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生物技术
  • 现代生物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生物技术

3 4.8折 6.2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金栋、罗玉英、张若芳、马建忠 编著;陈劲春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10

装帧其他

货号11

上书时间2023-10-19

书语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金栋、罗玉英、张若芳、马建忠 编著;陈劲春 主编
  • 出版社 中国人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6-10
  • ISBN 9787800768347
  • 定价 6.2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丛书 中国特种养殖栽培利用新技术大全第二套丛书
【内容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生物技术概述

一、生物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二、生物技术的重要性

三、生物技术的多学科性

四、对生物技术的回顾

五、生物工业

第二章生物技术的建立基于生命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近百年来生命科学的重大建树

第二节细胞学说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

二、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超微水平的细胞组分及其功能

四、多细胞机体中细胞对外源信号的应答

五、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第三节遗传信息流

一、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

二、中心法则

三、细胞核遗传

(一)染色体的四级结构

(二)核基因的遗传

四、细胞质遗传

五、核质基因协同组建一个蛋白质分子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基因学说与基因工程

第一节现代基因概念

一、传统基因概念的建立及发展

二、分子生物学揭示的基因结构

三、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四、体外扩增基因

五、使表达的基因无氨基酸语言

第二节基因工程的要素

一、目的基因的克隆

(一)怎样分离目的基因

(二)测定基因的核苷酸顺序

(三)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二、工具酶

三、载体

(一)载体的选择

(二)载体的构建

(三)载体的输送

四、受体

(一)受体的选择

(二)转基因个体的选择

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一、农业

(一)提高食物产量

1.创建作物不育系和恢复系

2.转基因动物

3.固定杂种优势

4.提高作物光能吸收与转换的基因工程

(二)改良品质

1.菜油中二高一低的改良

2.增加牧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

3.甜蛋白

4.改变花瓣颜色

5.淀粉合成途径的改变

(三)抗逆境

1.抗病害

2.抗虫害

3.抗旱、寒、冻、渍、盐

(四)降低生产成本

1.固氮基因的研究

2.果蔬保鲜

3.促进根系发达

二、工业

(一)低品位矿藏的开采

(二)纤维脱胶

(三)丝心蛋白的体外生产及加工

三、其他

(一)医疗保健

(二)环境保护

(三)清除有害物质

第四章杂交瘤及单克隆抗体

第一节杂交瘤的原理

一、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理论基础

二、骨髓瘤细胞系选择、细胞融合和

杂交瘤细胞选择原理

第二节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第三节单克隆抗体的发展

第五章植物细胞工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杂交技术

一、原生质体的制备

二、原生质体的培养

三、植物细胞杂交

四、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植物细胞突变技术及其应用

一、细胞突变体的产生

二、细胞突变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在次生物质生产

和试管繁殖中的应用

一、植物细胞培养在生产次生代谢产物中的应用

(一)利用紫草细胞培养生产紫草素

(二)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有用次生产物的现状及展望

二、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试管繁殖中的应用

(一)试管繁殖的一般方法及考虑因素

(二)植物试管繁殖技术的应用

第六章酶工程

第一节酶促原理

第二节固定化酶

第三节固定化酶的应用

一、由玉米粉生产高果糖浆

二、L—氨基酸的生产

三、酶电极

四、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

第四节蛋白质工程

一、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

二、定点突变

三、盒式突变

四、蛋白质工程的应用

(一)Rubisco的点位突变

(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改造

(三)α1—抗胰蛋白酶

第七章发酵工程

第一节优良品种的选育

第二节发酵条件

一、发酵基质和底物

二、生物反应器

第三节代谢生理条件

第八章健康持续地发展生物技术

第一节生命科学的近期发展将为生物

技术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节发展生物技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节加快生物技术产品的商品化

目录

第一章生物技术概述

一、生物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二、生物技术的重要性

三、生物技术的多学科性

四、对生物技术的回顾

五、生物工业

第二章生物技术的建立基于生命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近百年来生命科学的重大建树

第二节细胞学说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

二、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超微水平的细胞组分及其功能

四、多细胞机体中细胞对外源信号的应答

五、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第三节遗传信息流

一、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

二、中心法则

三、细胞核遗传

(一)染色体的四级结构

(二)核基因的遗传

四、细胞质遗传

五、核质基因协同组建一个蛋白质分子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基因学说与基因工程

第一节现代基因概念

一、传统基因概念的建立及发展

二、分子生物学揭示的基因结构

三、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四、体外扩增基因

五、使表达的基因无氨基酸语言

第二节基因工程的要素

一、目的基因的克隆

(一)怎样分离目的基因

(二)测定基因的核苷酸顺序

(三)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二、工具酶

三、载体

(一)载体的选择

(二)载体的构建

(三)载体的输送

四、受体

(一)受体的选择

(二)转基因个体的选择

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一、农业

(一)提高食物产量

1.创建作物不育系和恢复系

2.转基因动物

3.固定杂种优势

4.提高作物光能吸收与转换的基因工程

(二)改良品质

1.菜油中二高一低的改良

2.增加牧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

3.甜蛋白

4.改变花瓣颜色

5.淀粉合成途径的改变

(三)抗逆境

1.抗病害

2.抗虫害

3.抗旱、寒、冻、渍、盐

(四)降低生产成本

1.固氮基因的研究

2.果蔬保鲜

3.促进根系发达

二、工业

(一)低品位矿藏的开采

(二)纤维脱胶

(三)丝心蛋白的体外生产及加工

三、其他

(一)医疗保健

(二)环境保护

(三)清除有害物质

第四章杂交瘤及单克隆抗体

第一节杂交瘤的原理

一、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理论基础

二、骨髓瘤细胞系选择、细胞融合和

杂交瘤细胞选择原理

第二节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第三节单克隆抗体的发展

第五章植物细胞工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杂交技术

一、原生质体的制备

二、原生质体的培养

三、植物细胞杂交

四、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植物细胞突变技术及其应用

一、细胞突变体的产生

二、细胞突变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在次生物质生产

和试管繁殖中的应用

一、植物细胞培养在生产次生代谢产物中的应用

(一)利用紫草细胞培养生产紫草素

(二)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有用次生产物的现状及展望

二、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试管繁殖中的应用

(一)试管繁殖的一般方法及考虑因素

(二)植物试管繁殖技术的应用

第六章酶工程

第一节酶促原理

第二节固定化酶

第三节固定化酶的应用

一、由玉米粉生产高果糖浆

二、L—氨基酸的生产

三、酶电极

四、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

第四节蛋白质工程

一、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

二、定点突变

三、盒式突变

四、蛋白质工程的应用

(一)Rubisco的点位突变

(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改造

(三)α1—抗胰蛋白酶

第七章发酵工程

第一节优良品种的选育

第二节发酵条件

一、发酵基质和底物

二、生物反应器

第三节代谢生理条件

第八章健康持续地发展生物技术

第一节生命科学的近期发展将为生物

技术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节发展生物技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节加快生物技术产品的商品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