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5 4.3折 ¥ 65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曾一果 主编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
装帧其他
货号R3库 11-25
上书时间2024-11-26
曾一果,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暨南大学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城市传播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十多项。出版有《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中国传媒文化百年史》(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等专著多部。成果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第十四、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
导论 理解媒介文化
第一节 对文化的阐释
第二节 从大众文化到媒介文化
第三节 媒介变革与文化变迁
第四节 批判视角下的媒介文化识读
第一讲 媒介文化的批判理论溯源
第一节 资本主义文化危机与文化工业批判
第二节 文化研究学派的媒介文化研究
第三节 媒介、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
第四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起
第二讲 媒介文化演化的技术逻辑
第一节 技术逻辑下的媒介演化
第二节 数字技术革命
第三节 数字时代的媒介文化表征
第四节 媒介技术的未来面向
第三讲 社交媒体与数字交往
第一节 云端交往:媒介与社会交往的协同演进
第二节 社交媒体:社会交往的新型基础设施
第三节 场景传播:社会交往的时空重构
第四节 连接文化:数字交往的文化取向
第四讲 视觉传播与视频文化
第一节 视觉、媒介与文化
第二节 视觉文化传播与观看之道
第三节 从“图像文化”到“视频文化”
第四节 抖音与快手:短视频文化的两种日常景观
第五讲 圈层文化与文化破壁
第一节 数字时代的文化圈层
第二节 文化圈层的碰撞、交流与融合
第三节 B站:二次元的“文化破壁”
第四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出圈之旅”
第六讲 性别政治与赛博女性主义
第一节 媒介与性别认同
第二节 媒介化社会的性别展演
第三节 性别政治与身份建构
第四节 赛博女性主义与后人类
第七讲 媒介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及其风格的形成
第二节 大众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 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
第四节 数字时代的“后亚文化”
第五节 数字媒介时代我国青年群体的亚文化实践
第八讲 文化资本与粉丝文化
第一节 场域、文化资本与媒介文化
第二节 数字媒介时代的文化参与
第三节 疯狂的粉丝与饭图文化的形成
第四节 饭圈文化的批判性反思
第九讲 媒介记忆与身份认同建构
第一节 记忆、文化记忆与媒介记忆
第二节 数字媒介时代的记忆文化
第三节 怀旧与追慕:记忆装置的三重机制
第四节 数字记忆研究的未来
第十讲 媒介传播与文化传统
第一节 全球化与媒介帝国主义
第二节 去西方化媒介研究诉求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播视角的发现
第四节 数字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播与传统的重续
后记
现代人生活在媒介的环境中,每天被电影、电视和手机等媒介包围。人们通过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微信、微博等获得外界的信息和知识,也通过它们分享个体感受和开展社交活动。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当代文化就是媒介文化(MediaCulture)。关于一这点,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一书中早已宣布,他强调“媒体文化”是当代社会的主导文化,“一种媒体文化已然出现,而其中的图像、音响和宏大的场面通过主宰休闲时间、塑造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同时提供人们用以铸造自身身份的材料等,促进了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①。
施蒂格·夏瓦则进一步指出,由于当代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媒介文化,因此人们理解文化与社会都要从媒介化视角或媒介的逻辑出发:“媒介不仅仅是组织、政党或者个人根据其需求选择是否使用的技术。它的存在已然成为社会和文化实践的一个结构性条件,同时存在于特定的文化领域以及作为整体的社会中。媒介影响的重要性一部分源自下述两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媒介已成为所有机构运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媒介又具有一定的自决权(self-determination)和权力,这迫使其他机构或多或少地需要遵从媒介的逻辑。因此,媒介既是特定的社会和文化领域(家庭、政治等)的基本结构之一,又是一个半独立的机构,一则扮演着其他文化和社会制度之间的纽带角色,并为我们理解作为整体的社会提供了诠释框架,再则为公共讨论构建一个共同的舞台。这种结构性关系的双重性(duality)——既存在于其他机构之中,又提供了对社会的普遍看法——成为信源和受众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与感知媒介的前提条件,从而影响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媒介使用和媒介效果的传统问题需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皆已被媒介化的环境”②。
文化和社会的媒介化,意味着我们一方面需要从媒介的角度切入当代文化,另一方面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媒介。只有这样,我们方能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媒介文化现象。在媒介化生存环境中,一切都已经“媒介化”,包括文化本身,因此人们思考任何文化和社会现象时,都必须意识到媒介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催生的种种新媒体文化类型、现象和景观,亦需要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展开思考和研究。本书正是立足于此,详细梳理与剖析媒介文化的主要理论流派与思想观点,并结合我国当代社会的媒介文化现象,考察本土媒介文化实践方式和形态,深入思考本土媒介文化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第一节 对文化的阐释
“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雷蒙·威廉斯认为英文里有几个比较复系的词,其中一个就是culure,“部分的原因是这个词在一些欧洲国家语言里,有着极为复杂的词义演变史。然而,主要的原因是在一些学科领域里以及在不同的思想体系里,它被用来当成重要的观念”①。戴维·钱尼也指出,“文化这个概念很吸引人,但也常常令人迷惑,因为它被以若干不同的方式使用着。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学术传统中,它的侧重点也各不一样”②。
“文化”的概念之所以很难把握,是因为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其含义总是不一样。譬如,一个大学生可以说一个农民没有文化,而在一个教授眼里,大学生则又没有太多文化;在西方人眼里,非洲和东方可能是落后地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对于非洲和东方而言肯定不是这样。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就曾批评西方人的文化优越感:
当我们西方人称呼一些人是“土著”的时候,我们就在我们对他们的看法中暗中剔除了文化的色彩。我们把他们看成是在当地大量孳生的野兽,我们只是在那里恰好碰到了他们,如同碰到了当地的部分动植物一样,而没有把他们看成是和我们一样具有各种情感的人。只要我们将他们视为“土著”,我们就可以消灭他们,或者更有可能像今天这样驯化他们,并真诚地(大概并非全然错误地)认为,我们正在改良品种,但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理解他们。
除了由于西方文明在物质领域所取得的世界性成功而产生的错觉之外,对历史统一性的误解——包括这样一种假设,即只有我们自己的西方文明一条河流,所有其他河流要么是它的支流,要么就是消失在沙漠中的内陆河——还可以追溯到三个来源:自我中心的错觉,“东方不变”的错觉,进步是直线运动的错觉。③“文化”这个词令人难以捉摸,但多数时候往往是指可以陶治人们情操的“高级艺术”(High An)。马修·阿诺德对文化的阐释便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将文化看作对完……
从摄影术、电影到电视、互联网乃至今天的新媒体,随着社会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加之政治、经济等的影响,媒介文化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反过来,近代以来媒介文化的翻陈出新也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的秩序和结构。特别是许多新的媒介文化景观涌现出来,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术界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此加以考察和研究。本教材从批判的理论视角切入,仔细考察媒介文化的基本理论、内涵特征和现象类型,深入分析媒介文化的批评理论、技术逻辑、身份认同等方面的议题,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形形色色的媒介文化景观、现象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