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汉学家福兰阁论中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德国汉学家福兰阁论中国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6.54 6.3折 5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怡容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01537114

上书时间2024-02-22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学作为一个学科在德国大学正式建立,一大批有名汉学家脱颖而出,福兰阁(OttoFranke,1863-1946)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福兰阁是从外交官转变为汉学家的。他在青年时代受到过系统历史学和语言学训练,在1888年出任德国驻华公使馆外交译员后,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遂开始了毕其一生的中国研究事业,发表了大量论述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论文和论著,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为促进德国汉学的发展,加深德国对中国的了解,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怡容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00414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黄怡容*的《德国汉学家福兰阁论中国/海外中 国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以近代*名德国汉学家 福兰阁为研究对象,以德文原始档案史料为依凭,试 图系统解读福兰阁的中国观。福兰阁是德国汉学界, 乃至整个西方汉学界的重镇,其人对中国历史、文化 .以及晚清中国的外交内政有着独到的理解,也对德 国政学两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本书拟从福兰阁视野 中的中国历史、儒家文化、晚清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以 及晚清内政四个维度,并结合福兰阁人生际遇,系统 解读福氏之中国观,希求管窥近代德国汉学研究的一 般特征。引玉之砖,难免粗陋,俯请学界前辈方家不 吝指正。
【作者简介】
    黄怡容(1982—),女,山东青岛人,历史学博士。2002—2008年,就读于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德语作为外语专业(DaF)硕士学位。2009—201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近现代史,师从德国历史专家孙立新教授。2012年6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从事德语和德国历史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一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从外交官到汉学家

  第一节  小学、中学和大学时代

  第二节  外交官生涯

  第三节  汉学家活动

第二章  福兰阁有关中国的著述

  第一节  游记

  第二节  新闻报道

  第三节  学术论文、译著和专著

第三章  福兰阁的中国历史观

  第一节  发展而非停滞,相通而非孤立

  第二节  普世国家而非民族国家

  第三节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兰阁的中国儒学观

  第一节  福兰阁视野中的西方儒学研究

  第二节  从儒学到儒教:儒家学说的宗教化

  第三节  尊法反儒

  第四节  共和还是儒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福兰阁论1842—1903年的中国与西方关系

  第一节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和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第二节  关于列强的对华文化政策

  第三节  西方应当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福兰阁论晚清政治

  第一节  关于戊戌变法的起源、过程和结果

  第二节  关于中国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

  第三节  关于清末新政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