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剂学(第5版/高职中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方剂学(第5版/高职中医)

大中专理科医药卫生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46.35 7.5折 62 全新

库存16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宝林;张彪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

版次5

装帧其他

货号1203026593

上书时间2024-06-13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方剂学》由赵宝林,张彪主编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宝林;张彪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8
  • 版次 5
  • ISBN 9787117349611
  • 定价 62.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8页
  • 字数 508千字
【内容简介】
本教材系第5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国家和卫健委\"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是在上版教材基础进行全面修订,以期反映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成果,职业教育特色,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本版教材强化教材意识形态建设,筑牢思想的根基,以最新课程要求为标准,增加部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内容,如方剂的临床应用等;增编思政元素,完善二维码等数字内容,体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加强纸数融合,发挥数字化教学优势和特点,以更好适应全国中医药专科教育的需要。
【作者简介】
教授,教研室主任。安徽省省级专业带头人,安徽省首届“省级教坛新秀”,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12项,全国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药学类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1

第二节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3

一、 秦汉时期 /3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 /4

三、 隋唐时期 /4

四、 宋元时期 /4

五、 明清时期 /5

六、 近现代时期 /5

第二章 方剂与证、法、药的关系 / 7

第一节 方剂与病证 /7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 /8

第三节 方剂与中药 / 10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 12

第一节 方剂分类的理论 / 12

一、“ 七方”之说 /12

二、“ 十剂”之说 /12

三、“ 八阵”之说 /13

四、“ 八法”之说 /13

第二节 方剂分类的主要方法 / 14

一、 病证分类 /14

二、 主方(祖方)分类 /14

三、 治法(功用)分类 /15

四、 综合分类法 /15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 17

第一节 药物配伍 / 17

一、 药物配伍概念及形式 /17

二、 药物配伍在方剂中的作用 /18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 / 19

一、 方剂的组成原则 /19

二、 方剂的组成结构 /19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 / 21

一、 药味加减的变化 /21

二、 药量加减的变化 /22

三、 剂型更换的变化 /22

第五章 方剂的剂型 /24

第一节 剂型的概念 / 24

第二节 常用剂型 / 24

一、 汤剂 /24

二、 散剂 /25

三、 丸剂 /25

四、 膏剂 /26

五、 酒剂 /26

六、 丹剂 /26

七、 茶剂 /26

八、 露剂 /27

九、 锭剂 /27

十、 线剂 /27

十一、 条剂 /27

十二、 栓剂 /27

十三、 搽剂 /27

十四、 冲剂 /27

十五、 片剂 /27

十六、 糖浆剂 /28

十七、 膜剂 /28

十八、 注射剂 /28

十九、 胶囊剂 /28

第六章 方剂的使用 /29

第一节 汤剂制备 / 29

一、 煎药用具 /29

二、 煎药用水 /29

三、 煎药用火 /30

四、 煎药方法 /30

第二节 服药方法 / 31

一、 服药时间 /31

二、 服用方法 /31

三、 服药食忌 /31

四、 药后调护 /32

第三节 处方的使用 / 32

一、 处方类型与格式 /33

二、 处方书写要求 /33

三、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34

【附】 某某市中医医院处方笺 / 35

【附】 古方药量考证/ 35

第七章 解表剂 /37

第一节 辛温解表 / 37

麻黄汤(附方:1/ 麻黄加术汤/ 38 2/ 三拗汤/ 38 3/ 大青龙汤/ 38) /38

桂枝汤(附方:1/ 桂枝加芍药汤/ 39 2/ 桂枝加葛根汤/ 40) /39

九味羌活汤 /40

小青龙汤(附方:射干麻黄汤/ 41) /41

止嗽散(附方:金沸草散/ 43) /42

第二节 辛凉解表 / 43

银翘散 /43

桑菊饮 /4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附方:越婢汤/ 45) /45

柴葛解肌汤 /46

升麻葛根汤(附方:竹叶柳蒡汤/ 47) /46

第三节 扶正解表 / 47

败毒散(附方:1/ 荆防败毒散/ 48 2/ 参苏饮/ 48) /47

再造散(附方:麻黄细辛附子汤/ 49) /49

加减葳蕤汤 /50

第八章 泻下剂 / 51

第一节 寒下 / 51

大承气汤(附方:1/ 小承气汤/ 53 2/ 调胃承气汤/ 53) /51

大陷胸汤 /53

第二节 温下 / 54

大黄附子汤 /54

温脾汤 /55

第三节 润下 / 55

麻子仁丸 /56

五仁丸(附方:润肠丸/ 57) /57

济川煎 /57

第四节 逐水 / 58

十枣汤(附方:控涎丹/ 59) /58

舟车丸 /59

第五节 攻补兼施 / 60

黄龙汤(附方:新加黄龙汤/ 60) /60

增液承气汤 /61

第九章 和解剂 /62

第一节 和解少阳 / 62

小柴胡汤(附方:1/ 柴胡桂枝干姜汤/ 64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4) /62

