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诉一体”论
¥
43.88
5.6折
¥
7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闵丰锦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R2库 11-25
上书时间2024-11-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闵丰锦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3068420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0页
-
字数
260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3篇12章。上编理论研究,从捕诉一体改革的理论争议出发,系统解读权力合一、人员合一、标准合一的三重内涵,并将捕诉分离与合一全面对比,提出捕诉一体的正当程序证成之路。中编实证研究,以*捕诉一体办案数据,分享作者捕诉一体办案中积累的批捕、公诉经验,重塑捕诉一体下的新型检警、检律关系,创新捕诉一体下的内部监督机制。下编前景展望,纵向对比批捕权改良的正面样本——诉讼化审查逮捕机制、负面教训——附条件逮捕制度,横向对比批捕权改良与看守所管理权改良、执行权改良,提出深化捕诉一体改革的本土进路。
- 【作者简介】
-
闵丰锦,男,汉族,1987年7月生,河南南阳人,西南政法大学2016级刑事诉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一部检察官助理,重庆检察理论人才、重庆检察外事人才,在《江淮论坛》《新疆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天府新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法学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检察日报》发表文章2篇,获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三等奖、第六届“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一等奖。
- 【目录】
-
目录
上编 “捕诉一体”模式之理论研究
第一章 “捕诉一体”模式的正当程序证成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实践肯定:捕诉改革的三维动因
(一)宏观动因:权力转隶引发改革契机
(二)中观动因:做优刑事检察的关键一招
(三)微观动因:公正执法的客观义务使然
三、理论否定:捕诉改革的话语撕裂
(一)学者观点:以否定为主
(二)检察系统观点:从否定到肯定
四、争论之根:批捕权何去何从
(一)猜想之一:权力捆绑,以此守住批捕权
(二)猜想之二:釜底抽薪,加速批捕权转隶
(三)猜想之三:时移事异,批捕权改革破冰
五、多维重构:“捕诉一体”的正当程序
(一)承认批捕权的共性与特性,不反对转隶
(二)大幅度降低批捕率,保持批捕权独立性
(三)重塑内部监督机制,对顽症下猛药
六、小结
第二章 “捕诉一体”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批捕与公诉的权力合一
(一)“捕诉一体”权力配置的合法性
(二)从“捕诉合一”到“捕诉一体”
二、批捕与公诉的人员合一
(一)批捕干警与公诉干警配对重组
(二)“捕诉一体”改革后检察办案的碎片化现象
第三章 捕诉标准合一的隐忧与出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捕诉关系调整对捕诉证明标准的影响
(一)“捕诉分离”时,批捕引导侦查,逮捕标准低于起诉标准
(二)“捕诉合一”后,公诉引导侦查,逮捕标准趋同起诉标准
三、逮捕标准的人为“拔高”之惑
(一)存在“高于逮捕标准、低于起诉标准”的中间状态吗
(二)正确理解“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四、逮捕标准提高后的隐忧
(一)“捕诉一体”后的批捕权“虚化”隐忧
(二)辩证看待捕诉标准合一
五、重塑逮捕的高证据标准要求
(一)“捕诉一体”对案件质量的提升
(二)完善检察机关内部考核机制
第四章 “捕诉分离”与“捕诉合一”的对比
一、问题的提出
二、“捕诉合一”相比“捕诉分离”的优势
(一)提前介入力量显著增强
(二)控辩协商提前到批捕环节
(三)公诉阶段可自行决定逮捕
三、“捕诉合一”相比“捕诉分离”的隐忧
(一)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实效降低
(二)轻微犯罪的未决羁押现象增多
(三)刑事辩护难度增大
(四)认罪认罚真实性的弱化
四、小结
中编 “捕诉一体”模式之实证研究
第五章 “捕诉一体”模式下的批捕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二、“捕诉一体”模式下批捕数据的三维动向
(一)存疑不捕率提高,本质是公诉标准“取代”批捕标准
(二)相对不捕率降低,表明起诉便利性“入侵”逮捕必要性
(三)诉讼化审查批捕趋无,实乃办案时间“碎片化”使然
三、批捕权“公诉化”的三重样态
(一)逮捕证据要件“公诉化”,“捕诉一体”改革优势凸显
