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要素的法律生成及相互转化
¥
37.27
4.4折
¥
85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潘德勇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R3库 12-2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潘德勇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2097716
-
定价
8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8页
-
字数
315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案件裁判的三要素应根据哪些理论和方法进行解释和论证。通过对若干典型疑难案件裁判的分析,将本书的方法运用于具体案件解决上,实现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疑难案件的司法裁判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当前以疑难案件的司法裁判为题的论著不少见,但以裁判要素的法律生成和相互转化为题目的论著尚不多见。尤其是从学科理论到方法上进行疑难案件论证的,更是少之又少。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 【作者简介】
-
潘德勇,辽宁庄河人,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靠前法、法律方法。出版专著《靠前法效力论》《实证法学方法论研究》两部;在《法制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各类课题10佘项。
- 【目录】
-
本书对司法案件裁判要素的生成和转化机制, 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事实、规范和价值三项裁判要素的认知方法进行理论与学科的溯源。第二部分介绍了规范的解释方法。运用语言学的释义法、系统方法、描述方法、语境原则等理论, 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方法进行介绍。提出规范法学方法, 或称法条主义的解释方法, 其意义在于使裁判具有形式合理性; 分析实证法学方法的目标在于让裁判具有实质合理性。并指出, 规范解释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事实认定和价值评估等。
内容摘要
本书对司法案件裁判要素的生成和转化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部分对事实、规范和价值三项裁判要素的认知方法进行理论与学科的溯源。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介绍了规范的解释方法、价值衡量的方法、事实定性的方法。第五部分论证了规范、价值和事实的相互转化机制。本书提出,在司法裁判中,各裁判要素的解释、定性、评估过程是彼此关联和互通的环节。始于任何一个要素认知的司法裁判,均能实现规范分析、价值衡量与事实定性的解释的互通。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