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孩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看见孩子

素质教育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8.4 6.5折 59 全新

库存247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贝姬·肯尼迪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02878091

上书时间2024-02-19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1、从外网火到国内。一本现象级新书、多榜单畅销书,2022年《纽约时报》畅销书No.1,长踞美亚家教类图书榜/首。被小红书上的许多原版阅读妈妈推荐为“2023年超期待”“值得翻烂的育儿书”。理念上也得到国内教育大咖(詹大年、黄静洁、刘称莲、李小萌、朱芳宜等)的一致推荐!
2、用一种赋权、宽容和有效的育儿方法,掀起一场颠覆性的育儿革命。书中通过10大育儿准则、40+案例分享,帮助家长解决19个教养难题。这本书将帮助现在的家长增进亲子关系、改善亲子沟通、化解亲子冲突、甚至改变整个家庭的运作方式。
3、给父母和孩子无差别的支持,缓解当下的育儿焦虑。不仅是一本培养情绪健康、有心理韧性的孩子的实用指南,也是一本给在育儿重压下挣扎的父母的安慰之书。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贝姬·肯尼迪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1755459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8页
  • 字数 250千字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可以奠定美好亲子关系基础、改变家庭运作方式的全新教养力作。无论你是想让蹒跚学步的孩子平静下来,还是让十几岁的孩子敞开心扉,孩子各个年龄段让你头疼的养育问题书里都有答案。推荐给新手妈妈、二胎妈妈,还有每一位间歇性育儿崩溃的家长。
  又是被孩子搞砸的一天,如果你正在经受育儿焦虑,在育儿的重压下挣扎,如果你曾经无数次想要停止向孩子发火,重拾养育的信心,成为更有力量的父母,那么你都应该看看这本书。本书的核心理念是看见孩子的内在美好,看见我们自己的好,只要理解了孩子的内心需求,改善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行为,还有整个家庭的运转和彼此的感情。书中不仅分享了贝姬博士的10个育儿准则,还通过40多个案例,教会家长应对一系列的教养难题,包括:孩子乱发脾气、二胎矛盾、撒谎、缺乏自信、畏难、害羞等等。
【作者简介】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三孩妈妈,被《时代》周刊誉为“千禧时代父母的教养教练”。曾以“学业成绩”获得杜克大学心理学与人类发展学士学位,及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贝姬博士重新思考并定义了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并将这些想法转化为父母在家就可以实施的策略,以帮助父母变得更强大,成为更有准备的养育者,并从容应对育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

贝姬博士在社交平台建立账号之后,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积累了超过100万忠实粉丝。她每周都会在上面回答一些让父母感到棘手的育儿问题,并提供一系列操作性极强的指导建议,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成为了更好的父母,同时跟孩子建立起更美好的亲子关系。

贝姬博士的播客——Good Inside with Dr. Becky于2021年4月推出之后,立即进入苹果播客“儿童和家庭”排行榜名。

本书为贝姬博士的作品,全面展现了她多年来所探索的一系列开创性的教养理念和方法。 
【目录】
前言 

看见孩子:行为是了解孩子内心困境的线索 

转变视角:我们的目标不是塑造行为,而是培养人 

本书使用指南:从理念到方法,既关照孩子,也支持父母 

【篇 贝姬医生的10大育儿准则】

准则1 善意养育

底层逻辑:父母和孩子的本心都是好的 

让改变发生:把孩子与问题分开

重塑脑回路:打破不良家庭关系模式的代际循环 

善意回应: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而非外在表现 

准则2 真相不 

接纳多重真相:让关系中的双方都能被看到 

实践指南一:坚守行为规则 

实践指南二:摆脱控制权之争 

实践指南三:应对孩子的无礼行为 

实践指南四:解决父母的不良情绪 

准则3 明确父母和孩子的职责 

父母的职责:保护孩子的身心安全,做孩子情感的守护者 

设置行为规则:坚守职责,杜绝孩子在行为上越界 

接纳与共情: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孩子的职责:通过感受和表达情绪来探索和学习 

准则4 婴幼儿时期至关重要 

早期经历的重要性:早年的亲子互动是孩子构筑未来生活的蓝纸 

依恋理论:孩子越是觉得可以依赖父母,就越是能够独立 

内在家庭系统理论:情绪自由,孩子才能接纳内心的多个自我 

准则5 永远都不晚 

大脑的可塑性:如果父母愿意改变,孩子的脑回路就会发生改变 

修复的力量:父母永远能给孩子带去新的感受,进而改变现状 

修复怎么做:给予孩子理解与共情,让孩子感到安全 

准则6 心理韧性 > 快乐 

调节在先,快乐在后:快乐远没有心理韧性重要 

心理韧性的力量:心理韧性强的人,能更好地应对压力 

面向未来找答案:要快乐,还是要心理韧性? 

准则7 行为是一扇窗 

改变行为问题的核心:行为只是线索,背后的动机更值得关注 

放弃控制行为,关系重要:为什么不建议随意去奖励或惩罚? 

