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比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比较

政治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75.4 6.4折 11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华、史卫民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1968017

上书时间2023-02-17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在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引入科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连续性的全国问卷调查,显现各种指数的变动情况,对于全面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和2016年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的全国性问卷调查,都与中国政治文化指数有密切的关系。本书是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之三,重点是对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情况作出综合评估。本书用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说明了在危机压力方面,因公民性别、民族、年龄、学历、政治面貌、职业、户籍、单位、收入、区域的不同,以及公民对不同民主的偏好不同,会显现出一定的差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问卷调查较突出地显示了公民的性别、年龄、学历、政治面貌、所在单位、收入水平、所在区域不同以及公民对不同民主的偏好,都会带来危机压力的显著差异。基于问卷调查反映的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差异,还需要持续性的问卷调查加以进一步的验证,但本书所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对于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应能提供重要的帮助,并使更多的人持续关注政治学的量化研究成果。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田华、史卫民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38509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2页
【内容简介】
  在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引入科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连续性的全国问卷调查,显现各种指数的变动情况,对于全面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和2016年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的全国性问卷调查,都与中国政治文化指数有密切的关系。该书是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之三,重点是对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情况作出综合评估。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比较》用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说明了在危机压力方面,因公民性别、民族、年龄、学历、政治面貌、职业、户籍、单位、收入、区域的不同,以及公民对不同民主的偏好不同,会显现出一定的差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问卷调查较突出地显示了公民的性别、年龄、学历、政治面貌、所在单位、收入水平、所在区域不同以及公民对不同民主的偏好,都会带来危机压力的显著差异。
  基于问卷调查反映的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差异,还需要持续性的问卷调查加以进一步的验证,但《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比较》所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对于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应能提供重要的帮助,并使更多的人持续关注政治学的量化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田华,女,1978年9月出生于天津,澳门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兼职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公民参与、政府治理、政治学量化等领域的研究,近年的主要著作有《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中国不同公民群体的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等,参与撰写《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13-2014年卷)》《政治参与蓝皮书》(2013-2015年卷)等,并任《政治文化蓝皮书(2017年卷)》的副主编、执行主编。
  
  史卫民,男,1952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政府理论、公共政策、历史学等领域研究,近年的主要著作有《“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分析》《中国政治发展范式的选择》《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中国不同公民群体的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中国公民政策参与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问卷调查数据》等,从2001年开始参与主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年度报告,并任《政治参与蓝皮书》(2011-2015年卷)的执行主编。
【目录】
第一章 危机压力的差异比较:性别
一 不同性别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性别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比较
三 不同性别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比较
四 不同性别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比较
五 不同性别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比较
六 不同性别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比较
七 不同性别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比较
八 不同性别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比较

第二章 危机压力的差异比较:民族
一 汉族与少数民族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汉族与少数民族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比较
三 汉族与少数民族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比较
四 汉族与少数民族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比较
五 汉族与少数民族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比较
六 汉族与少数民族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比较
七 汉族与少数民族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比较
八 汉族与少数民族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比较

第三章 危机压力的差异比较:年龄
一 不同年龄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年龄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比较
三 不同年龄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比较
四 不同年龄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比较
五 不同年龄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比较
六 不同年龄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比较
七 不同年龄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比较
八 不同年龄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比较

第四章 危机压力的差异比较:学历
一 不同学历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学历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比较
三 不同学历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比较
四 不同学历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比较
五 不同学历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比较
六 不同学历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比较
七 不同学历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比较
八 不同学历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比较

第五章 危机压力的差异比较:政治面貌
一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比较
三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比较
四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比较
五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比较
六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比较
七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比较
八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比较

第六章 危机压力的差异比较:职业
一 不同职业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职业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比较
三 不同职业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比较
四 不同职业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比较
五 不同职业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比较
六 不同职业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比较
七 不同职业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比较
八 不同职业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比较

第七章 危机压力的差异比较:户籍
一 不同户籍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户籍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比较
三 不同户籍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比较
四 不同户籍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比较
五 不同户籍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比较
六 不同户籍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比较
七 不同户籍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比较
八 不同户籍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比较

第八章 危机压力的差异比较:单位
一 不同单位性质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单位性质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比较
三 不同单位性质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比较
四 不同单位性质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比较
五 不同单位性质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比较
六 不同单位性质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比较
七 不同单位性质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比较
八 不同单位性质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比较

第九章 危机压力的差异比较:收入
一 不同收入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收入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比较
三 不同收入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比较
四 不同收入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比较
五 不同收入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比较
六 不同收入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比较
七 不同收入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比较
八 不同收入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比较

第十章 危机压力的差异比较:区域
一 不同区域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区域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比较
三 不同区域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比较
四 不同区域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比较
五 不同区域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比较
六 不同区域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比较
七 不同区域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比较
八 不同区域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比较

第十一章 民主偏好对危机压力的影响
一 不同民主偏好被试危机压力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民主偏好被试的政治危机压力情况
三 不同民主偏好被试的经济危机压力情况
四 不同民主偏好被试的社会危机压力情况
五 不同民主偏好被试的文化危机压力情况
六 不同民主偏好被试的生态危机压力情况
七 不同民主偏好被试的国际性危机压力情况
八 不同民主偏好被试的危机压力总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