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国别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区域国别学

大中专文科社科综合 区域国别学讲什么?主要的理论范式与方法论?如何认识美俄欧等大国?如何界定多样化的地区?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48.96 7.2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可金 主编;尹一凡 副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02933073

上书时间2024-03-29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面对充满复杂性的世界,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别区域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的共识。作为一级学科的国别区域学,包含五个方向:国别区域理论与方法、大国与发达国家研究、周边国家和地区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研究、比较地区治理与地区化研究,在本书中都有详细阐释。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可金 主编;尹一凡 副主编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2624370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系统地介绍了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全书回答的主要问题有:区域性国别研究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主要的理论与方法有哪些?中外之间有何知识与方法上的不同?如何认识美俄欧等大国?如何界定世界上多样性的地区? 本书是区域国别学交叉一级学科的重要教材,不仅可作为国际政治、外交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历史、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等多学科专业本科生基础课程或通识课程的参考教材,还可供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国情、社情、民情等区域国别研究专题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学习。
【作者简介】
赵可金,1975 年生,复旦大学法学(国际关系)博士,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兼任区域国别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金砖国家智库联盟中方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职务,2012 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2015 年入选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外交学、公共外交、中美关系等研究,先后出版《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等著作11 部,在SSCI 、CSSCI 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20 多篇,荣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3 项、二等奖3 项。

尹一凡,1995 年生,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研究国别为泰国。2013 年9 月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泰语

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7 年9 月前往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学习东南亚研究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9 年8 月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政治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赵可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泰国研究、东南亚研究、政治发展、王室与民主政治等。
【目录】
论 

1

节统一性与多样性的世界

1

一、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区域国别学的哲学基础

1

二、当今世界处于统一性与多样性并行不悖的时代

2

三、区域国别学本质上是一门寻根立基之学

3

第二节区域国别学的学术基因

4

一、地缘关系与区域国别学

4

二、血缘关系与区域国别学

5

三、心缘关系与区域国别学

7

第三节区域国别的形态:文明、文化及其类型

8

一、区域国别学中的文化文明研究

8

二、区域国别学中的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

9

思考题10

章区域国别学概论11

节区域国别学的内涵12

一、区域国别学的定义12

二、区域国别学的特征14

三、区域国别学的功能16

第二节区域国别学的发展19

一、区域国别学溯源19

二、帝国崩溃、民族国家兴起与区域国别学20

三、冷战与美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23

四、冷战终结与区域国别学的重新定向25

思考题26

第二章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基础 27

节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27

 

Gbxzwindd 9 

202356 3:33:33 PM 

 

X 区域国别学

一、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发展历程27

二、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布局30

第二节区域国别学的知识体系33

一、域外知识体系的层次33

二、域外知识体系的变革35

第三节中国的区域国别学37

一、大国及其周边地区研究37

二、中国周边地区研究39

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研究40

思考题42

第三章区域国别学的理论方法43

节区域国别学的范式转变43

一、文明主义范式44

二、国家主义范式46

三、全球主义范式48

第二节人文学科的理论与方法51

一、国别史区域史的研究51

二、全球史的研究53

第三节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56

一、比较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56

二、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60

三、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64

思考题66

第四章大国研究(一):美国与北美地区67

节美国的国家主题67

一、合众为一:美国的主题68

二、自由与平等的张力:美国的认同动力70

三、美国研究的学术议题71

第二节美国研究:学科与事业74

一、作为学科的美国研究75

二、作为事业的美国研究76

第三节美国研究:历史与范式77

一、美国研究的奠基时期:帕灵顿范式78

二、美国研究的成熟时期:神话—象征范式80

三、美国研究的反思时期:后现代—文化批判范式82

 

Gbxzwindd 10 

202356 3:33:34 PM 

 

目录XI 

思考题84

第五章大国研究(二):俄罗斯与欧亚地区85

节欧亚地区概述85

一、地缘政治的伟大博弈86

二、经济发展的丝绸之路88

三、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89

第二节俄罗斯研究:历史与范式90

一、历史转型中的俄罗斯90

二、俄罗斯研究的范式变迁:从斯拉夫研究到俄罗斯学95

第三节转型国家发展模式99

一、转型国家及其特征99

二、转型国家的发展模式100

三、转型国家研究及其趋势101

思考题104

第六章大国研究(三):欧洲大国与地区 105

节欧洲地区概述105

一、欧洲文明及其内涵106

二、欧洲研究的核心问题107

第二节欧洲地区研究的学术范式112

一、欧洲中心论范式112

二、全球研究范式113

三、地区一体化研究范式116

第三节欧洲地区一体化发展模式117

一、欧洲一体化的问题与背景117

二、欧洲一体化的结构和过程118

三、欧洲一体化的问题和挑战120

四、欧洲一体化的理论解释123

思考题124

第七章中国周边地区研究(一):东北亚地区 125

节东北亚地区概述125

一、东北亚地区及其内涵125

二、东北亚地区研究的核心问题126

第二节东北亚地区研究的学术范式129

一、人文学科研究129

 

