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季羡林学国学
¥
21.42
5.4折
¥
39.8
全新
仅1件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R2库 11-25
上书时间2024-11-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季羡林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3922449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6页
-
字数
152千字
- 【内容简介】
-
季羡林先生认为:我们的文化五色杂陈,头绪万端。我们要像韩愈说的那样, “沉浸郁,含英咀华”,经过这样细细品味、认真分析的工作,把其中的精华寻找出来,然后结合具体情况,从而发扬光大之,期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前进与发展。“国学”就是专门做这件工作的一门学问。旧版《辞源》上说: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话虽简短朴实,然而却说到了点子上。……这些学问基本上都保留在我们所说的“国学”中。其中有不少的东西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华智慧的结晶,直至今日,不但对中国人发挥影响,它的光辉也照到了国外去。……国学的作用还不就到此为止,它还能激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探讨和分析中国爱国主义的来龙去脉,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是我们今天“国学”的重要任务,国学的任务可能还可以举出一些来,以上三大项,我认为,已充分说明其重要性了。
本书选取了季羡林先生所写有关国学的精彩文章,分为“何为中国精神”“国学六讲”“西方与中国文化”“大学与‘学统’”共4辑,以飨读者。
- 【作者简介】
-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 【目录】
-
第一辑 何谓中国精神?
光彩的文明
谈中国精神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走向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中国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精华与糟粕
第二辑 国学六讲
国学漫谈
谈礼貌
谈中国书法
成语和典故
我和东坡词
第三辑 西方与中国文化
拿来和送去
“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谈文学交流
谈西学东传
西化问题的侧面观
漫谈出国
汉语和外语
中餐与西餐
从哲学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
第四辑 大学与“学统”
论书院
我看北大
我和北大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内容摘要
季羡林先生认为:我们的文化五色杂陈,头绪万端。我们要像韩愈说的那样,“沉浸郁,含英咀华”,经过这样细细品味、认真分析的工作,把其中的精华寻找出来,然后结合具体情况,从而发扬光大之,期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前进与发展。“国学”就是专门做这件工作的一门学问。旧版《辞源》上说: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话虽简短朴实,然而却说到了点子上。……这些学问基本上都保留在我们所说的“国学”中。其中有不少的东西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华智慧的结晶,直至今日,不但对中国人发挥影响,它的光辉也照到了国外去。……国学的作用还不就到此为止,它还能激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探讨和分析中国爱国主义的来龙去脉,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是我们今天“国学”的重要任务,国学的任务可能还可以举出一些来,以上三大项,我认为,已充分说明其重要性了。
本书选取了季羡林先生所写有关国学的精彩文章,分为“何为中国精神”“国学六讲”“西方与中国文化”“大学与‘学统’”共4辑,以飨读者。
精彩内容
光彩的文明最近几年来,我提倡一种“送去主义”,意思是,我们祖先发明的许多好东西,比如造纸、印刷、火药、罗盘等等,早被外国人“拿去”了。今天我们仍然有许多好东西。但是,西方人自产业革命以后以“天之骄子”自居,受过我们的恩惠一事,他们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认为我们什么都不行,这些好东西他们也不来拿。中国的饭菜,他们觉得味道还不错,忙不迭地拿去了。我们的文学作品
,特别是现当代的,他们却不大肯垂青。我个人觉得,这现象并不正常。外国文学作品译为汉文,帮助了我们新文学的成长与发展,我们的文学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范围,与国际接上了轨。今天我们的文学也能帮助国外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投桃报李,他们不来拿,我们只有“送去”,这就是我的“送去主义”。
幸而外国的文艺界不全是“排华派”。他们出于不尽相同的考虑与动机,有时候也重视一下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认为优秀的,也授予文学奖。
现在这一套丛书就是中国作家获得外围文学奖作品
的集成。这些作家可以说是为我们伟大祖国增了光,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促进中外人民的理解与友谊立了大功。我们由衷地对他们表示敬佩,并诚挚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作家能够获得外国的奖,多多益善。
外国给中国作家颁奖这一事实,按照我上面的说法,可以说是外国的“拿来主义”。而在中国方面来说,则是“送去主义”。总之,可以说是“拿来”与“送去”相结合的行动。我也希望这样的行动能够继续不断,多多益善。
我在这里想作一个重要的补充说明。获得外国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是优秀的,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谈过,不必再赘述。那些没有获得外国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和作品怎样呢?这些作家的数目大大地超过前者,在这些作家中有鲁迅、茅盾、
沈从文、老舍、曹禺,等等。谁能说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优秀呢?因此,我们可以说,不管外国文学奖意义有多么重大,它仅仅是对一个中国作家进行评论时的参照系,不能是主要的标准,更不能是唯一
的标准。这一点,我想大家是能够同意的。至于赫赫有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国内有很多的膜拜者。但我有自己的看法。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刊登在《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上,读者如有兴趣,请参阅。
我认为,对中国文艺界来说,诺贝尔文学奖只能起到一个反面教员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一些原因,我们的潜力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如今之计,我国人民,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作家,应当自强不息,建立信心,不排外,也不崇外,埋头苦干,争分夺秒,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