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科学建场,生产指导,疾病防治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 18.91 5.3折 ¥ 36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王学君、王晓佩、唐洪峰 著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1480852
上书时间2024-04-02
《规模化奶牛场科学建设与生产管理》的编者大部分来自省畜牧规划院,在养殖场的建设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从奶牛业的整体概况,奶牛品种,奶牛场的整体规划,生产工艺,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对规模化奶牛场的建设和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王学君,男,48岁,高级畜牧师,现任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神工畜牧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咨询师、郑州牧专客座教授、河南科技报专家顾问团顾问、河南省生物工程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团队骨干。王晓佩,女,汉族, 1978年5月出生,河南禹州人。大专文化程度、中级畜牧师、中级会计师。200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咨询部副主任。
第一部分 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 奶牛业在畜牧业经济中的地位
(一) 改善民众膳食结构, 提高营养水平
(二)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三) 高效生态循环
(四) 产业链长, 带动作用大
(五) 增加农民收入
二、 我国奶业发展概况
(一) 奶牛存栏总量与牛奶总产量
(二) 奶牛养殖规模化、 现代化进程
(三) 奶牛年单产量
(四) 牛奶价格及奶牛养殖效益
(五) 主要饲料价格呈现波动上涨态势, 饲养成本压力加大
(六) 乳品加工及乳制品
(七) 乳制品安全状况
(八) 促进奶业发展的政府举措
三、 世界奶业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
(一) 发展奶业设施化、 现代化
(二) 发展奶业一体化经营
(三) 重视奶牛育种, 提高种源质量
(四) 大力发展饲料营养与饲喂技术
(五) 大力发展奶牛疫病控制体系建设
(六) 奶牛场适度规模化
(七) 建立合作组织, 保护奶农利益
(八)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九)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奶农素质
(十) 重视奶牛场粪污处理与环保技术
第二部分 品种介绍与生产工艺
一、 奶牛品种
(一) 国外品种
(二) 中国培育品种
二、 奶牛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性
(一) 奶牛的生物学特性
(二) 奶牛的行为学习性
三、 生产工艺流程和牛群结构
(一) 生产工艺流程
(二) 牛群结构
四、 粪污处理工艺
(一) 粪污收集工艺
(二) 牛粪处理工艺
(三) 污水处理工艺
(四) 病死牛处理工艺
(五) 粪污治理推荐模式
第三部分 规模化奶牛场总体规划与工艺设计
一、 场址的选择
(一) 地形
(二) 地势
(三) 水源
(四) 土质
(五) 气候
(六) 饲料资源
(七) 交通
(八) 生物安全
(九) 供电
(十) 其他
二、 奶牛场的布局
(一) 奶牛场设计应遵守的原则
(二) 奶牛场总平面布局
(三) 奶牛场总平面布局效果图实例
三、 不同饲养模式的工艺设计
(一) 拴系式饲养模式
(二) 散栏式饲养模式
(三) 散放式饲养模式
四、 奶牛场的生产技术参数
(一) 生产参数
(二) 产品
(三) 饲草、 饲料储存参数
五、 奶牛场的设计标准与参数
(一) 奶牛的身体尺寸
(二) 牛舍和运动场面积的确定
(三) 牛舍的长度、 跨度和高度的确定
(四) 牛舍的环境控制参数
第四部分 规模化奶牛场建筑工程设计
一、 牛舍建筑设计
(一) 牛舍建筑设计的原则
(二) 牛舍建筑造型
(三) 牛舍建筑设计方案
二、 挤奶中心的设计
(一) 挤奶厅的设计
(二) 挤奶中心的布置
三、 干草库与饲料加工间的设计
(一) 干草棚的设计
(二) 精料库及饲料加工车间的设计
四、 青贮池的设计
(一) 青贮池尺寸的确定
(二) 青贮池的墙体和底面设计
五、 粪污处理设施的设计
(一) 奶牛粪污产生量
(二) 粪便处理设施的设计
(三) 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
第五部分 奶牛场的设施与设备
一、 散栏式牛舍设施与设备
(一) 卧栏的设计
(二) 颈枷设计
(三) 食槽设计
(四) 饮水设备设计
(五) 地面设计
(六) 通道
二、 挤奶厅的设施与设备
(一) 挤奶厅配套设施的设计
(二) 挤奶中心的附属设施
三、 奶牛场其他设施与设备
(一) 智能化设备
(二) 粪污处理设备
第六部分 奶牛的营养需要与草料加工技术
一、 奶牛的营养需要
(一) 水的需要
(二) 干物质的需要
(三) 能量的需要
(四) 蛋白质的需要
(五) 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六) 矿物质的需要
(七) 维生素的需要
二、 饲草的加工技术与日粮配制
(一) 常用饲料类型
(二) 饲料的加工、 调制与管理
(三) 日粮的配制
第七部分 奶牛场的管理
一、 饲养管理
(一) 犊牛期饲养管理
