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汉鼓吹乐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两汉鼓吹乐研究

音乐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7.29 4.8折 78 全新

库存8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倩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02742994

上书时间2023-02-20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1.资料翔实,史料来源皆可考,并参考超过200种研究文献。

2.学术视角多维,研究种类广泛。

3.“原典”与正文内容穿插,直面“一手资料”。

4.综合多种观点,揭示学界近期新研究现状。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倩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72331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4页
  • 字数 244.000千字
【内容简介】
“鼓吹”,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器乐类型。学界普遍认为它是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为主的音乐品种,且以演奏形式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黄门鼓吹”“短箫铙歌”“横吹”“骑吹”“凯乐”“箫鼓”等多种类别。

  据文献可知,汉代鼓吹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多元复合的音乐类型,其形态和功能随着两汉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背景的变更而发生着变化,其音乐形态不仅仅包含打击和吹奏乐器,而上述分类也不能完全概括其特征。

  《两汉鼓吹乐研究》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细读,以东汉蔡邕“汉乐四品”中的“黄门鼓吹”和“短箫铙歌”为中心,利用多学科视角,解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次原因的影响下,两汉音乐机构与鼓吹乐的互动关系、鼓吹乐的形态及功能分类、历史变迁的轨迹、乐人的身份、鼓吹乐的象征性及鼓吹乐的历史书写等问题。
【作者简介】
赵倩,1981年生,音乐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人类学、曲艺音乐。出版专著《戏里戏外——内乡县宛梆剧团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评论集《品乐集——音乐文论选》。曾于《中国音乐学》《艺术评论》《中国音乐》《中国戏剧》《戏曲研究》《民族艺术》《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目.录 

导.言

  第一节.研究对象的确立 

  第二节.当代鼓吹乐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重要概念释义及研究方法举要 

第一章.两汉国家礼乐制度 

  第一节.礼乐制度述略 

  第二节.音乐机构的变迁 

本章小结 

第二章.学界视野中的鼓吹乐 

  第一节.“鼓吹”的起源与分类 

  第二节.关于起源、分类的争论 

  第三节.两汉“鼓吹”序说 

  本章小结 

第三章.“宴享型”鼓吹乐——以“黄门鼓吹”为中心 

  第一节.“黄门鼓吹”与《诗经》乐歌 

  第二节.“天子宴乐群臣”的历史形态  

  第三节.两汉宫廷宴享用乐的场合及功能 

  第四节.两汉宫廷宴享用乐的主要形态 

  本章小结 

第四章.“仪仗型”鼓吹乐——以“短箫铙歌”为中心 

  第一节.蔡邕“军乐”说解读  

  第二节.汉代的军中之乐   

  第三节.宫廷仪礼鼓吹乐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两汉鼓吹乐余论 

  第一节.乐人的身份

  第二节.鼓吹乐的身份 

  第三节.“承华令”的设置意义及时间问题 

  第四节.鼓吹乐音乐来源  

  第五节.汉乐四品余说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