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技术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982技术手册

法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2.76 4.2折 7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著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货号1202175200

上书时间2023-02-13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本书是靠前海道测量组织-靠前大地测量协会于2014年6月出版的第51号特别出版物即《198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技术手册》第5版的译本。本书论述的是海洋法、大地测量学、海道测量学和海洋地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包括大地测量学、海图、基线、外部界限、双边边界等内容。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理想解决将是相关靠前法在海洋环境中有序实践的关键。对于我国从事海洋划界理论研究和划界实践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于参加海洋划界谈判和决策的人员来说,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198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技术手册》第5版中的部分图片已被转换成PPT幻灯片动画。这些动画由印度尼西亚加札马达大学的IMadeAndiArsana和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国家海洋资源和安全中心的CliveSchofield制作。他们已经将这些动画放到了靠前海道测量组织网站上,并且它们的链接已经以合适的标题插入到《技术手册》中。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著
  •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2
  • ISBN 9787521005028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靠前海道测量组织-靠前大地测量协会于2014 年6月出版的第51号特别出版物即《198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技术手册》第5版的译本。本书论述的是海洋法、大地测量学、海道测量学和海洋地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包括大地测量学、海图、基线、外部界限、双边边界等内容。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理想解决将是相关靠前法在海洋环境中有序实践的关键。对于我国从事海洋划界理论研究和划界实践的技术人员, 尤其是对于参加海洋划界谈判和决策的人员来说, 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198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技术手册》第5版中的部分图片已被转换成PPT 幻灯片动画。这些动画由印度尼西亚加札马达大学的I Made Andi Arsana 和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国家海洋资源和安全中心的Clive Schofield 制作。他们已经将这些动画放到了靠前海道测量组织网站上,并且它们的链接已经以合适的标题插入到《技术手册》中。
【目录】
第1 章   简介 … (1)   1.1   简介…(1)   1.2   海洋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史…(1)1. 2.1   1982 年之前 … (1)1.2.2   1982 年之后…(3)   1.3   《公约》组成及相关协定…(4)   1.4   《公约》的技术问题…(4)1.4.1   大地测量学…(4)1.4.2   海道测量学…(5)1.4.3   海洋地球科学…(5)第2 章   大地测量和定位 … (7)   2.1   简介…(7)   2.2   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学…(7)2.2.1   国际地球参考系统…(8)2.2.2   大地水准面…(9)2.2.3   参考椭球体…(11)   2.3   测量基准…(11)2.3.1   非地心基准…(14)2.3.2   地心基准…(15)2.3.3   大地测量基准转换…(17)   2.4   垂直基准…(18)2.4.1   海图基准 …__________(19)2 . 4 . 2   全球重力场模型与世界高程基准…(20)2.4.3   海洋边界划界的有关问题…(21)   2.5   卫星定位…(22)2.5.1   GPS 介绍…(22)2.5.2   GPS 定位模式…(23)2.5.3   GNSS 的未来…(24)   2.6   测量与计算…(25)2.6.1   基线的确定…(26)2.6.2   区域的界定…(28)第3 章   海图…(29)   3.1   简介…(29)   3.2   航海图…(29)3.2.1   纸质海图…(30)3.2.2   电子海图…(30)   3.3   海图维护…(32)3.3.1   新图…(32)3.3.2   新版…(32)3.3.3   限制性新版…(32)3.3.4   再版…(33)3.3.5   航海通告…(33)   3.4   可靠性…(33)3.4.1   源图 …__________(34)   3 . 5   投影…(34)   3.6   单位…(36)3.6.1   距离…(36)3.6.2   面积…(36)   3.7   比例尺…(37)   3.8   刻度与经纬网…(38)3.8.1   刻度…(38)3.8.2   经纬网…(38)   3.9   直线和距离…(38)3.9.1   大地线…(38)3.9.2   大圆航线….(38)3.9.3   斜航线/恒向线…(38)3.9.4   法截线…(39)…(39)3.9.6   定向线…(39)3.9.7   海图上的直线…(41)   3.10   方位…(42)   3.11   图上作业…(42)3.11.1   简介…(42)3.11.2   海里…(42)3.11.3   纬度和经度…(43)3.11.4   墨卡托海图上方位和距离的使用…(45)3.11.5   非墨卡托海图的图上作业…(45)3.11.6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处理电子航海图…(46)   3.12   制图综合…(46)第4 章   基线…(48)   4.1   正常基线…(48)   4.2   直线基线…(49)4.2.1   河口…(49)4.2.2   海湾封口线…(49)4.2.3   直线基线系统…(51)   4. 3   群岛直线基线…(51)   4.4   岛屿…(52)   4.5   特殊情况…(53)4.5.1   沿岸设施..(53)4.5.2   近海设施…(53)4.5.3   低潮高地(《公约》第十三条)…(53)4.5.4   礁石…(53)4.5.5   边界上的直线基线…(55)   4.6   公布基线…(55)   4.7   大地测量注解:勘测、测线和区域…(55)第5 章   外部界限…(57)   5.1   简介…(57)   5.2   距离限制线…(58)5.2.1   一般特征 … (58)5.2.2   距离限制线的划分…(59)5.2.3   作图法…(59)5.2.4   计算…(61)   5.3   领海界限…(62)   5.4   毗连区界限…(62)   5.5   专属经济区界限…(62)   5.6   大陆架外部界限 …5.6.1   数据源…(64)5.6.2   大陆坡脚…(64)5.6.3   沉积物厚度公式线…(65)5.6.4   60 海里公式线…(66)5.6.5   距离限制线…(66)5.6.6   深度限制线…(67)5.6.7   大陆架外部界限…(67)5.6.8   数据收集作业…(68)第6 章   双边边界…(71)   6.1   简介…(71)   6.2   等距离法…(72)6.2.1   等距离线的构造…(72)6.2.2   基线的选择…(73)6.2.3   构造等距离线的图解法…(73)6.2.4   等距离线的自动计算…(75)6.2.5   简化的等距离线…(75)   6.3   基于等距离原则的划界方法…(76)6.3.1   部分效力…(76)6.3.2   岸线长度比对…(76)6.3.3   等比率法…(78)6.3.4   确定海岸线一般方向的方法…(78)   6.4   其他方法…(79)6.4.1   深泓线概念…(79)6.4.2   陆地边界延伸线…(79)6.4.3   任意线..(79)6.4.4   飞地 ..   6.5   成比例方法…(80)   6.6   司法判例…(81)附录1   术语 … (82)附录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00)附录3   参考文献…(135)附录4   海洋法技术问题工作组成员 … (145__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