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中医古籍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168.55 4.8折 350 全新

库存1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庆其、周国琪 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201623544

上书时间2024-02-22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靠前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奥的中医学内容,集中体现了古代多学科与医学结合的很好成果,是当前中医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本书全面反映了《黄帝内经》近一百年来的研究成果,探索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或趋势。从《内经》的文化、医史文献、语言文字、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临床应用、与其他学科关系、《内经》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和专著等多角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分析,勾勒并总结出了内经学术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全书资料全面,内容宏富,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明显的时代特征,填补了《黄帝内经》研究历目前的空白。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庆其、周国琪 编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7837504
  • 定价 35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070页
  • 字数 1900千字
【内容简介】

主要汇集了1922-2011年《黄帝内经》近百年来的研究成果,探索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或趋势。从《内经》的文化、医史文献、语言文字、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临床应用、与其他学科关系、《内经》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和专著等多角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分析,勾勒并总结出了内经学术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全书资料全面,内容宏富,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明显的时代特征,填补了《黄帝内经》研究历史上的空白。相较于其他的内经研究著作,本书一是所研究的时间跨度长,比较好地反映了近百年来《内经》研究成果的精华和不同时代内经研究的特点,特别是对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内经学术的研究成果作为重点研究。二是集全国内经专家共同编写,扬各家所长,使本项目在科学性、专业性和系统性方面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三是在研究内容上对内经文化、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方面有着重,突破了既往内经研究注重临床、理论、养生等研究的局限,挖掘了《内经》作为中医经典的深层次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主编王庆其,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医大师裘沛然学术继承人。国内著名的内经研究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5批师承导师。曾经担任全国内经学会副主任2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主编出版社学术著作30余部,其中有关内经著作10余部,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科技著作)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著作)二等奖;全国中医药本科生统编教材《内经选读》(任主编),获上海市优秀本科教材一等奖,获全国优秀教材奖;《内经临床医学》(任主编),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著作三等奖,获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著作奖等。

【目录】

第一篇《内经》文化研究

 


 


 


 

第一章《内经》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2

 


 

第一节《内经》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2

 


 

第二节《内经》时代的哲学观念背景5

 


 


 

一、 整体观5

 


 


 

二、 恒动观8

 


 


 

三、 辩证观9

 


 

第三节《内经》时代的人文精神背景12

 


 


 

一、 人文精神12

 


 


 

二、 自然精神14

 


 


 

三、 中和精神17

 

第二章《内经》的文化渊源及价值研究21

 


 

第一节《内经》文化内涵探析21

 


 


 

一、 文化的含义21

 


 


 

二、 中医药文化及《内经》文化的含义25

 


 

第二节《内经》文化渊源探究28

 


 


 

一、 《内经》成书的时代背景28

 


 


 

二、 《内经》文化思想溯源29

 


 

第三节《内经》文化价值探讨72

 


 


 

一、 为构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文化

 

基础72

 


 


 

二、 直接影响了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形成74

 


 


 

三、 百家争鸣的先秦文化启迪中医学术的多学科

 

发展76

 


 


 

四、 适应和促进未来医学的发展80

 


 

第四节《内经》文化思想引发的思考83

 


 


 

一、 从医学的特殊性看重视文化的必要性83

 


 


 

二、 作为医者需要文化的滋养84

 


 


 

三、 中医人需要文化自觉85

 


 

第三章《内经》的自然科学成就86

 


 

第一节天文学成就86

 


 


 

一、 宇宙结构观86

 


 


 

二、 天体运行87

 


 

第二节历法学成就88

 


 


 

一、 授时方法和工具88

 


 


 

二、 季节的划分88

 


 


 

三、 十月太阳历89

 


 


 

四、 太阴历89

 


 


 

五、 阴阳合历89

 


 


 

六、 五运六气历89

 


 


 

七、 九宫八风历90

 


 

第三节地理学成就90

 


 


 

一、 东南为阳,西北为阴90

 


 


 

二、 五方说和九野说91

 


