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原与阐释: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还原与阐释: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外国文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62.37 6.3折 99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宝林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1760838

上书时间2023-02-10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本著旨在从形象构建的角度研究美国文学在1930年代中国的接受问题。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前两章分别从中美两个维度,阐述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社会、文化和文学语境。中间四章主要基于重要案例,阐述阶级/革命话语、自由主义话语、民族/国家话语等不同话语形态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既揭示美国文学形象在1930年代中国呈现出的共时性差异,又剖析其内在逻辑和历史文化意义。很后两章主要通过考察1930年代中国的多部世界文学史著,既分析中国文人如何在世界文学格局中构建美国文学形象,又揭示美国文学形象及其构建特点在1930年代中国发生的整体性变迁。结语部分先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再简要分析美国文学对于1930年代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参照性意义。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宝林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28814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0页
  • 字数 343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文献汇编的形式呈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人如何认知和想象美国文学。上编全文收录了10篇从不同维度综论美国文学的文章,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段中国文人对美国文学的基本判断。下编节录了鲁迅、梁实秋、施蛰存、杨昌溪等60位不同政治和审美倾向的文人论述美国作家作品的相关文字,便于呈现中国接受美国文学的多元图景。

 


【作者简介】

张宝林,男,1981年生,甘肃定西人,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主要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曾在《文学评论》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和专著多部,现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目录】



绪论
章“他者”崛起: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外部语境
节美国崛起及其影响力在中国扩散
第二节美国文学的发展与成熟
第二章“自我”症候: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语境
节文学现代化诉求与美国文学译介
第二节“文学场”分化与美国文学译介队伍
第三节都市语境与美国文学传播
第三章辛克莱热:阶级/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节阶级/话语与辛克莱热
第二节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变化
第三节翻译辛克莱:从话语实践到政治实践
第四章休士热:民族/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节美国黑人及其文学: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公其议颢
第二节杨昌溪与美国黑人文学形象构建
第三节休士:民族还是阶级斗士
第五章“自由”的文学:自由主义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节杜衡与“现代美国文学专号”的自由主义话语生成
第二节“现代美国文学专号”中的美国文学形象及其构建策略
第三节“现代美国文学专号”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诉求
第六章刘易斯热:多元话语交织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节“诺奖情结”与刘易斯热
第二节刘易斯获奖:相关争论与刘易斯形象构建
第三节美国获奖:相关争论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第七章选择与安排:文学史、翻译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节在世界文学格局中选择和安排美国文学
第二节翻译选择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第八章从“abc”到“新传统”: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的整体变迁
节《美国文学abc》与美国文学“旧”形象
第二节《新传统》与美国文学“新”形象
结语
参文献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