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丛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丛论

古典文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23.76 6.6折 36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伟华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0076983

上书时间2024-02-21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主要是在文化生态与文学关系视野下编辑而成的,重在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生成、发展和表现形态。从中国诗歌由“歌诗”到“诗”的进程中,揭示出文人五言诗体的生成是文人观念自我突破的产物;对中国诗歌“独自”现象的分析,进一步突出私密性写作在抒情诗中的特殊位置和认识价值。唐代春秋左传学、北宋文士与兵学等文则是在交叉学科中讨论文学经典和文人修养的时代意义。而对唐诗宋词名篇的研读,皆以小见大,力图提供经典阅读方法和学术创新视角。有关方法论的几篇论文,强调材料整理和阐释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传统考据学和现代学术、隐性材料的价值和利用的讨论,终极目标仍然在于解决问题。《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开拓创新,观点鲜明,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戴伟华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5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97947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9页
  • 字数 220千字
【内容简介】

 《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主要是在文化生态与文学关系视野下编辑而成的,重在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生成、发展和表现形态。从中国诗歌由“歌诗”到“诗”的进程中,揭示出文人五言诗体的生成是文人观念自我突破的产物;对中国诗歌“独自”现象的分析,进一步突出私密性写作在抒情诗中的特殊位置和认识价值。唐代春秋左传学、北宋文士与兵学等文则是在交叉学科中讨论文学经典和文人修养的时代意义。而对唐诗宋词名篇的研读,皆以小见大,力图提供经典阅读方法和学术创新视角。有关方法论的几篇论文,强调材料整理和阐释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传统考据学和现代学术、隐性材料的价值和利用的讨论,终极目标仍然在于解决问题。《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开拓创新,观点鲜明,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戴伟华,江苏泰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专著《唐代幕府与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唐代文学综论》(商务印书馆2006)、《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溃产》、《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主持国家教委”八五”社科项目1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3项以及中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等其它项目多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1项,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3项以及江苏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2项等多项奖励。
【目录】
文化生态与中国文学

独白: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

《左传》“言语”对战国诸子散文的影响

试论《离骚》的创作契机与艺术构思

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诗缘情”的差异说起

论两汉的“歌诗”与“诗”

孔稚圭《游太平山诗》补证

唐代春秋左传学别论

初唐诗赋咏物“兴寄”论

唐诗中“杜鹃”内涵辨析——以“杜鹃啼血”和“望帝春心托杜鹃”为例。 高适《燕歌行》新论

李白的悲剧与诗

李白自述待诏翰林相关事由辨析

北宋文士与兵学关系述略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写作智慧

被误读的《兰陵王·柳》主题

李清照《武陵春》词应作于绍兴元年考——兼说“隐性”材料的价值和利用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探

传统考据学与现代学术——陈尚君教授《全唐文补编》及其相关成果的意义和方法

文学生态与文学研究的实践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