蒿芩清胆汤 /64

第二节 调和肝脾 / 65

四逆散 /65

逍遥散(附方:1/ 加味逍遥散/ 67 2/ 黑逍遥散/ 67) /66

痛泻要方 /67

第三节 调和肠胃 / 68

半夏泻心汤(附方:1/ 生姜泻心汤/ 69 2/ 甘草泻心汤/ 69) /68

第十章 清热剂 /70

第一节 清气分热  / 70

白虎汤(附方:1/ 白虎加人参汤/ 72 2/ 化斑汤/ 72 3/ 白虎加苍术汤/ 72) /71

竹叶石膏汤 /72

第二节 清营凉血 / 73

清营汤 /73

犀角地黄汤 /74

第三节 清热解毒 / 75

黄连解毒汤(附方:泻心汤/ 76) /75

普济消毒饮 /76

凉膈散 /77

第四节 清脏腑热 / 78

导赤散 /78

龙胆泻肝汤(附方:1/ 泻青丸/ 79 2/ 当归龙荟丸/ 79) /79

左金丸 /80

泻白散(附方:葶苈大枣泻肺汤/ 81) /81

清胃散(附方:泻黄散/ 82) /81

玉女煎 /82

白头翁汤 /83

芍药汤(附方:1/ 黄芩汤/ 85 2/ 香连丸/ 85) /84

第五节 清虚热 / 85

青蒿鳖甲汤(附方:1/ 清骨散/ 86 2/ 秦艽鳖甲散/ 86) /85

当归六黄汤 /86

第十一章 祛暑剂 / 88

香薷散(附方:新加香薷饮/ 89) /88

六一散(附方:1/ 益元散/ 90 2/ 碧玉散/ 90 3/ 鸡苏散/ 90) /89

桂苓甘露散 /90

清暑益气汤(附方:清暑益气汤/ 92) /91

第十二章 温里剂 /93

第一节 温中祛寒 / 94

理中丸(附方:1/ 附子理中丸/ 94 2/ 桂枝人参汤/ 95 3/ 理中化痰丸/ 95) /94

小建中汤(附方:1/ 黄芪建中汤/ 96 2/ 当归建中汤/ 96 3/ 大建中汤/ 96) /95

吴茱萸汤 /96

第二节 回阳救逆 / 97

四逆汤(附方:1/ 四逆加人参汤/ 98 2/ 参附汤/ 98 3/ 通脉四逆汤/ 98

4/ 白通汤/ 98) /97

回阳救急汤 /99

第三节 温经散寒 / 99

当归四逆汤 /99

黄芪桂枝五物汤 /100

暖肝煎 /101

第十三章 表里双解剂 / 103

第一节 解表清里 /104

葛根黄芩黄连汤 /104

第二节 解表温里 /104

五积散 /105

第三节 解表攻里 /106

大柴胡汤 /106

防风通圣散 /107

第十四章 补益剂 / 109

第一节 补气 /110

四君子汤(附方:1/ 异功散/ 110 2/ 六君子汤/ 110 3/ 香砂六君子汤/ 110) / 110

参苓白术散 / 111

补中益气汤(附方:1/ 升陷汤/ 113 2/ 升阳益胃汤/ 113) / 112

生脉散(附方:人参蛤蚧散/ 114) / 113

玉屏风散 / 114

第二节 补血 /115

四物汤(附方:1/ 胶艾汤/ 116 2/ 桃红四物汤/ 116 3/ 圣愈汤/ 116) / 115

当归补血汤 / 116

归脾汤 / 117

第三节 气血双补 /118

八珍汤(附方:1/ 十全大补汤/ 119 2/ 人参养荣汤/ 119) / 118

炙甘草汤(附方:加减复脉汤/ 120) / 119

第四节 补阴 /120

六味地黄丸(附方:1/ 知柏地黄丸/ 121 2/ 杞菊地黄丸/ 121 3/ 都气丸/ 121

4/ 麦味地黄丸/ 121) /120

左归丸(附方:左归饮/ 122) /121

