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与社会译丛:废墟上的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与和平之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文与社会译丛:废墟上的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与和平之梦

文物考古 美国考古学会图书奖,全面解析围绕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政治学与人类学,详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机构历史,埃及、威尼斯、吴哥窟保护实例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44.53 5.1折 88 全新

库存7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澳大利亚]林恩·梅斯克尔 著;王丹阳、胡牧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2523775

上书时间2023-02-21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2019年美国考古学会图书奖获奖作品①作者林恩·梅斯克尔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策展人,康奈尔大学A.D.怀特特聘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作为一名资深考古学家,她曾在世界各地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政府及非政府机构合作,收集到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接触到许多其他学者接触不到的档案与信息,并基于此,展开围绕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度研究。②本书是一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机构历史,追溯了从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时期,直至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又至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1976年《世界遗产名录》设立、1992年世界遗产中心成立的一系列理念与实践上的变化演进。本书详细考察了世界遗产项目的运作模式及其得失,论及许多有名案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期的旗舰项目埃及—苏丹努比亚、意大利威尼斯、柬埔寨吴哥窟的保护工作,又如较晚近的围绕马里廷巴克图、叙利亚帕尔米拉的争议。③本书以世界遗产项目为切入点,呈现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际主义理念与和平梦想在人们头脑中的起起伏伏,引读者重新审视过去与现在的关系,重新理解世界遗产对于人类历史与未来的意义,并认识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遗产的重要性。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澳大利亚]林恩·梅斯克尔 著;王丹阳、胡牧 译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1
  • 版次 1
  • ISBN 9787544786515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434页
【内容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是一个旨在促进和平、人道主义及跨文化理解的政府间机构;其备受瞩目的世界遗产项目则致力于保护对人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然而,在该机构的实践中,这一使命时常遭遇困难与挑战。 

本书回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试图拯救世界遗产的历史,综合考古学、政治学视角,通过翔实的史料分析及长期人类学探索,考察了该机构世界遗产项目的运作模式及其得失,尤其聚焦于文化遗产。书中论及许多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如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意大利威尼斯、柬埔寨吴哥窟、叙利亚帕尔米拉等,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该机构全球遗产保护使命的成就与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本书呼吁我们重新审视过去与现在的关系,重新理解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以及遗产保护对于人类历史与未来的意义。
【作者简介】
林恩·梅斯克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人类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东和亚洲部策展人,康奈尔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利物浦大学,印度希夫·纳达尔大学,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名誉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考古学理论、人种志、世界遗产等。
【目录】
第一章 乌托邦 

第二章 国际主义 

第三章 技术统治 

第四章 遗迹保护 

第五章 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六章 冲 突 

第七章 危 险 

第八章 反乌托邦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