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tium Designer 简明教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Altium Designer 简明教程

人工智能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0.97 6.2折 49.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谷树忠、姜航、李钰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0945434

上书时间2024-02-21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本书以典型的应用实例为主线,介绍Altium公司近期新推出的一套Altium Designer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书详细地讲解了Altium Designer软件中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电子电路仿真和信号完整性分析几大部分。其中,原理图设计包含原理图设计、层次原理图设计、原理图元件符号设计与修改等;印制电路板设计包含双面PCB设计、单面PCB设计、多层PCB设计、元件封装设计等;电子电路仿真包含模拟电子电路仿真、数字电子电路仿真和混合电子电路仿真;信号完整性分析包含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的建立、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步骤和典型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实例。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谷树忠、姜航、李钰 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8
  • 版次 1
  • ISBN 9787121237850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典型的应用实例为主线,介绍Altium公司最新推出的一套Altium Designer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书详细地讲解了Altium Designer软件中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电子电路仿真和信号完整性分析几大部分。其中,原理图设计包含原理图设计、层次原理图设计、原理图元件符号设计与修改等;印制电路板设计包含双面PCB设计、单面PCB设计、多层PCB设计、元件封装设计等;电子电路仿真包含模拟电子电路仿真、数字电子电路仿真和混合电子电路仿真;信号完整性分析包含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的建立、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步骤和典型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实例。
【作者简介】
1972年7月~1978年8月,吉林省镇赉县“五七”农牧场中学校,教员;1978年8月~1982年8月, 三峡大学, 电气自动化系 ,学员;1982年8月至今 ,长春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系 , 教员。长春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
【目录】
第1章  Altium Designer系统1
1.1  Altium Designer的发展1
1.2  Altium Designer的功能1
1.3  Altium Designer的特点2
1.4  Altium Designer的界面3
1.4.1  Altium Designer的英文界面3
1.4.2  Altium Designer的中文界面7
1.5  Altium Designer的面板9
1.5.1  面板的激活9
1.5.2  面板的工作状态10
1.5.3  面板的选择及状态的转换12
1.5.4  面板的混合放置13
1.6  Altium Designer的项目13
1.6.1  项目的打开与编辑13
1.6.2  新项目的建立17
1.6.3  项目与文件19
1.6.4  文件及工作窗口关闭20
1.7  Altium Designer系统参数设置21
1.7.1  常规参数设置22
1.7.2  视图参数设置22
1.7.3  透明效果参数设置24
1.7.4  导航参数设置24
1.7.5  默认位置参数设置25
1.7.6  项目面板视图参数设置26
※练习26
第2章  原理图编辑器及参数27
2.1  启动原理图编辑器的方式27
2.1.1  从【Files】面板中启动原理图编辑器27
2.1.2  从主菜单中启动原理图编辑器28
2.2  原理图编辑器界面介绍28
2.3  原理图编辑器常用菜单及功能29
2.3.1  文件菜单30
2.3.2  编辑菜单30
2.3.3  显示菜单30
2.3.4  项目菜单31
2.4  原理图编辑器界面配置31
2.5  图纸参数设置32
2.5.1  图纸规格设置33
2.5.2  图纸选项设置34
2.5.3  图纸栅格设置35
2.5.4  自动捕获电气节点设置35
2.5.5  快速切换栅格命令35
2.5.6  图纸设计信息填写36
2.5.7  绘图单位设置37
2.6  原理图编辑参数设置38
2.6.1  常规参数设置38
2.6.2  图形编辑参数设置40
2.6.3  编译器参数设置41
2.6.4  自动变焦参数设置42
2.6.5  常用图件默认值参数设置43
※练习44
第3章  原理图设计实例45
3.1  原理图设计流程45
3.2  原理图的设计46
3.2.1  创建一个项目46
3.2.2  创建原理图文件47
3.2.3  加载元件库48
3.2.4  放置元件50
3.2.5  放置导线53
3.2.6  放置电源端子54
3.3  原理图的编辑与调整54
3.3.1  自动标识元件55
3.3.2  其他注释命令59
3.3.3  元件参数的直接标识和编辑60
