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芭雅嘎下了个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芭芭雅嘎下了个蛋

外国现当代文学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40.8 6.0折 68 全新

库存56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理想国 出品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03283971

上书时间2024-06-18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芭芭雅嘎是女巫,但XXXXX……”
——生而为女的永恒神话,文学女巫的前世今生:无数版本的女巫故事不断上演,最终你我都是芭芭雅嘎。

芭芭雅嘎是女巫,但她不属于女巫的团体;她既可以是善人,也可以是恶人;她是母亲,也是杀死亲生女儿的凶手;她是女人,但她没有、也从未有过丈夫;她伸出援手,也策划阴谋;她被人类社会驱逐,但也与人类沟通;她是战士,也操持家务;她是死去的人,也是活生生的人;她在烤炉里烤小孩,结果自己被烤熟了;她会飞,但同时也被束缚在地面上;她只是个偶然出现的人物,却也是主人公通往幸福之旅的关键一站。

在杜布拉夫卡的笔下,芭芭雅嘎是斯拉夫故事中被刻板化、压抑和丑化的女性角色,她分析芭芭雅嘎们的设定和命运,解构她们身上的文化附着物,并进一步将其引申为每一位活生生的女性。

★“全世界芭芭雅嘎,联合起来!”
——芭芭雅嘎是女巫,也是人们口中的异见者、流放者、失败者、隐居者、老处女、丑八怪……仅此而已吗?古往今来的女性命运,应当由谁、如何来讲述?

芭芭雅嘎的故事是被排斥的故事、被放逐的故事、不被看见的故事、残酷的边缘化故事,也是古往今来,每个女性的故事。
芭芭雅嘎的形象依赖于口述传统,她是集体创作的成果,也是一面集体的镜子。很久很久以前,芭芭雅嘎是大女神。随着社会向父权制过渡,她失去了权力,成了一个被驱逐的稻草人。经历了逐渐落魄的漫长而痛苦的历史,芭芭雅嘎来到了我们的时代,但不幸的是,她变成了自己的讽刺形象,缩在小屋中煎熬时日,像子宫中的胚胎,或棺材里的尸身。
芭芭雅嘎本身就有些厌女,但也是骇人的厌女行为的受害者。不要忘记,年代、时代、文化和整个文明都是意义之争的结果。

★“我是妈妈的执事”
——关于母女关系深刻而诗意的解读:母亲与女儿,与古往今来所有女性情谊一样,互为交换和替代,互相融入和重叠,共同汇入女性群像之中。

也许所有的秘密就是女儿总会对母亲提出过分的要求(母亲也一样)。母亲心生愧疚,同时因为愧疚和强加的期望提出抗议。女儿也感到了同样的愧疚和愤怒,一切都陷入了一个封闭的怪圈。生活就是一团乱麻……这样的故事就像一道晴天霹雳,颠覆了我们脑中对他人的印象。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人们才绝望地抓紧他们顽固的小真理,因为谁知道呢,如果把一切都像这件事一样拼在一起,人们会崩溃散架的。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我们对他人的全部了解,一个小小的包裹就能装得下,小得就像一个耻辱。
这座城市不是我的财产,而是妈妈的,她已经把她的所有权,就像外婆的坟墓一样,拱手让给了别人。除了梦,这里的一切都不再属于她,然而就连梦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褪色了。为什么从我体内长出了绝望,像啤酒杯里的泡沫一样填满了我?是因为我已经主动扮演起母亲执事的角色了吗?

★“衰老是第三种性别”,“侮辱是不需要翻译的”
——而活着,往往意味着要持续受辱。

当女人踉跄着步入老年,她们还剩下什么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她们是去性别化的老太婆,过着无人注意的平行生活……
现在,一切都变小了。她的心脏萎缩了。她的血管变细了。她的步子变小了。她的词汇量缩小了。生活也越缩越窄。她以特别的分量说出这些老套的话。这些老生常谈让她觉得一切都还好,世界各安其所,让她觉得她仍然掌控着一切,仍然有决定权。她挥舞着她那老一套,仿佛它们是无形的印章,她把它们盖得到处都是,急切地留下自己的印记。

★“死亡没有气味,发臭的是生命。生命就是一坨屎!”
——她们像畏惧死亡一样畏惧生活。

她害怕死亡,所以才会这么一丝不苟地记录死亡。她忘记了太多东西,却从来不忘提起她认识的人的死讯,无论亲疏远近,朋友的朋友的死,甚至她未曾谋面的人的死,还有她从电视中得知的公众人物的死。……不知从何时起,她就像畏惧死亡一样畏惧生活。所以她才会固守着自己的位置,固守着自己渺小而倔强的坐标,面对那些对她来说太过刺激的场面和情景,她选择闭上眼睛。

★“我喂养她的饥饿感实在太久了”
——关于“看不见的女性”的独特阐释: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其他人都在规律、高效地滴答走着,只有她的节拍错了呢?

