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

美术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66.15 4.9折 135 全新

库存2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司徒立、金观涛 著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货号1201880631

上书时间2024-02-19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本书作为中国第一部探讨西方当代艺术危机和整体介绍具象表现绘画的著作成为了中国具象表现绘画实践与研究的纲领性的经典著作,不仅在中国美术学院,也包括在整个中国的绘画界都引起了重大的反响。两位作者创造性地、系统地提出了具象表现绘画的方法,而且构成了一种源自于画家实际生活经验之上的形式显示的创作论与教学法,开辟出一个不同于艺术哲学和艺术史学的极其重要的艺术研究的维度。十六年后的今天具象表现绘画这棵艺术之树在东方南宋遗韵的土地上已经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在具象表现绘画大展开幕之际重新出版此书有很重要的意义。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司徒立、金观涛 著
  •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0
  • ISBN 9787550318182
  • 定价 135.00元
【内容简介】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为首本讨论当代西方艺术危机和具象表现绘画的研究著作,是哲学家与艺术家合作研究的成果。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作者认为,现代艺术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公共性丧失的危机。由于艺术作品不再代表人与人之间共同的追求与沟通,绘画正在沦为如同表达个人隐私的东西。为了使未来的现代艺术再度恢复公共性,唯有将绘画变成一项表达“主观真实”的活动。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自贾科梅蒂以来到今天的具象表现画派的作品和探索,并力图通过对法国具象表现画派的研究勾勒出二十一世纪绘画的新方向。
  《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断桥・艺术哲学文丛》包括14万字的研究成果和画家介绍,收录28位画家共162件作品。
【作者简介】
  司徒立,法籍华裔著名画家,1949年生于广州,1975年定居巴黎至今,结识贾科梅蒂生前友人雷蒙・马松、哈曼、森・山方、布列松、阿利卡等,参与具象表现绘画活动。2004年获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位。他的绘画早期专注于对空间表现的研究,后转而在西方存在论层面上思考中国艺术精神的“空与静”,实践“以物观物”的静观,坚持“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司空图)的实境描绘,并提出西方绘画“境域论”的思想。1985年总结具象表现绘画理论,撰写具有现象学方法倾向的《具象表现绘画基础方法》,并于1991年将此“基础方法”引进中国美术学院。2001年参与创办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中心(现为艺术现象学研究所)。2014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金观涛,1947年出生于中国浙江。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0年曾任《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主任、《走向未来》和《走向未来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科学哲学研究室主任。1989年定居香港,参与创办《二十一世纪》杂志,并从事哲学、文化和中国思想史研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讲座教授、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代表作有《兴盛与危机》(与刘青峰合作)、《开放中的变迁》(与刘青峰合作)、《我的哲学探索》等。
【目录】
代序
新版序言
原版序言
艺术与哲学的对话
当代艺术的危机:公共性之丧失
第一封信:正在卷起的精神风暴
第二封信:哲学基础的探讨――主体性与公共性
第三封信:通往后现代的道路一主体性扩张的五个阶段
第四封信:多元文化还是文化被多元摧毁?
艺术真理存在吗?
第五封信:潘多拉之盒――什么是绘画中的主体性?
第六封信:毕加索、贾科梅蒂在寻找什么?
第七封信:艺术的本质是“表现”还是“发现”?
第八封信:塞尚纲领的成功与失败
理解就是创造:寻找新的方向
第九封信:创造者的彷徨
第十封信:空间表现――种正在探索中的方向
第十一封信:民族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第十二封信:艺术本质的再反思

具象表现绘画研究
作为学术研究的绘画
一、学术为何能作为人的终极关怀?
二、从传统到现代:公共性的丧失
三、对艺术解魅的回应:寻找意义的先驱者
四、绘画是创造符号或符号表达艺术吗?
五、什么是新视觉模式的发现?
六、“现象学式的观看”和绝对真实

对现象学绘画原则的再思考
一、贾科梅蒂的惶恐
二、二阶控制论(Second Order Cybemetics)的启示
三、真理性的再定位:第二代具象表现画家
四、寻找新的统一:和中国文化的相遇

构成境域与意境――贾科梅蒂的艺术与中国艺术的比较
一、现象还原――以物观物
二、存在与虚无――体无证有
三、构成境域――意境生动

画家介绍
“现代的混乱”抑或“现代的纠纷”:德朗和他的艺术世界
一、德朗其人
二、被历史放逐的背后
三、寻找“遗失的秘密”

贾科梅蒂
一、绝对的追寻――看《柜子上的苹果》
二、贾科梅蒂的绘画方法论
三、从贾科梅蒂开始的反思

阿利卡访谈
一、“抽象”――从向往到厌恶
二、现象学式的视觉
三、主观真实
四、以画笔提问
五、文化专制和延续性
六、“现代性”与“时鬓”

森・山方的选择
人的主题――雷蒙・马松访谈
时间的良知――布列松的艺术
一、快照之神
二、决定性瞬间
三、感性的圆满
四、独立的艺术家
五、素描速写

通向主观真实之路――洛佩斯的绘画
一、被扩充了的直接经验
二、表现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
三、这仅仅是巧合吗?
作品选
阿利卡(Avigdor Arikha 1929―2010)
巴科奎特(Jean―Michel Bacquet 1956―)
巴尔蒂斯(Balthus 1908―2001)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切尔努什(Tibor Csernus 1927―2007)
德博尔(Jean-Franqois Debord 1938―)
德朗(Andrd Derain 1880―1954)
爱德华(Pierre Edouard 1959―)
富尔(Pierre Faure 1927―)
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
古吉奥尼(Piero Guccione 1935―)
古德士(Dominique Gutherz 1946―)
哈曼(Jacques Hartmann 1933―)
霍尔策(Fred-AndreHolzer 1935―)
莱利斯(Jean Leyris 1939―)
洛佩斯(Antonio L6pez Garcia 1936―)
马尔桑斯(Luis Marsans 1930―201 5)
雷蒙・马松(RaymondMason 1922―2010)
莫兰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
穆西克(Zoran Music 1909―2005)
普拉达利耶(Philippe Pradalid)
罗曼(Philippe Roman 1927―)
塞舍雷(Jean―Baptiste S&heret 1957―)
森・山方(Sam Szafran 1934―2000)
司徒立(SzetoLap 1949―)
图博(Iean-Max Toubeau 1945)
特吕费米(JacquesTruphdmus 1922―)
瓦尔斯(Xavier Vails 1923―2006)
附录一人名对照表
附录二机构译名对照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