3.3.4  标识的移动62
3.4  原理图的检查62
3.4.1  编译参数设置62
3.4.2  项目编译与定位错误元件66
3.5  原理图的报表67
3.5.1  生成网络表67
3.5.2  报告菜单69
3.5.3  材料清单69
3.5.4  简易材料清单报表72
3.6  原理图的打印输出73
3.6.1  打印页面设置74
3.6.2  打印预览和输出74
※练习75
第4章  原理图元件库的使用76
4.1  元件库的调用76
4.1.1  有效元件库的查看76
4.1.2  元件库的搜索与加载76
4.1.3  元件库的卸载80
4.2  元件库的编辑管理80
4.2.1  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81
4.2.2  工具菜单81
4.2.3  标准符号菜单84
4.2.4  元件库编辑管理器85
4.3  新元件的原理图符号绘制88
4.4  新建元件库94
4.5  生成项目元件库95
4.6  生成元件报表96
4.7  修订原理图符号98
※练习99
第5章  原理图设计常用工具100
5.1  原理图编辑器工具栏简介100
5.2  工具栏的使用方法101
5.3  窗口显示设置101
5.3.1  混合平铺窗口102
5.3.2  水平平铺窗口103
5.3.3  垂直平铺窗口103
5.3.4  恢复默认的窗口层叠显示状态104
5.3.5  在新窗口中打开文件104
5.3.6  重排设计窗口104
5.3.7  隐藏文件105
5.4  工作面板105
5.4.1  工作面板标签105
5.4.2  剪贴板面板功能106
5.4.3  收藏面板功能107
5.4.4  导航器面板功能108
5.4.5  过滤器面板功能111
5.4.6  列表面板(SCH.List)功能113
5.4.7  图纸面板功能115
5.4.8  检查器面板功能115
5.5  导线高亮工具――高亮笔116
※练习117
第6章  原理图编辑常用方法118
6.1  编辑菜单118
6.2  选取图件118
6.2.1  选取菜单命令119
6.2.2  直接选取方法120
6.2.3  取消选择120
6.3  剪贴或复制图件121
6.3.1  剪切121
6.3.2  粘贴121
6.3.3  智能粘贴121
6.3.4  复制122
6.4  删除图件123
6.4.1  个体删除命令123
6.4.2  组合删除命令123
6.5  排列图件123
6.6  剪切导线124
6.7  平移图纸126
6.8  光标跳转126
6.9  特殊粘贴命令127
6.9.1  复写命令127
6.9.2  橡皮图章127
6.10  修改参数128
6.11  全局编辑128
6.11.1  元件的全局编辑128
6.11.2  字符的全局编辑131
※练习134
第7章  原理图常用图件及属性135
7.1  放置【Place】菜单135
7.2  元件放置及其属性设置135
7.2.1  元件的放置135
7.2.2  元件属性设置137
7.2.3  属性分组框各参数及其设置138
7.2.4  图形分组框各参数及其设置138
7.2.5  参数列表分组框各参数及其设置139
7.2.6  模型列表分组框各参数及其设置140
7.3  导线放置及其属性设置142
7.3.1  普通导线放置模式142
7.3.2  点对点自动布线模式143
7.3.3  导线属性设置144
7.4  总线放置与其属性设置144
7.4.1  总线放置145
7.4.2  总线属性设置145
7.5  总线入口放置及其属性设置145
7.5.1  总线入口的放置145
7.5.2  总线入口属性设置146
7.6  放置网络标号及其属性设置146
7.6.1  网络标号的放置146
7.6.2  网络标号的属性设置147
7.7  节点放置及其属性设置147
7.7.1  节点放置148
7.7.2  节点属性设置148
7.8  电源端子放置及其属性设置148
7.8.1  电源端子简介149
7.8.2  电源端子的放置149
7.8.3  电源端子属性设置149
7.9  放置No ERC指令及其属性设置150
7.9.1  No ERC指令的放置150
7.9.2  Generic No ERC属性设置150
7.10  放置注释文字及其属性设置151
7.10.1  注释文字的放置151
7.10.2  注释文字属性设置151
※练习152
第8章  原理图层次设计153
8.1  原理图的层次设计方法153
8.2  自上而下原理图层次设计154
8.2.1  建立母图154
8.2.2  建立子图154
8.2.3  由子图符号建立同名原理图158
8.2.4  绘制子系统原理图159
8.2.5  确立层次关系159
8.3  自下而上的原理图层次设计160
8.3.1  建立项目和原理图图纸160
8.3.2  绘制原理图及端口设置160
8.3.3  由原理图生成子图符号162
8.3.4  确立层次关系162
8.4  层次电路设计报表163
8.4.1  元件交叉引用报表启动163
8.4.2  Excel报表启动164
8.4.3  层次报表165
8.4.4  端口引用参考166
※练习166
第9章  PCB设计的基础知识167
9.1  PCB的基本常识167
9.1.1  PCB的结构167
9.1.2  PCB元件封装168
9.1.3  常用元件的封装169
9.1.4  PCB的其他术语171
9.2  PCB设计的基本原则172
9.2.1  PCB设计的一般原则172
9.2.2  PCB的抗干扰设计原则175
9.2.3  PCB可测性设计176
9.3  PCB编辑器的启动176
9.3.1  利用新电路板生成向导启动PCB编辑器177
9.3.2  其他方法启动PCB编辑器184
9.4  PCB编辑器及参数184
9.4.1  常规参数设置185
9.4.2  显示参数设置186
9.4.3  交互式布线参数设置187
9.4.4  默认参数设置189
9.4.5  工作层颜色参数设置190
9.4.6  板层及板层设置194
9.4.7  板选项参数设置195
※练习196
第10章  PCB设计基本操作197
10.1  PCB编辑器界面197
10.2  PCB编辑器工具栏198
10.3  放置图件的方法198
10.3.1  绘制导线199
10.3.2  放置焊盘200
10.3.3  放置过孔201
10.3.4  放置字符串203
10.3.5  放置位置坐标204
10.3.6  放置尺寸标注205
10.3.7  放置元件206
10.3.8  放置填充208
10.4  图件的选取/取消选择210
10.4.1  选择方式的种类与功能210
