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古生命的守望者:李星学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远古生命的守望者:李星学传

生物科学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26.32 4.7折 56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琦 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1354596

上书时间2023-02-09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何琦著的《远古生命的守望者》按照李星学学术成长经历的时间顺序,以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环境下古生物学科的发展历史为参照,共分为7个章节和结语部分。靠前章主要介绍了李星学的家庭背景和他在长沙雅礼中学的求学经历,并对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陈仁烈、晏阳初,关键事件“民训”进行了重点描述。第二章讲述了李星学如何在二舅朱森的影响下走上地质古生物学的研究道路。1938-1942年是抗日战争的重要阶段,对青年李星学影响至深,因此这一段历史背景是本章的关键。第三章是关于李星学在原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经历。导师斯行健、妻子刘艺珍等是对他一生的科研生涯都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第四章讲述了李星学新中国成立后到“”前,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经历。这是他学术生涯的一个很好时期,以他的几部代表性论著为主体,对他的学术成长进行了阶段性梳理。第五章对李星学在“”期间的工作进行了小结。第六章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李星学的研究工作介绍。李星学在这一时期的工作全面展开,除了本职的科研任务,他还放眼靠前合作,培养人才,提高实验技术手段、加强薄弱领域的投入等,他的科研道路逐步走向理性和成熟。第七章对李星学退休以后的工作进行了陈述,试图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他的科研人生历程。很后在结语部分,以“学贵有恒,业精于勤”、“爱国赤子心和民族责任感”、“个人志趣和国家需求”等几个小标题为支撑,分析、提炼、总结了李星学学术成长的重要特点和关键影响因素。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琦 著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7
  • 版次 1
  • ISBN 9787313138910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5页
  • 字数 26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内容简介】
  《远古生命的守望者:李星学传》按照李星学学术成长经历的时间顺序,以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环境下古生物学科的发展历史为参照,共分为7个章节和结语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李星学的家庭背景和他在长沙雅礼中学的求学经历,并对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陈仁烈、晏阳初,关键事件“民训”进行了重点描述。第二章讲述了李星学如何在二舅朱森的影响下走上地质古生物学的研究道路。1938-1942年是抗日战争的重要阶段,对青年李星学影响至深,因此这一段历史背景是本章的关键。第三章是关于李星学在原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经历。导师斯行健、妻子刘艺珍等是对他一生的科研生涯都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第四章讲述了李星学新中国成立后到“**”前,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经历。这是他学术生涯的一个巅峰时期,以他的几部代表性论著为主体,对他的学术成长进行了阶段性梳理。第五章对李星学在“**”期间的工作进行了小结。第六章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李星学的研究工作介绍。李星学在这一时期的工作全面展开,除了本职的科研任务,他还放眼国际合作,培养人才,提高实验技术手段、加强薄弱领域的投入等,他的科研道路逐步走向理性和成熟。第七章对李星学退休以后的工作进行了陈述,试图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他的科研人生历程。最后在结语部分,以“学贵有恒,业精于勤”、“爱国赤子心和民族责任感”、“个人志趣和国家需求”等几个小标题为支撑,分析、提炼、总结了李星学学术成长的重要特点和关键影响因素。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导言

第一章 饱经战乱的中小学时代(1927-1938)
湘江边上的中医世家
长沙雅礼中学
物理教师陈仁烈
科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参加“民训”

第二章 结缘地质古生物学(1938-1942)
二舅朱森
朱森的推荐
就读重庆大学地质系
校外的社会经历

第三章 在原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经历(1942-1949)
关于原中央地质调查所
研究室的同事们
野外见闻和遇险经历
迁返南京
中国地质学会会员
斯行健的研究足迹及对李星学的影响
师从斯行健
成家

第四章 “成功的人没有不勤奋的”(1949-1966)
调入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石拐子煤田的经历
第一篇古植物学论文的诞生
长期地质实践工作的理论成果
关于《华北月门沟群植物化石》一书
关于《中国晚古生代陆相地层》一书
关于《中国中生代植物》一书
招收研究生
科研为生产服务
形成科学辩证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科研工作(1966-1976)
科研业务被迫中断
与杨钟健的通信
“文革”期间的研究成果

第六章 新时期中国古植物学界的领路人(1976-1997)
对泥盆纪植物的研究
对青藏高原古植物及地层、地理区划的研究
关于《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期地层和生物群》一书
对白垩纪植物的研究
“华夏植物群”的研究开端
提出“华夏植物群”的植物组合序列
对“华夏植物群”的国际合作研究
对“华夏植物群”的持续深入研究
对中国古植物学研究状况的总结和评价
桃李满天下
负责学术刊物和学术机构的工作
当选学部委员

第七章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1997-2009)
从事科普工作
参与中外学术交流
促进国际合作——对南山植物群的研究
学术的,更是文化的
关于南京直立人的研究
赠誉予李星学命名的植物化石

结语
学贵有恒,业精于勤
爱国赤子心和民族责任感
个人志趣与国家需求
淡泊的生活和无私的爱心
业余爱好与终身学习
丰硕的科研成果与辉煌的事业历程

附录一 李星学年表
附录二 李星学主要论著目录
附录三 关于专业术语的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