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马克思辩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马克思辩护

中国哲学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4.2 5.7折 60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耕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0161036

上书时间2024-06-13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我的研究方向是马思哲学。我注意到,马思的“形象”在其身后处在不断变换之中,而且马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苏东巨变,使得马思在世纪之交的思想文化论争中不仅没有成为“原告”,反而或明或暗地成为“被告”,其“形象”任凭“原告”的言说随意涂抹。作为一个马思主义者,我不能不为“缺席”的马思辩护;作为一个马思哲学的研究者,我的全部论著都是重读马思的结果,或者说,是对马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所以,我把第二版定名为《为马思辩护——对马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耕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3071807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1页
  • 字数 560千字
  • 丛书 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内容简介】
我的研究方向是马克思哲学。我注意到,马克思的“形象”在其身后处在不断变换之中,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苏东巨变,使得马克思在世纪之交的思想文化论争中不仅没有成为“原告”,反而或明或暗地成为“被告”,其“形象”任凭“原告”的言说随意涂抹。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不能不为“缺席”的马克思辩护;作为一个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者,我的全部论著都是重读马克思的结果,或者说,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所以,我把第二版定名为《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
同第一版相比,第二版有较大的变化:一是把代序言“光荣的路是狭窄的”改为“马克思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二是把四编改为上、下篇,并删去了第四编的全部内容;三是对文章进行了调整,除删去的第四编外,还删去“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辩护”、“物质、实践、世界:关于马克思哲学三个基本范畴的再思考”、“课题设计、资料分析和模型解释: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问题、观点与思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历史沉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源的再思考”八篇文章,增加了“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一种新解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一种新解读”、“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观念:一种新解读”、“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内涵、特征和意义”、“斯大林与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一种比较研究”、“胡塞尔:从先验自我转向生活世界”、“后现代主义:背景、实质和意义”、“后殖民主义:实质、特征及其局限”十篇文章。
第二版形式上看是一本论文集,实际上是一部学术专著。它围绕着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这一主题编辑而成,各篇文章之间具有内在关联,表现为一个理论整体。其中,上篇侧重于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和基本观点研究,把马克思哲学置于西方哲学史和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这一宏大理论背景中重新探讨它的主题、体系特征和当代意义,力图用新的科学和哲学研究成果阐释已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展现被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忽视、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同时又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使时又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一点;下篇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及西方现代哲学研究,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考察了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演变,并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西方历史哲学、西方社会科学方法、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胡
塞尔、德里达的思想转变,以凸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作者简介】
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唯物论研究》(日本)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篇;出版《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及其
当代意义》《杨耕集》等著作十部;主持编写国家级教材五部;科研成果六次获国家级奖,七次获省部级奖。
【目录】
上篇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和体系:一种新解读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一种新解读
马克思: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
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一种新解读
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一种新解读
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一种新解读
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一种新解读
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观念:一种新解读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及其历史进程:一种新解读
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内涵、特征和意义
建构、反思、反映:对马克思认识论的一种新解读
思维的内在矛盾:一种新解读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及其客观性:一种新解读
知性思维向辩证思维的现代“复归”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
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原则、内容和意义
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一种新解读
下篇
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
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及其启示
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从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到马克思的的历史唯物论
费尔巴哈、舍勒、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一种新解读
斯大林与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一种比较研究
西方历史哲学的现代转向及其启示——历史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现代建构原则
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范式及其历史性转换——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及其现代性
胡塞尔:从先验自我毪塑生活世界——从马克思的观点看
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的观点看
后现代主义:背景、实质和意义——从马克思的观点看
后殖民主义:实质、特征及其局限——从马克思的观点看
附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内涵、基础与问题——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版周年之际
再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