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术文库(第1辑)·大别山之谜:刘醒龙创作研究
¥
36.22
5.6折
¥
6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但红光 著;彭松乔、吴艳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R2库 12-26
上书时间2024-12-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但红光 著;彭松乔、吴艳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99985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1页
-
字数
22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术文库
- 【内容简介】
-
《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术文库(第1辑)·大别山之谜:刘醒龙创作研究》依据刘醒龙作品所体现出的对存在之谜的执着索解,以解谜的方式探析了刘醒龙的文学创作,知人论世地将其创作与其生活经历和社会发展进程结合起来,还原其心灵发展史,理清其创作的发展脉络与嬗变过程,以解析其意欲建构的精神空间。
《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术文库(第1辑)·大别山之谜:刘醒龙创作研究》认为,刘醒龙的创作历程实际是对故乡的找寻和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过程,虽然其作品一再书写大别山,却并非某些评论家所定义的传统乡土作家;他作品中体现出的乡土情感在不同时期分别寄托在某一类亲人身上,而成为一种被亲情改造过的乡土情感——亲情故乡,这种“亲情故乡”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叙述一个不同的地理空间里发生的故事,依次形成“爷爷的山寨”“父亲的乡镇”和”奶奶的天堂”三个故事序列。三个阶段作家层层深入地探讨了传统文化继承,当下社会精神困窘与和谐、圣洁社会的构建等问题。
这三个阶段既是作家思想和创作成长的过程,也是作家对自身和社会存在的解谜过程,这一过程整体上如童话故事般充满了神秘和浪漫,更是作家优雅、高贵人性的体现。
- 【作者简介】
-
但红光,汉族,湖北省赤壁市人,1975年5月出生,1997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2007和2014年在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分别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从事编辑和教学工作,现为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文教学、当代文学及武汉作家作品研究工作。
- 【目录】
-
导论 还原作家的心灵史
第一章 流浪的灵魂:刘醒龙的文学地图
第一节 我从何处来?
第二节 我是谁?
第三节 我到哪里去?
小结
第二章 爷爷的山寨
第一节 谜的起源与营造
第二节 “大别山之谜”系列作品
第三节 “谜”以外的作品
小结
第三章 父亲的乡镇
第一节 现实转向与寻父意识
第二节 大别山人物谱系图
第三节 批判与分享:时空之惑
第四节 乡村政治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小结
第四章 奶奶的天堂
第一节 仁爱与包容的追寻
第二节 长篇的历程:刚健与阴柔的二重奏
第三节 《圣天门口》
小结
结语 有灵魂和血肉的写作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