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出东南隅:福建词坛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出东南隅:福建词坛研究

25.63 4.3折 59.8 全新

库存9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敏 著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R3库 12-2

上书时间2024-12-03

齐鲁淘宝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敏 著
  •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31762706
  • 定价 5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作者简介】

 王敏,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在读博士

 主持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海南古代文学研究》

 主持海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海南唐宋文学研究》

 参与2021年吉林省教育厅课题《北美汉学视域下的唐诗英译研究》

 论文《宋代福建词坛论析》发表在《福建史志》2023年第2期

 论文《近百年安徽词史论略》发表在《学术界》2022年第9期

 论文《唐宋时期的关羽崇拜与文人笔下的关羽形象》发表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论文《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论儒家文化》发表在《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论文《学校安全事故的防范策略研究》发表在《海经学报》2023年第4期

 出版《母与子》,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青柠时代》,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思维阅读法》六部,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思维写作法》六部,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 福建词坛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一节 山海为怀:福建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第二节 文儒之乡:福建地域文化的传统性

第三节 血浓于水:闽台文化的交融性


第二章 宋代福建词坛的兴盛

第一节 闽籍词人统计与分布

第二节 “词源”“词体”“词史”:词坛的词学思想

第三节 “豪放风”“理学气”:词坛的创作

第四节 其他类型词人的创作


第三章 元明福建词坛的中衰

第一节 “吊古”“幽叹”:元代福建词坛

第二节 明代福建词坛概况

第三节 升平气象,典雅为词:明代前期福建词人的“馆阁体”

第四节 有花草之绮,无柳七之俗:明代中后期福建词坛的“花草风”


第四章 清代前中期福建词坛的沉寂

第一节 闽籍词人统计及分布

第二节 遗民词人的故国之思

第三节 仕宦词人的安雅之声


第五章 晚清民国福建词坛的复兴

第一节 晚清民国福建词人及词集

第二节 晚清民国福建词坛特点


第六章 苏辛豪语:嘉道之际的福建词坛

第一节 叶申芗:高尊词体,疏旷词风

第二节 林则徐:词学稼轩

第三节 许赓嗥:由姜史而苏辛


第七章 为辛刘传心法:聚红榭词人群

第一节 出入婉约豪放之间:谢章铤词学渊源与词学交游

第二节 “性情”与“词史”:谢章铤的词学理论

第三节 “离奇惝倪,缠绵恺恻”:谢章铤的词作

第四节 侠士的呼号:刘家谋词

第五节 寒士的哀音:黄宗彝词


第八章 民国福建词坛的多元词风

第一节 遗民的“复古风”

第二节 多情文人的“纳兰风”

第三节 革命者的“稼轩风”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日出东南隅:福建词坛研究》:

 福建的海洋文化性不仅体现于福建人的生活、生产之中,也形成了福建人的海洋文化性情。海洋的吹拂、海洋文化的熏染,造就了福建人的文化胸怀,即放眼全球的视野、胸怀社稷的情谊以及海纳百川的气度。这在唐前表现为本地闽越人对入闽的中原人接受、融合。在宋元表现为海丝贸易,外族商人在福建落地生根,多种文化融合。在明代,海洋既是闽人抗倭的战场,也是闽人漂洋渡海的生意场。在晚清民国,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中原人、内地人接触新事物较少,又因传统观念深厚,而持更加传统、保守的姿态,抱残守缺者更多。而福建人面海而居,下海出洋,更容易形成宽广博大的海洋文化胸怀,从而对新事物更能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海洋也造就了福建滨海居民的乡土情怀,即爱国爱乡。福建人居于海滨,常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在外游子的家国情怀很容易被异国他乡的人事物所激发,他们也更能深切体会到忧国之痛、思乡之愁,“爱国爱乡”也就成为闽人的独特精神气质。这种精神在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时代,表现为忠君爱国、民胞物与,维护民族统一与领土完整。不管是两宋之际的爱国文人,宋末的抗元斗争,还是明代的抗倭斗争,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都展现出这种爱国精神。在大航海时代,表现为对海权与祖国领土的坚决维护。这体现在清末对海疆的誓死守护,对割让台湾的痛心疾首。在抗战时期,福建虽是“兵家不争之地”,但爱国热情从不衰减。这体现于奔赴滇缅公路的南桥机工身上,捐资出力的爱国华侨身上,也体现在为国为民奔走呼号的爱国文人身上,更体现在救国救民的革命者身上。