10.4.2  图件的选取操作210
10.4.3  选择指定的网络211
10.4.4  切换图件的选取状态211
10.4.5  图件的取消选择212
10.5  删除图件212
10.6  移动图件213
10.6.1  移动图件的方式213
10.6.2  图件移动的操作方法213
10.7  跳转查找图件216
10.7.1  跳转查找方式216
10.7.2  跳转查找的操作方法216
10.8  元器件封装的制作218
10.8.1  PCB库文件编辑器218
10.8.2  利用向导制作元器件封装219
10.8.3  自定义制作PCB封装224
※练习229
第11章  PCB设计实例230
11.1  PCB的设计流程230
11.2  双面PCB设计231
11.2.1  文件链接与命名231
11.2.2  电路板布线区的设置233
11.2.3  数据的导入234
11.2.4  PCB设计环境参数的设置236
11.2.5  元器件的布局与调整238
11.2.6  电路板的3D效果图242
11.2.7  元器件封装的调换243
11.2.8  PCB与原理图文件的双向更新246
11.2.9  设置布线规则247
11.2.10  自动布线254
11.2.11  手工调整布线256
11.2.12  加补泪滴257
11.2.13  放置敷铜258
11.2.14  设计规则DRC检查258
11.3  单面PCB设计260
11.4  多层PCB设计262
※练习264
第12章  电子电路仿真265
12.1  仿真的基本概念265
12.2  仿真的常用元件及属性265
12.2.1  常用元件265
12.2.2  元件仿真属性编辑265
12.3  仿真常用激励源267
12.3.1  仿真激励源工具栏267
12.3.2  仿真激励源库267
12.4  初始状态的设置268
12.4.1  定义元件属性设置初始状态268
12.4.2  利用特殊元件设置初始状态270
12.5  仿真器的设置270
12.5.1  分析设置对话框270
12.5.2  一般设置271
12.5.3  瞬态特性分析271
12.5.4  直流分析272
12.5.5  交流小信号分析272
12.5.6  噪声分析273
12.5.7  极点零点分析273
12.5.8  传递函数分析273
12.5.9  温度扫描分析273
12.5.10  参数扫描分析273
12.5.11  蒙特卡罗分析274
12.6  电子电路仿真实例274
12.6.1  电子电路仿真流程274
12.6.2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实例275
12.6.3  数字电子电路仿真实例277
12.6.4  混合电子电路仿真实例279
※练习281
第13章  信号完整性分析282
13.1  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概念和术语282
13.2  Altium Designer的信号完整性分析283
13.3  信号完整性分析注意事项284
13.4  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284
13.4.1  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查看284
13.4.2  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修改286
13.4.3  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的保存288
13.4.4  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的添加289
13.5  信号完整性分析器290
13.5.1  信号完整性分析器的启动291
13.5.2  信号完整性分析器的内容292
13.5.3  信号完整性分析器的功能294
13.6  信号完整性分析实例296
13.6.1  信号完整性分析步骤296
13.6.2  信号完整性分析项目的建立296
13.6.3  设定元件的SI模型,加入规则297
13.6.4  设置信号完整性分析的规则301
13.6.5  PCB层栈结构的设置302
13.6.6  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302
※练习306
第14章  Altium Designer规则设置307
14.1  电气相关的设计规则308
14.1.1  安全间距设计规则308
14.1.2  短路许可设计规则311
14.1.3  网络布线检查设计规则311
14.1.4  元件引脚连接检查设计规则311
14.2  布线相关的设计规则311
14.2.1  设置导线宽度311
14.2.2  设置布线方式312
14.2.3  设置布线次序313
14.2.4  设置布线板层313
14.2.5  设置导线转角方式313
14.2.6  设置导孔规格314
14.2.7  扇出控制布线设置315
14.2.8  差分对布线设置315
14.3  SMD布线相关的设计规则316
14.4  焊盘收缩量相关的设计规则317
14.4.1  焊盘的收缩量317
14.4.2  SMD焊盘的收缩量317
14.5  内层相关的设计规则317
14.5.1  电源层的连接方式318
14.5.2  电源层的安全间距318
14.5.3  敷铜层的连接方式318
14.6  测试点相关的设计规则319
14.6.1  测试点规格319
14.6.2  测试点用法319
14.7  电路板制造相关的设计规则320
14.7.1  设置最小环宽320
14.7.2  设置最小夹角320
14.7.3  设置最小孔径320
14.7.4  板层对许可321
14.8  高频电路设计相关的规则321
14.8.1  导线长度和间距321
14.8.2  网络长度321
14.8.3  匹配网络长度322
14.8.4  支线长度322
14.8.5  SMD焊盘过孔许可322
14.8.6  导孔数限制322
14.9  元件布置相关规则323
14.9.1  元件盒323
14.9.2  元件间距323
14.9.3  元件的方向324
14.9.4  元件的板层324
14.9.5  网络的忽略324
14.9.6  元件的高度324
14.10  信号完整性分析相关的设计规则325
※练习325
参考文献32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