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与青春同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与青春同行

教学方法及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21.97 6.9折 32 全新

库存1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镇西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0296696

上书时间2024-02-21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这是一本反映我成长历程的书,我试图贯穿一个主题——反思。 我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快乐;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本书以成长为主线,以反思为主题,力图比较客观地展示作者走过的历程。作者把他的教育实践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教育浪漫主义”、“教育现实主义”和“教育理想主义”。并由此展开不同阶段的反思。他的反思也经历一个过程,从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分析,到对教育行为背后所蕴藏的教育观念的追问;从对身边各种教育现象的解剖,到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审视……无论是微观的还是宏观的,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整个教育,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提升。作者正是在一次次反思中,逐步走向自己所期待的相对理想的教育。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镇西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1
  • 版次 1
  • ISBN 9787040185539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0页
  • 字数 270千字
  • 丛书 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反映我成长历程的书,我试图贯穿一个主题——反思。
  我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快乐;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本书以成长为主线,以反思为主题,力图比较客观地展示作者走过的历程。作者把他的教育实践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教育浪漫主义”、“教育现实主义”和“教育理想主义”。并由此展开不同阶段的反思。他的反思也经历一个过程,从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分析,到对教育行为背后所蕴藏的教育观念的追问;从对身边各种教育现象的解剖,到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审视……无论是微观的还是宏观的,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整个教育,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提升。作者正是在一次次反思中,逐步走向自己所期待的相对理想的教育。
【作者简介】
  李镇西,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现执教于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出版有《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青春期悄悄话》、《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民主与教育》、《心灵写诗》等。其中,《爱心与教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大奖和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走进心灵》获中国图书大奖。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目录】
序言:在反思中成长——写在前面
第一章教育浪漫主义的情怀
一、未来班:第一首透明的教育诗
从教训到责任:激情年代点燃理想的激情
让教育过程充满儿童情趣
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做有童心和爱心的教育者
二、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
在于漪们的引领下开始语文教改
“语文教育”的思考
从“小语文”走向“大语文”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三、教育:把童年还给童年
让孩子阅读大自然这本书
把语文课堂搬到大自然
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
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一个美好的开端
四、在错误中成长
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
爱,有时会变成一种伤害
比“机智”更重要的是“尊重”
公开课:追求真教育
纯真而浪漫的初征:放飞教育梦想
——第一阶段反思
第二章教育现实主义的追求
一、困惑与超越
把解剖刀对准自己的教育
教育:迎接商品经济的挑战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改进”来“加强”
德育观念的碰撞
二、站在理论的制高点
穿行于人文精神的长廊
教育,不仅仅指向科学,它同时属于人文学科
追求为了“人”的教育目的
对“素质教育”的思考
三、集体主义教育与班级民主管理
¨集体主义教育漫话
用“法治”取代“人治”
“法治”管理的意义
一场有意义的争论
四、追随大师,追随名师
站在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肩上
聆听于漪老师的教诲
学习魏书生不做魏书生
同龄人的激励与我同行
理性而艰难的探索:回应时代呼唤
——第二阶段总结、
第三章教育理想主义的信念
一、从“爱心”到“民主”
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转化“后进生”——最好的教育科研
二、语文——请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
语文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解放学生的心灵
思想创新呼唤教育个性
让课堂成为思维的王国
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我教《冬天》
三、“让思想冲破牢笼”
独立思考,勇于质疑
教育科研:警惕“伪科学”!
一个优秀的校长,一刻也不应忘记自己曾经是个教师
“专制教育”批判
四、网络空间的教育真情
从“中青在线”到“教育在线”
穿行于思想争鸣的刀光剑影
心灵的拷问——我的滇南之行
重建教育理想
实践与思考的升华:走向民主教育
——第三阶段总结
后记继续心灵写诗——我的近况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