循证育儿法的短视:只是暂时改变行为,而非真正解决问题 

准则8 减少羞耻感,让关系更亲密 

羞耻感的本质:我不能做自己,我不能有这种感受 

羞耻感是危险的信号弹:它激发了孩子的不安全感 

羞耻感只会加重行为问题:父母要识别并减少孩子的羞耻感 

被隐藏的自我:如果羞耻感被放任,会对孩子造成长期影响 

亲密感重要:亲密是羞耻的对立面,也是羞耻的解毒剂 

准则9 说真话 

让心更近:好的养育建立在父母直面真实自我的意愿之上 

说真话的方式一:肯定孩子的感受 

说真话的方式二:正视孩子提出的问题 

说真话的方式三:告诉孩子什么是你不知道的 

说真话的方式四: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 

准则10 不要忘记自我关照 

自我关照:我们与自己关系的质量,决定着与他人关系的质量 

五种方法,学会如何关照自己 

【第二篇 建立亲密感,改善行为】

实战1 我在育儿路上很受挫,有没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情感资本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从行为入手,只能从亲密感入手 

积累情感资本的工具一:手机拜拜亲子时间 

积累情感资本的工具二:填充游戏 

积累情感资本的工具三:接种情绪疫苗 

积累情感资本的工具四:坐在孩子“情绪的长椅”上 

积累情感资本的工具五:提升游戏力 

积累情感资本的工具六:“我有没有跟你说起过,有一次……” 

积累情感资本的工具七:积极修复裂痕 

实战2 孩子不听话(或者说,不合作)怎么办? 

育儿工具箱: 

先拉近关系,再提出要求 

给孩子做选择的权利 

提升游戏力 

闭眼技巧 

角色互换游戏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3 如何应对孩子情绪化地发脾气? 

育儿工具箱:

“我没有任何问题”(不要怀疑养育方式出了错) 

牢记“真相不” 

说出孩子的愿望 

说出情绪的体量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4 如何纠正伴随攻击行为地发脾气(打人、咬人、扔东西)? 

育儿工具箱:

“我不会允许你……” 

区分冲动和行动,以安全的方式释放 

控制火势(及其具体步骤) 

重新翻译孩子的语言

通过讲述一起回顾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5 怎样化解手足之争、二胎矛盾? 

育儿工具箱: 

手机拜拜亲子时间 

“不求公平,但求满足孩子所需” 

允许孩子对父母宣泄情绪 

降温,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危险再介入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6 怎样纠正孩子的无理与对抗?

育儿工具箱:

不要上当 

说出真相 

重建亲密与规则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7 孩子爱抱怨,怎么引导?

育儿工具箱:

宽容那个抱怨的自己 

提升游戏力 

重述孩子的请求 

看到孩子的需要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8 孩子说谎怎么办? 

育儿工具箱: 

把谎言视作愿望 

等待,稍后再谈 

“假如这种事真的发生了……” 

询问孩子你需要做些什么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9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焦虑? 

育儿工具箱:

跳进洞里陪孩子 

提前演习 

讨论具体恐惧的沟通话术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10 孩子总是害羞和犹豫,怎么办? 

育儿工具箱: 

反思自己 

接纳 “等你准备好了再说” 

提前做好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 

不要贴标签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11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无法忍受挫折? 

育儿工具箱: 

深呼吸 

巧用口头禅 

视挫折为学习而非失败的标志 

建立一套成长心态的家庭价值观 

注重应对挫折感,而非获取成功 

接种情绪疫苗,演习和“我有没有跟你说起过,有一次……”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12 孩子吃饭难,怎么办? 

育儿工具箱: 

巧用口头禅 

讨论各自的职责 

关于甜点的具体策略 

关于零食的具体策略 

容忍孩子的抱怨和不满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13 为什么允许孩子遵从内心的感受很重要? 

育儿工具箱:

“我相信你” 

说出孩子的感受 

“你的身体里只有你” 

苏格拉底式的提问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14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哭泣? 

育儿工具箱:

和孩子聊聊眼泪 

把眼泪与重要的事情联系起来 

苏格拉底式的提问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15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育儿工具箱:

接纳孩子的感受 

“你是怎么想到……的?”

内心世界重于外在表现 

“你了解你现在的感受”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16 是否要纠正孩子的完美主义? 

育儿工具箱:

“示范”犯错 

说出孩子的感受 

假装游戏 

带孩子认识内心的“完美小孩” 

为犯错喝彩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17 怎样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育儿工具箱:

关注自身的焦虑 

提前跟孩子聊聊 

分离仪式 演习 

过渡性客体 

通过讲述一起回顾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实战18 我们可以如何改善孩子的睡眠问题? 

育儿工具箱:

“我们夜里都在哪里?” 

分离仪式 

演练睡前仪式 

把你的陪伴融入孩子心中 

巧用口头禅 

安全距离法 

安抚按钮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第29章 家里有高敏感的孩子,怎么办? 

育儿工具箱:

用好奇代替指责 

控制局面

“你是一个遇到了困难的好孩子”

陪伴,等待 

大拇指游戏 

实践时刻:案例分享 

总结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