(二)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三) 青年牛饲养管理
(四)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
二、 挤奶管理
(一) 挤奶概述
(二) 影响原料奶质量的几个关键点
第八部分 奶牛繁殖与育种
一、 牛群繁殖指标
(一) 年总受胎率
(二) 年情期受胎率
(三) 年平均胎间距
(四) 年繁殖率
二、 繁殖、 配种计划制订
三、 奶牛初情期与初配
四、 奶牛的发情鉴定
(一) 外部行为观察的方法
(二) 阴道黏液测试的方法
(三) 阴道黏液抹片镜检
(四) 直肠检查的方法
(五) 其他方法
(六) 情后出血现象
五、 奶牛人工授精技术
(一) 直肠检查操作方法
(二) 最佳输精时间
(三) 输精方法
(四) 输精次数
(五) 产犊到第一次输精最佳间隔的确定
六、 奶牛妊娠诊断技术
(一) 妊娠诊断的意义
(二) 直肠检查法
(三) B 超妊娠诊断法
(四) 血液或牛奶中黄体酮水平测定法
七、 分娩管理技术
八、 产后生殖系统监护技术
九、 奶牛繁殖调控技术
(一)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
(二) 性别控制技术
(三) 围产期繁殖监护技术
(四) 繁殖营养调控技术
十、 奶牛育种技术
(一) 育种的作用与遗传评定方法改进
(二) AI 育种体系
(三) 胚胎工程技术
(四) MOET 育种体系
(五) 牛群改良计划
(六) 奶牛体形外貌鉴定
(七) 奶牛场应做的育种工作
(八) 奶牛育种前沿技术
第九部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
一、 人力资源管理
(一) 领导班子的建设
(二)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三) 实行岗位责任制
(四) 建立日报制度
二、 技术管理
(一) 制定全年各项技术指标
(二) 制定技术规范
(三) 实行技术监控
(四) 开展岗位技术培训
(五) 引进先进技术与总结经验相结合
三、 生产计划管理
(一) 牛群合理结构及全年周转计划
(二) 饲料计划
(三) 繁殖计划
(四) 产奶计划
(五) 财务预算
四、 奶牛场全年技术工作安排
五、 牛群档案与生产记录
(一) 牛只档案
(二) 生产记录
六、 奶牛场生产情况分析
(一) 饲养情况分析
(二) 繁殖情况分析
七、 计算机技术在奶牛业的应用
(一) 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版块
(二)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系统板块
(三) 奶牛饲料配方与营养分析系统板块
(四) 奶牛体形鉴定系统板块
第十部分 奶牛场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一、 瘤胃积食
(一) 病因
(二) 发病机制
(三) 临床症状
(四) 诊断
(五) 治疗
(六) 预防
二、 瘤胃臌气
(一) 病因
(二) 发病机制
(三) 临床症状
(四) 病理变化
(五) 诊断
(六) 治疗
(七) 预防
三、 前胃弛缓
(一) 病因
(二) 发病机制
(三) 临床症状
(四) 诊断
(五) 治疗
(六) 预防
四、 皱胃变位
(一) 病因
(二) 致病机制
(三) 临床症状
(四) 诊断
(五) 治疗
(六) 预防
五、 奶牛酮病
(一) 病因
(二) 发病机制
(三) 临床症状
(四) 诊断
(五) 治疗
(六) 预防
六、 瘤胃酸中毒
(一) 病因
(二) 发病机制
(三) 临床症状
(四) 诊断
(五) 治疗
(六) 预防
七、 奶牛产后瘫痪
(一) 病因
(二) 发病机制
(三) 临床症状
(四) 诊断
(五) 治疗
(六) 预防
八、 黄曲霉毒素中毒
(一) 病因
(二) 临床症状
(三) 病理变化
(四) 剖检变化
(五) 诊断
(六) 治 疗
(七) 预防
九、 子宫内膜炎
(一) 病因
(二) 临床症状
(三) 诊断
(四) 治疗
(五) 预防
十、 胎衣不下
(一) 病因
(二) 发病机制
(三) 临床症状
(四) 诊断
(五) 治疗
(六) 预防
十一、 流产
(一) 病因
(二) 临床症状
(三) 诊断
(四) 治疗
(五) 预防
十二、 腐蹄病
(一) 病因
(二) 临床症状
(三) 诊断
(四) 治疗
(五) 预防
十三、 蹄叶炎
(一) 病因
(二) 致病机制
(三) 临床症状
(四) 诊断
(五) 治疗
(六) 预防
十四、 乳腺炎
(一) 病因
(二) 致病机制
(三) 临床症状
(四) 诊断
(五) 治疗
(六) 预防
十五、 皮肤真菌病
(一) 病原
(二) 流行病学
(三) 致病机制
(四) 临床症状
(五) 病理变化
(六) 诊断
(七) 治疗
(八) 预防
十六、 口蹄疫
(一) 病原
(二) 流行病学
(三) 致病机制
(四) 临床症状
(五) 病理变化
(六) 诊断
(七) 预防
十七、 牛流行热
(一) 病原
(二) 流行病学
(三) 临床症状
(四) 病理变化
(五) 诊断
(六) 预防
十八、 牛海绵状脑病
(一) 病原
(二) 流行病学
(三) 临诊症状
(四) 病理变化
(五) 诊断
(六) 预防
十九、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一) 病原
(二) 流行病学
(三) 临床症状
(四) 病理变化
(五) 诊断
(六) 预防
二十、 结核病
(一) 病原
(二) 流行病学
(三) 发病机制
(四) 临床症状
(五) 病理变化
(六) 诊断
(七) 预防
二十一、 布鲁杆菌病
(一) 病原
(二) 流行特点
(三) 致病机制
(四) 临床症状
(五) 病理变化
(六) 诊断
(七) 预防
二十二、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一) 病原
(二) 流行病学
(三) 致病机制
(四) 临床症状
(五) 病理变化
(六) 诊断
(七) 预防
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