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社会学新探:一个学科框架与知识体系的构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社会学新探:一个学科框架与知识体系的构建

法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23.41 6.2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珊君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0955336

上书时间2023-02-09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何珊君编著的《法社会学新探――一个学科框架与知识体系的构建》主要解决法社会学学科构建的两个关键问题,即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运用在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上形成的一套新颖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模式,精心挑选了法社会学的很重要和很基本的知识内容,梳理了中西法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并且在社会科学的视野下透视法律的社会基础、法律与社会的基本关系、法律意识、法律文化、法律制度、法律角色以及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拓展等具体问题,力图完整勾勒出法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包括法社会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具体问题研究两个部分,内容富有原创思想,对当今法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蓝本和可行性的规划方案。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珊君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4563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0页
  • 字数 307千字
  • 丛书 法理文丛
【内容简介】
从20世纪20年代译介、引入西方具有法社会学思想的理论著作和法社会学名著至今,法社会学在中国也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但将法社会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或专业课来建设、研究,则是新近二十年的事。虽然有了这些发展与成绩,但有两个关键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与追问,就是法社会学究竟研究什么,即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问题;怎样研究,即研究方法问题,这两个问题不仅困惑着中国的学者,在国际社会也是一个仍在不断探索与存在诸多争论的问题。本书笔者抱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追问,在长达八年潜心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上,阅读了近百本法社会学经典及相关著作,研究了大量的中西文献和国际社会著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具体考察和分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诸多法律现实问题,通过对理论与现实的不断双向反思与体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与探索。本书在全景式扫描当代法社会学前沿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法社会学学科的这两个关键问题,勾勒了法社会学学科领域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内容囊括了当前国际社会在法社会学研究中最经典和最瞩目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比如,法律与社会的基本关系,法律的社会基础,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法社会学的未来走向,法律规范,法律角色等等。
【作者简介】
  何珊君,女,浙江宁波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资深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社会学、社会科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

第一章法社会学的概况与学科建设的意义/

第一节法社会学研究概况/

第二节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第三节法社会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在中国
的意义/

第二章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几种传统方法论/

第二节当代法社会学研究的部门方法论/

第三节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普适性与特殊性/

第三章西方主要的法社会学家及其理论/

第一节古典法社会学思想家/

第二节近代法社会学家及其理论/

第三节当代法社会学家及其理论/

第四章法律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法律的社会起源/

第二节法律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法律的精神基础/

第五章法律与社会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法与社会结构/

第二节法与社会变迁/

第三节法与现代化/

第六章法律规范的社会存在形式/

第一节制定法与民俗习惯/

第二节“活法”与行动中的法/

第三节压制型法、自治型法与回应型法/

第七章立法的社会学观察/

第一节立法的首要条件/

第二节立法者的素质/

第三节立法的艺术与技巧/

第八章法律意识研究/

第一节川岛武宜的观点/

第二节帕特里夏·尤伊克、苏珊·S.西尔贝的总结/

第三节伊·亚·伊林的论证/

第九章法律文化研究/

第一节法律文化概述/

第二节弗里德曼的理论评析/
第三节劳伦·本顿的研究/

第十章法律制度研究/

第一节法律制度的总体描述/

第二节法律机构与权威扩散/

第十一章法律角色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柯特威尔的观点/

第二节文化分析范式:中国当下刑辩律师角色研究/

第三节角色研究的一般理论/

第十二章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新拓展/

第一节微观法社会学研究的特色/

第二节宏观法社会学研究的多元化/

第三节未来法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四大特征/

第四节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