(二)逮捕必要考量“公诉化”,“捕诉一体”改革弊端初现
(三)逮捕审查方式“公诉化”,“捕诉一体”改革附带后果
四、批捕权“公诉化”的矫治之道
(一)辩证看待捕诉权力合一,坚持批捕行权独立性
(二)大幅提高相对不捕率,力证“捕诉一体”正当性
五、小结
第六章 “捕诉一体”模式下的公诉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创新一:“捕诉一体”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结合
(一)基本案情
(二)批捕环节:告知后果,相对不捕
(三)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兑现承诺
(四)审判阶段:法检沟通,多方共赢
三、创新二:“捕诉一体”与以审判为中心相结合
(一)基本案情
(二)诉讼流程
(三)法理分析
四、创新三:“捕诉一体”模式下轻罪案件从快不捕
(一)从快不捕机制的解读
(二)轻罪案件从快不捕机制的构建
五、创新四:“捕诉一体”起诉书写入批捕翻供情况
(一)基本案情
(二)诉讼流程
(三)法理分析
六、改革际遇与经验分析
(一)提升刑事检察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体现检察监督体系下的公诉担当
(三)深化公诉职能的“加减法”
(四)促进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作用
第七章 “捕诉一体”模式下的新型检警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共赢之一: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能力显著增强
三、共赢之二:有效填补捕后诉前的侦查“真空”
四、共赢之三:控辩协商提前到批捕环节
五、共赢之四:减少轻罪案件未决羁押率
六、小结
第八章 “捕诉一体”模式下的新型检律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一种现实:刑事辩护难度增大
三、一种必要:重塑新型检律关系
四、一项策略:抓住捕前辩护的黄金期
五、个案剖析:速裁案件应当“快速”辩护
第九章 “捕诉一体”模式下的内部监督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否定同事易:“捕诉分离”时的检察权内部制约
(一)公诉制约批捕:较为常见,力度较大
(二)批捕制约公诉:较为少见,力度较小
三、否定自己难:“捕诉合一”后的检察权内部制约
(一)办案人员的合二为一导致自我监督人性之困
(二)批捕环节的控辩协商导致自我监督意识减弱
(三)微罪不诉的内部消化导致自我监督效果降低
四、对症下药:完善内部监督的三重机制
(一)构建检察官办案组内监督机制
(二)健全检察机关内部监督考核机制
(三)创新特殊情况下的更换检察官制度
五、小结
下编 “捕诉一体”模式之前景展望
第十章 批捕权改良的正面样本:诉讼化审查逮捕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实践之考:诉讼化审查的三种样态
(一)公开听证
(二)公开听审
(三)公开审查
三、问题之思:诉讼化审查的双重效应
(一)先定后听:诉讼化审查的作秀之嫌
(二)过度公开:诉讼化审查的公审之嫌
四、价值之求:诉讼化审查的机制完善
(一)合理行权:诉讼化批捕的国际标准
(二)以听取意见为主,构建诉讼化批捕的常态机制
(三)以司法听证为辅,发挥诉讼化批捕的特殊价值
五、小结
第十一章 批捕权改良的负面教训:附条件逮捕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二、悄然而至:附条件逮捕制度的诞生
(一)理论基础:对逮捕证据条件的细化
(二)理论探讨:支持者理由不尽相同
(三)实践分析:附条件逮捕的公开样本
三、轩然大波:附条件逮捕制度的运行
四、孑然独行:附条件逮捕制度的维持
(一)修法之时:附条件逮捕制度的入法未果
(二)修法之后:附条件逮捕制度的持续争议
五、轰然倒塌:附条件逮捕制度的废止
(一)理念转化:防范错案产生制度量变
(二)备案审查:刚性协商导致制度质变
六、蓦然回首:附条件逮捕制度的功过
(一)反面教材:对完善逮捕制度的意义
(二)正面样本:对完善备案审查制度的意义
第十二章 批捕权改良的合理方向:与羁押权、执行权的对比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三类“合一”:司法实践的行权现状
(一)侦查权与羁押权合一于公安机关
(二)批捕权与公诉权合一于检察机关
(三)审判权与执行权合一于审判机关
三、三种“中立”:学术理论的持续呼吁
(一)羁押权回归中立化
(二)批捕权回归司法化
(三)执行权回归行政化
四、三方“拒绝”:公检法的内部改良进路
(一)公安机关提升看守所人权保障,成就巨大
(二)检察机关多维度改良批捕权运行,有得有失
(三)法院立“军令状”破解“执行难”
五、三重“争议”:特色与普适
(一)“法律移植论”与“本土模式论”
(二)“外部改革论”与“内部改良论”
(三)“部门主义论”与“实用主义论”
六、三维“现实”:探寻改革的相对合理之路
(一)“谣言”起伏,“导火索”缺失
(二)三权“重置”,检察院“消亡”?
(三)一种“内部合一”,两个“省级统管”
七、小结
参考文献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