Gbxzwindd 11 

202356 3:33:34 PM 

 

XII 区域国别学

二、社会科学学科研究130

三、跨学科的范式131

第三节发展型国家模式132

一、发展型国家及其特征132

二、发展型国家的发展模式132

三、发展型国家研究及其趋势134

思考题136

第八章中国周边地区研究(二):东南亚与南太平洋地区 137

节东南亚地区概述137

一、东南亚地区的历史结构138

二、东南亚地区的多样性140

第二节东南亚地区研究的学术范式141

一、东方主义范式141

二、地区研究范式142

三、全球研究范式143

第三节东南亚地区发展模式144

一、认同建构与东盟方式的雏形145

二、东盟方式的确立与发展146

三、东盟方式的挑战及应对147

第四节南太平洋地区概述149

思考题150

第九章中国周边地区研究(三):南亚地区 151

节南亚地区概述151

一、印度文明及其韧性152

二、印度文明的宗教基因154

三、印度文明的族群基础154

第二节南亚地区研究的学术范式157

一、18 世纪以来的东方主义157

二、美国南亚研究的发展历程158

三、中国南亚研究的发展历程160

第三节南亚地区发展模式162

一、政治发展模式:外来与本土的杂糅162

二、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模式166

思考题170

 

Gbxzwindd 12 

202356 3:33:34 PM 

 

目录XIII 

第十章发展中国家研究(一):中东地区 171

节中东地区概述171

一、中东文明及其特征171

二、近代以来的殖民化与反殖民化173

三、中东文明的特性174

四、中东研究的主要问题175

第二节中东地区研究177

一、欧洲资本主义扩张时期的中东地区研究177

二、冷战期间的中东地区研究178

三、冷战后的中东地区研究179

四、中国的中东地区研究180

第三节伊斯兰发展模式182

一、殖民模式及影响183

二、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探索184

三、探索新时期的发展模式185

思考题186

第十一章发展中国家研究(二):非洲地区 187

节非洲地区概述187

一、非洲文明及其特征188

二、近代以来的殖民化与反殖民化189

三、非洲文明的特性191

四、非洲地区研究的主要议题192

第二节非洲地区研究的发展194

一、传统殖民宗主国的非洲研究194

二、冷战期间的非洲研究195

三、冷战后的非洲研究197

四、中国的非洲研究198

第三节非洲地区发展模式200

一、殖民模式及其遗产200

二、本土模式的探索201

三、后殖民时代自主发展模式的探索202

思考题204

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研究(三):拉美地区 205

节拉美地区概述205

一、拉丁美洲文明及其内涵205

 

Gbxzwindd 13 

202356 3:33:34 PM 

 

XIV 区域国别学

二、殖民体系及独立革命207

三、拉美研究的主要问题209

第二节拉美地区研究的发展212

一、拉美地区研究的兴起213

二、拉美地区研究的范式变革214

三、拉美地区研究的启示215

第三节拉美地区发展模式217

一、拉美政治及其发展217

二、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218

思考题220

第十三章地区化、地区主义与地区学 221

节地区化研究221

一、地区化与地区一体化222

二、地区化与全球化225

第二节主要的地区化模式227

一、政治建设:欧洲地区一体化模式227

二、经济社会合作网络:东亚地区一体化模式228

三、地区内合作的尝试:南亚地区一体化229

四、安全与经济合作:中东地区一体化231

五、落后国家的复杂组合:非洲地区一体化模式233

六、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美洲地区一体化的模式236

第三节地区主义研究237

一、地区与地区主义238

二、从老地区主义到新地区主义240

三、从新地区主义到地区间主义242

第四节地区学与全球学243

一、国别学243

二、地区学245

三、全球学247

思考题248

结语 249

一、中国区域国别学进入新时代249

二、新时代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景观250

三、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区域国别学253

思考题255

参考文献 25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