 海洋不仅具备广阔的胸怀、远大的志向,也兼具豪迈的气质1。海洋的豪迈气质成就了福建人的文化个性,即刚强勇敢、敢拼会赢。20世纪80年代一首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风靡全国大街小巷,歌词中“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生动地表达出闽人的文化性格。这个性格渊源有自,闽人先祖生活于闽越荒蛮之地,不“敢为天下先”“输人不输阵”2,根本无法生存下来。王审知治闽期间,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海外交通网络,福建人不得不不顾海洋艰险,漂洋逐利。靠着这种海洋意识和精神,宋元时期,福建社会经济、海外交通贸易盛极一时,成为“东南全盛之都”。明清海禁,福建人为求生存冒险“违法”出海,“犯禁冒险”逐渐成为海滨闽人的普遍性格特征之一。福建人正是以海洋文明的坚韧与顽强,开台湾、下南洋、走西洋、去东洋。晚清民国时期,大批福建人穷则思变,不得已抛妻别母,远涉重洋,卖猪仔、当劳工、做生意、求学……悲情不悲观,流血不流泪,勇于搏击风浪,与命运抗争。

 事实上,历代从北方入闽的汉人,从海上东来的穆斯林,以及土生土长的闽地人,都有一种紧迫感、不安情愫,面对深邃的高山与苍茫的大海,他们不得不敞开胸怀闯一闯、拼一拼,形成开放与打拼的文化性格。福建也就具备了海洋文明的开放性,兼容并蓄、思乡爱国、刚强勇毅。这种地域文化在福建的词学中亦有所体现,福建历代词人中遗民、爱国英雄不在少数,主张改革、革命者也不在少数,如宋之李纲、张元斡、刘克庄等,清之林则徐、林旭、严复等,民国之郑祖荫、黄展云、郑翘松、林庚白等,他们热切关注闽中政治、祖国大事,深沉热爱祖国大地,蕴忧处变,词风倾向雄浑悲慨一路。

 第二节文儒之乡:福建地域文化的传统性

 由于地处偏僻且远离中原,福建自古被视为“南蛮之地”。在唐以前,福建科教文化朴野,多数闽人不知读书。然而自唐以来,福建文献渐盛、文儒兴起,使得福建从“闽人未知学”一跃成为“文儒之乡”。

 唐以前福建的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福建人对学问知之甚少。唐建中元年(780),杨炎委任常衮为福建观察使。作为科举状元,常衮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他上任后便大兴文教,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使得福建“岁贡士与内州等”,在科举上逐渐比肩中原。自此之后,福建士子登第人数愈多,唐朝就有百人。五代十国时,王审知建闽国,重视教育与文化建设。他礼贤下士,在州、县、乡中设立学府,吸收许多南下避乱的文人名士,福建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宋代福建文化扶摇直上,迎来繁荣期。这种鼎盛局面的出现离不开教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重学”与“养士”之风。官学在教育文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北宋经历三次“兴学”运动后,福建所有府、州、军、县均设立了学校。而且学生入学资格放宽,贫寒之士也能够接受教育。书院尤其朱熹及其门徒所办书院在教育文化上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朱子大半生都在福建讲学、办书院。他不仅普及文化教育,培养能人志士,而且其育人的热忱也传承到了其学生身上,使得朱子思想能够代代相传,福建文教事业经久不衰。清代文人任士林曾说:“朱子既殁,凡所居之乡,所仕之邦,莫不师尊之,以求学讲学,故书院为尤盛。”因而,宋代福建地区中进士人数剧增至七千余人2,古语称“龙门一半在闽川”。朱熹在《福州州学经史阁记》中说道:“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弟子员常数百人。”与朱熹同为著名理学家的吕祖谦,入闽后作诗称赞道:“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元代福建的书院继续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而且当时的书院不仅重视藏书,还重视刻书,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福建受明末战乱影响较小,加之福建是闽学的发源地,重视书院、社学与义学的建设,明代福建科举业仍较为发达,全省共有1700多名进士,堪称科举强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莆田县。不过,莆田的人才主要出在明代前期,自倭寇之乱,莆田人才大减。明代中后期,泉州的晋江,福州的闽县、侯官,都是人才辈出的地区。明朝的统治阶层主要来自科举考试,福建人在统治阶层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由于方言的阻碍,导致明代的福建人进入中枢较少。明代前期的闽籍中枢人物有名相杨荣,杨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闽人步及中枢。明代后期的万历皇帝不爱面见大臣,皇帝与众臣的交往方式主要通过奏疏与诏谕,语言方面的沟通较少,于是,从这时候开始,有一些闽籍的大臣开始进入中枢。