大补阴丸 /122

一贯煎 /123

第五节 补阳 /124

肾气丸(附方:1/ 加味肾气丸/ 125 2/ 十补丸/ 125) /124

右归丸( 附方:右归饮/ 126) /126

第六节 阴阳双补 /127

地黄饮子(附方:1/ 龟鹿二仙胶/ 127 2/ 七宝美髯丹/ 127) /127

第十五章 固涩剂 / 129

第一节 固表止汗 /129

牡蛎散 /129

第二节 敛肺止咳 /130

九仙散 /130

第三节 涩肠固脱 /131

真人养脏汤 /131

四神丸 /132

桃花汤 /133

第四节 涩精止遗 /133

金锁固精丸(附方:水陆二仙丹/ 134) /133

桑螵蛸散(附方:缩泉丸/ 135) /134

第五节 固崩止带 /135

固冲汤 /135

固经丸 /136

完带汤 /136

易黄汤(附方:清带汤/ 138) /137

第十六章 安神剂 / 140

第一节 重镇安神 /140

朱砂安神丸(附方:生铁落饮/ 141) /140

磁朱丸 /141

第二节 补养安神 /142

天王补心丹(附方:柏子养心丸/ 143) /142

酸枣仁汤 /143

甘麦大枣汤 /144

第三节 交通心肾 /145

交泰丸 /145

黄连阿胶汤 /146

第十七章 开窍剂 / 147

第一节 凉开 /147

安宫牛黄丸(附方:牛黄清心丸/ 148) /147

紫雪 /149

至宝丹 /150

第二节 温开 /150

苏合香丸(附方:冠心苏合丸/ 152) /151

紫金锭 /152

第十八章 理气剂 / 154

第一节 行气 /154

越鞠丸 /154

柴胡疏肝散 /156

半夏厚朴汤 /156

金铃子散 /157

瓜蒌薤白白酒汤(附方:1/ 瓜蒌薤白半夏汤/ 158 2/ 枳实薤白桂枝汤/ 158) /157

厚朴温中汤 /158

天台乌药散 /159

橘核丸 /160

第二节 降气 /160

苏子降气汤 /160

定喘汤 /161

四磨汤(附方:1/ 五磨饮子/ 163 2/ 六磨饮子/ 163) /162

旋覆代赭汤 /163

丁香柿蒂汤 /164

橘皮竹茹汤 /164

第十九章 理血剂 / 166

第一节 活血祛瘀 /166

桃核承气汤 /166

血府逐瘀汤(附方:1/ 通窍活血汤/ 169 2/ 膈下逐瘀汤/ 169 3/ 少腹

逐瘀汤/ 169 4/ 身痛逐瘀汤/ 169) /168

补阳还五汤 /170

复元活血汤(附方:七厘散/ 171) /170

丹参饮 /171

失笑散(附方:活络效灵丹/ 172) /172

温经汤(附方:艾附暖宫丸/ 174) /173

生化汤 /174

大黄虫丸 /175

第二节 止血 /176

十灰散(附方:四生丸/ 177) /176

咳血方 /177

小蓟饮子 /178

槐花散 /178

黄土汤 /179

第二十章 治风剂 /181

第一节 疏散外风 /181

川芎茶调散(附方:菊花茶调散/ 182) /182

大秦艽汤 /182

小活络丹(附方:大活络丹/ 184) /183

牵正散(附方:止痉散/ 185) /184

玉真散 /185

消风散 /185

第二节 平息内风 /186

羚角钩藤汤(附方:钩藤饮/ 187) /187

镇肝熄风汤 /188

天麻钩藤饮 /188

大定风珠(附方:阿胶鸡子黄汤/ 190) /189

第二十一章 治燥剂 / 192

第一节 轻宣外燥 /192