 

第四节气象学成就91

 


 


 

一、 大气及其运动91

 


 


 

二、 气候变化91

 


 


 

三、 五运六气的天气预测92

 


 

第五节物候学成就93

 


 


 

一、 物候周期规律93

 


 


 

二、 岁运与物候93

 


 


 

三、 决定物候变化的因素94

 


 

第六节数学成就94

 


 


 

一、 “数”的基本内涵94

 


 


 

二、 《内经》以数学模型建构中医学理论框架94

 


 


 

三、 度量生数96

 


 

第七节金属冶炼成就96

 


 

第八节农学成就97

 

第四章《内经》“和”思想研究98

 


 

第一节“和”的涵义99

 


 


 

一、 “和”义考释99

 


 


 

二、 “和”的内涵100

 


 

第二节先秦“和”思想渊源102

 


 


 

一、 “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102

 


 


 

二、 先秦“和”思想述略103

 


 

第三节《内经》“和”思想探析114

 


 


 

一、 《内经》天道观中的“和”思想探析114

 


 


 

二、 《内经》天人观中的“和”思想探析116

 


 


 

三、 《内经》人事观中的“和”思想探析118

 


 


 

四、 《内经》生命观中的“和”思想探析119

 


 

第四节“和”思想的评价与反思127

 


 


 

一、 “和”思想的文化价值127

 


 


 

二、 “和”思想的医学价值128

 


 


 

三、 “和”思想的反思130

 


 

附: 《内经》“和”思想在医疗实践中的丰富与

 


 


 

发展132

 


 


 

一、 仲景之“和”思想及“和”法研究132

 


 


 

二、 仲景后“和法”的流变135

 

第五章《内经》思维方法研究139

 


 

第一节基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经验思维139

 


 


 

一、 经验思维的概念139

 


 


 

二、 经验思维与《内经》理论体系的建构140

 


 

第二节以天人合一为理念的整体思维145

 


 


 

一、 天人合一观与整体观145

 


 


 

二、 天人合一观与方法论146

 


 


 

三、 天人合一观与价值观148

 


 

第三节着眼于事物关系的关联性思维150

 


 


 

一、 关联性思维的产生150

 


 


 

二、 关联性思维在《内经》中的应用150

 


 

第四节以“象”为思维元素的象数思维152

 


 


 

一、 取象思维153

 


 


 

二、 运数思维156

 


 

第五节基于基本模式推演的推理方法158

 


 


 

一、 《素问·三部九候论》模式推理159

 


 


 

二、 汉代中医癫病认知模式160

 


 


 

三、 《内经》理论建构的异级同构模式推演162

 


 

第六节富有特色的辩证思维方法165

 


 


 

一、 中和观165

 


 


 

二、 常变观165

 

第二篇《内经》学术

 

理论研究

 


 


 


 

第一章《内经》学术体系研究170

 


 

第一节关于学术体系的争论170

 


 

第二节从方法论研究学术体系的架构171

 


 


 

一、 对《内经》学术体系架构的研究171

 


 


 

二、 探寻《内经》学术体系的特征172

 


 


 

三、 分析《内经》学术体系的发展173

 

第二章《内经》阴阳理论研究175

 


 

第一节阴阳的渊源175

 


 

第二节阴阳的含义研究176

 


 


 

一、 抽象之阴阳176

 


 


 

二、 具体之阴阳177

 


 


 

三、 阴阳二气178

 


 

第三节阴阳理论的内容研究179

 


 


 

一、 阴阳的对立制约性179

 


 


 

二、 阴阳的互根互用性179

 


 


 

三、 阴阳的消长平衡性180

 


 


 

四、 阴阳的相互转化性181

 


 


 

五、 阴阳的升降性181

 


 


 

六、 阳的主导性182

 


 

第四节阴阳理论的应用研究183

 


 


 

一、 人体正常生理及相关方面的应用研究183

 


 


 

二、 疾病状态及相关方面的应用研究184

 


 


 

三、 养生方面的应用研究186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