仿佛有一位邪恶的仙女在她们出生时,给她们戴上了一顶隐身帽,戴上之后她们就隐形了。隐形的感觉就像胃酸,只会加剧饥饿感。没有什么能缓解这种饥饿,巨型放大镜不行,强力聚光灯不行,即使万众瞩目也不行。饥饿像被遗弃的小狗一样在胃里呜咽。我认出了这种饥饿。它是对善意的渴望,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同样渴望善意的人,并以此为食;它是对关注的渴望,吸引着同样渴望关注的人。它是盲人的渴望,寻求盲人的引领;是瘸子的渴望,期盼瘸子的扶持;是聋哑人的渴望,需要聋哑人轻言细语的安慰。
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其他人都在规律、高效地滴答走着,只有她的节拍错了呢?

★“命运之神安排给她的命数,是基于一个糟糕的玩笑,她尽了一切努力,以确保玩笑永远不会见光。”
——每个人的人生剧目都被书写得极为混乱,所有可能的叙事线都是人为强加的,并在一次次的重述中被打磨定型,与抛弃和遮蔽的部分一同,构成了我们的人生故事。

只需要一点点不同的光线,我们一直熟知的事物就突然不一样了,甚至变得陌生起来。
我们一出生,手中就被塞了一个看不见的包袱,我们就像童子军一样四散奔向自己的生活,每个人手中都攥紧隐形的坐标。也许就是因为这场焦虑的竞赛,我们对其他人的生活才骇然无知,即使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只有耐心而坚毅的英雄——准备好翻越七座高山,跨过七片大海,磨坏三双铁鞋的英雄——才能在故事的结尾得到奖赏。”
——一千零一夜的古老声腔,生活与故事的双人舞蹈,为命运的每一小节写下箴言般凝练而诗意的判语。

虽然生活像挣扎在乱麻中的小鸡,故事却航向大海的澄碧。
厨师还在等锅里的水烧开,故事却要匆匆忙忙给个交代。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十字架,而故事则会拆掉这些篱笆。
生活给人设下圈套,故事的箭却射中了目标!

★“你从未听说过的十个蕞伟大的作家之一”(《卫报》),中文版引进当年即入选豆瓣2023年度作者。

杜布拉夫卡长年盘踞诺奖赔率榜前列,同时也是欧洲极为重要的知识分子型作家。苏珊·桑塔格对她也极为珍视:“一个值得被仿效的作家。一个应当被珍惜的作家。”约瑟夫·布罗茨基更是不吝赞美:“看清这个世界的黑暗需要一双局外人的眼睛: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就是那个局外人。”

2023年,中文版“杜布拉夫卡作品系列”由理想国首次引进出版,甫一面世便赢得中文读者及媒体的广泛关注,《狐狸》获《新京报书评周刊》年度好书、“界面文化”年度好书;《疼痛部》荣登豆瓣年度图书及年度外国文学(小说类)榜单;《多谢不阅》获《文学报》、“界面文化”年度好书;此外,杜布拉夫卡本人也入选豆瓣2023年度作者、方所书店年度致敬作者。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理想国 出品
  •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4-06
  • 版次 1
  • ISBN 9787222228450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6页
  • 字数 229千字
【内容简介】
芭芭雅嘎是女巫,但不属于女巫的团体;她既可以是善人,也可以是恶人;是母亲,也是杀死女儿的凶手;是女人,但没有、也从未有过丈夫;她伸出援手,也策划阴谋;被人类社会驱逐,也与人类沟通;是战士,但也操持家务;是“死人”,也是活生生的人;她会飞,但同时也被束缚在地面上;她只是个“偶然出现的人物”,却也是主人公通往幸福之旅的关键一站:“礼貌的”和“粗鲁的”主人公在她的小屋前驻足,他们吃饱喝足,舒服地洗个澡,听取她的建议,带走她送的魔法礼物,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翻译成更现代的语言,她是异见者、流放者、失败者、隐居者、老处女、丑八怪。她的形象依赖于口述传统,是集体创作的成果,也是一面集体的镜子。她的人生故事开始于更好的时代,那时她还是金色芭芭、大地之母。后来,她成了被驱逐的稻草人,但依然用诡计统治着人们。如今,她缩在小屋中煎熬时日,像子宫中的胚胎,或棺材里的尸身。
  没有一个人带着花和巧克力,再次敲响她的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Dubravka Ugreši?,1949—2023),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在萨格勒布大学就读期间,主修俄语文学及比较文学,并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留校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工作,于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1年,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杜布拉夫卡因公开反对战争及民族主义,遭到国内舆论的猛烈攻击,于1993年被迫离开克罗地亚。此后,杜布拉夫卡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1996年定居荷兰阿姆斯特丹,从事小说创作、文化评论、翻译、文学研究及编辑出版等工作,致力于推动母语的开放性,维护文化的连续性。

 

著有《渡过意识之流》《谎言文化》《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多谢不阅》《疼痛部》《芭芭雅嘎下了一个蛋》《狐狸》等作品,已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获南斯拉夫NIN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国际布克奖提名,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短名单。

 

杜布拉夫卡坚持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作,但拒绝承认自己是克罗地亚作家,她将自己定义为“跨国界”或“后-国家”的写作者,并于 2017年参与签署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及黑山知识分子及公众人物联合发起的《共同语言宣言》。

 

译者简介

李云骞,毕业于南京大学,自由译者。
【目录】
第一部分 去往不知在哪里的地方,带回不知是什么的东西

第二部分 问吧,但要知道,不是每个问题都有好结果

第三部分 你知道得越多,就老得越快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