 清代福建学校较为普及,书院达470多所,其中全省性书院5所,社学、义学、私塾等也遍地开花。清代前中期(1644-1840)近200年间,福建的进士共978人,每科中进士的名额比明代略减,这是由于朝廷分配福建举人的名额相对削减的缘故。清代内地开发较快,湖南、湖北、广东等地迅速成为当时的文化大省,福建的文化地位相对降低。清代的中枢机构多为满族人担任,汉人较少,福建人也就相对更少,除安溪李光地、漳浦蔡世远等之外,福建极少有重臣。

 福建地区有着良好的儒学传统,福建人由于地狭人稠,也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所谓“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种地域文化在福建词坛中亦有所体现,不仅福建词人多为大儒,如胡寅、朱熹、谢章铤、梁章钜、林则徐、陈衍、陈宝琛等,儒者之词多过文人之词。而且,福建词坛的词学思想偏重儒家思想,不重艳情绮丽之词,反而着重于词体的经世致用。

 ……



精彩内容

 福建古称“闽”,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秦汉以前,闽地繁衍着古老的闽越民族。汉唐以来,北方汉人不断南迁入闽,成为福建居民的主体。唐宋之后,随着“开洋裕国”思想的流行,以及海外交通的发展,一方面福建人“漂洋过海,过蕃谋生”,航海外渡;另一方面,外国商人尤其是中东的阿拉伯商人梯航东来,互通商贸,其中一部分人定居于福建沿海一带。数千年来,在众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下,福建从一个较为蛮荒落后的边陲区域,自宋代开始成为国内社会经济比较先进的区域,文化也开始发展与繁荣。

 根植于福建文化土壤上的文学也颇具独特气质,其中闽词亦为人所称道,福建亦为词学渊薮之地。赵宋一朝,词的创作与流传达到空前鼎盛,福建词坛亦呈旺盛之势,词人众多,名家辈出,群体聚集,词作风格独具一格。元明时期,词体让步于诗体与戏曲,福建词坛亦处于沉寂期。清代初期、中叶,词体渐兴,词坛渐盛,然而福建词坛并无明显起色,远无法抗衡江南地区的词人群体、派别。晚清民国,词作为古典文学的代表,受到文人学者的追捧,福建词坛亦重新焕发活力,闽地词学文献得到发掘与整理,词人积极聚集唱和,词学思想得以形成与发展,词作风格具有一定特色。

 千年闽词走过一座座高峰,也一度潜于谷底,它如同绚丽的“朝晖”,点缀在文化臻于顶峰的赵宋王朝的天空,也终在封建社会末期迎来它绚丽的“晚霞”。然而,它的起伏不仅是福建地区文化历史的浮沉,也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摇摆,更是美丽的艺术形式下无数个个体在历史的尘埃中发出的一声声喜怒哀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