杏苏散 /192

桑杏汤 /194

清燥救肺汤 /194

第二节 滋润内燥 /196

麦门冬汤 /196

养阴清肺汤 /197

增液汤 /197

玉液汤 /198

百合固金汤 /199

第二十二章 祛湿剂 /200

第一节 化湿和胃 /200

平胃散(附方:柴平汤/ 201)  /201

藿香正气散 /201

第二节 清热祛湿 /202

茵陈蒿汤(附方:茵陈四逆汤/ 203) /202

八正散(附方:五淋散/ 204) /203

三仁汤(附方:藿朴夏苓汤/ 205) /204

甘露消毒丹 /205

连朴饮 /206

当归拈痛汤 /206

二妙散(附方:1/ 三妙丸/ 208 2/ 四妙丸/ 208) /207

第三节 利水渗湿 /208

五苓散(附方:1/ 四苓散/ 209 2/ 胃苓汤/ 209 3/ 茵陈五苓散/ 209) /208

猪苓汤 /210

防己黄芪汤(附方:防己茯苓汤/ 211) /210

五皮散 / 211

第四节 温化水湿 /212

苓桂术甘汤(附方:肾着汤/ 212) /212

真武汤(附方:附子汤/ 213) /213

实脾散 /214

萆薢分清饮(附方:萆薢分清饮/ 215) /215

第五节 祛风胜湿 /215

羌活胜湿汤 /215

独活寄生汤(附方:三痹汤/ 217) /216

第二十三章 祛痰剂 / 218

第一节 燥湿化痰 /218

二陈汤(附方:1/ 导痰汤/ 219 2/ 涤痰汤/ 219) /219

温胆汤 /220

第二节 清热化痰 /221

清气化痰丸 /221

小陷胸汤 /222

滚痰丸 /222

第三节 润燥化痰 /223

贝母瓜蒌散 /223

第四节 温化寒痰 /224

苓甘五味姜辛汤(附方:冷哮丸/ 224) /224

三子养亲汤 /224

第五节 治风化痰 /226

半夏白术天麻汤 /226

定痫丸 /226

第二十四章 消散化积剂 /228

第一节 消食导滞 /228

保和丸 /229

木香槟榔丸 /230

枳实导滞丸 /230

第二节 消痞化积 /231

健脾丸 /231

枳实消痞丸 /232

第三节 消疮散痈 /233

仙方活命饮(附方:1/ 五味消毒饮/ 234 2/ 四妙勇安汤/ 234) /233

阳和汤(附方:1/ 中和汤/ 235 2/ 小金丹/ 235) /234

犀黄丸(附方:1/ 醒消丸/ 236 2/ 蟾酥丸/ 236) /235

透脓散(附方:托里透脓汤/ 237) /236

大黄牡丹汤 /237

苇茎汤 /238

第四节 消癥散结 /239

海藻玉壶汤 /239

消瘰丸 /240

桂枝茯苓丸 /240

鳖甲煎丸 /241

第二十五章 驱虫剂 /243

乌梅丸 /243

肥儿丸 /245

化虫丸 /245

第二十六章 涌吐剂 /247

瓜蒂散 /247

救急稀涎散 /248

第二十七章 中成药 /250

第一节 中成药发展过程 /250

第二节 中成药使用知识 /252

一、 中成药的分类 /252

二、 中成药的配伍应用 /252

三、 中成药的用法 /253

四、 中成药选用和保管 /254

第三节 常用中成药 /255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目 /264

附录二 方名索引 /26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