-09-14

学长旧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开玉 编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1909190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7页
  • 字数 264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和当涂县的中等收入者的调查分析,研究了中国中等收入者的界定标准、阶层关系、社会态度、消费状况和发展趋势,得出了中等收入者是中产阶层的初级形态、农民工是农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三个重要结论,并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对策建议。《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结合,调查深入,资料翔实,全书共20万字,是研究中国中等收入者的基础文献。
【作者简介】
王开玉,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安徽省“四个一批”拔尖人才,现任安徽省社会结构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顾问、书记,安徽省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毕业于安徽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1980年4月在安庆市委党校、市委工作,任党校教研室主任、安庆市写作组组长。1980年4月调到安徽省委宣传部社科研究所,任《江淮论坛》编辑室主任、副编审。1992年12月,任省社科院研究员,兼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筹备组组长。1993年任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并兼任省社会结构变迁与分层研究中心主任和省慈善事业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结构阶层实证研究、中国现代化研究。
主要代表作:《中国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合肥分层研究》、《人和经济》、《命运共同体》、《寻找利益共同点》、《规矩与方圆》、《现代化社会驱动力》、《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当代马克思主义动力论》、《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研究》、《社会学家谈发展热点》等三十多本。
主要社会兼职:安徽省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安徽省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人口学会副会长,安徽省婚姻家庭研究副会长,安徽省窗口经济研究副会长,安徽省开发区研究会秘书长,安徽省开发区年鉴主编。
本人曾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十多项省、部级奖,1999年任《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合肥课题组长,2003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研究》。上世纪70年代末发表的《陈独秀生平、家世和在安徽革命活动的补正》,发现并整理的《傅大章关于毛泽东同志1953年2月视察安庆时讲话的回忆》(收入《毛泽东传》),较早提出要科学评价陈独秀的功过。
【目录】
导语
第一章中国中等收入者调查的四个发现
第一节关于中等收入者的界定
第二节中等收入者是中产阶层的初级形态
第三节安徽、河南的调查表明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主体

第二章当涂县中等收入者调查(农村个案)
第一节当涂县中等收入者调查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当涂县农村中等收入者分析
第三节大邢村中等收入者与社会结构研究
第四节农村中等收入者眼中的阶层关系
第五节现代农村社会结构中的农民工

第三章合肥市中等收入者分析(城市个案)
第一节合肥市中等收入者分析
第二节合肥市中等收入者的社会态度和消费状况
第三节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是中等收入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中等收入者比重东中部比较研究
第一节安徽省城镇和农村高、中、低收入者现状分析
第二节安徽省中等收入者的构成、作用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中等收入者研究的东中部比较

第五章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节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
第三节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六章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一节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解决好分配公平问题
第二节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突破
第三节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第四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第五节发展教育,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第六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第七章农民流动过程中的特殊群体研究
第一节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
第二节“空巢村”儿童的社区保护和城市融人
第三节迁移婚姻中的云、桂、川、黔女性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