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四光信札一通三页【严济慈之子、浙江东阳】
  • 严四光信札一通三页【严济慈之子、浙江东阳】
  • 严四光信札一通三页【严济慈之子、浙江东阳】
  • 严四光信札一通三页【严济慈之子、浙江东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严四光信札一通三页【严济慈之子、浙江东阳】

1800 七五品

仅1件

浙江金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严四光

年代改革开放 (1977-1989)

页数3页

货号002

上书时间2016-08-04

新承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商品描述
严四光教授,男,1932年生,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国际问题著名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代理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编辑委员会通讯委员,辽宁省“三胞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于2008年8月1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
严四光教授出生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亲严济慈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母亲张宗英与父亲严济慈是大学同学。1949年严四光随父母到北京,进入燕京大学国际关系外交系学习。1952年毕业,被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严四光的妻子是北京财贸学院的龚景嘉教授。
1932年生,浙江东阳人。1949年严四光随父母到北京,进入燕京大学国际关系外交系学习。
195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附中。
1952年燕京大学国际关系外交系毕业。被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在大公报工作十余年,曾任国际版主编。其期,他撰写的关于日内瓦会议、中国和周边国家边界谈判的社论、评论,受到陈毅元帅点名表扬;关于柬埔寨的文章西哈努克亲王看后,专门来信致谢。
1952-1969年任北京大公报助理编辑、编辑、国际评论员、国际版主编,撰写关于中美关系以及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社论、评论百余篇。
文革期间,严四光教授在近代史所工作,核订了《俄国向东方的扩张》,与陈铭康先生合译《俄国在太平洋上的扩张》,并参与《历史研究》杂志复刊、筹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重要工作。
1972-1976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中俄关系史和中英关系史研究工作。
1976-1985年任《历史研究》杂志高级编辑、副编审,负责世界史编辑工作,侧重美国史。
其期,他撰写的关于日内瓦会议,我国和周边国家边界谈判的社论,评论,受到陈毅元帅点名表扬;关于柬埔寨的文章西哈努克亲王看后,专门来信致谢。
文革期间,严四光教授在近代史所工作,核订了《俄国向东方的扩张》,与陈铭康先生合译《俄国在太平洋上的扩张》,并参与《历史研究》杂志复刊,筹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重要工作。
1981年起,严教授先后多次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
1982年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编辑委员会通讯委员。
1985年任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美国研究》杂志编委,侧重美国史和中美关系史研究。
1985年他转入美国研究所工作,侧重美国史方面的研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1986年参加联合国在法国召开的《今日历史史学家》的学术会议。
l987年撰写《史迪威陈纳德龃龉与美国对华政策,1942-1944》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辨析》。
1988-1989年,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1989-1990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新世纪以来又在美国哈佛燕京学社从事美中关系研究工作。
1985年他转入美国研究所工作,侧重美国史方面的研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1986年参加联合国在法国召开的《今日历史史学家》的学术会议。
l987年撰写《史迪威陈纳德龃龉与美国对华政策,1942-1944》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辨析》。
九十年代,撰写论文《哥伦布功过论》,《史迪威与中国》等,并与北大齐文颖教授等人合作编译了《美中关系史论》;还参加了《美国历史大辞典》 (天津人民出版社会l993年出版)的审稿工作。
1990年到1996年期间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退休后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直至病逝。
2008年8月19日严四光教授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1932.9-2008.8.19)。
严四光教授遗体告别仪式2008年8月2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竹厅举行,并于当日火化。
学术贡献编辑
在严四光先生参与中国美国史学会的活动后就,每次参与美国史年会和国际学术会议,只要有他在场,气氛就十分活跃。他平易近人,语言诙谐,学渊博识,杂类旁通,典故层出,滔滔不绝,且精力过人,尤其擅长夜间长时间侃大山,几乎是难有对手。兴许这和他的家学影响不无关系,自幼受他的父亲科技界权威严济慈耳濡目染,他的兄弟姐妹在理工人文社科均为出类拔萃的姣姣者,有小科学院之称,在严济慈先生晚年严四光经常陪伴,有较多机会接触各种知识精英,也由于严四光教授本人多方面报刊杂志和研究单位的学术经历,人脉宽广,这在美国历史学界相当突出(见龚景嘉教授亲自撰写的《严四光教授生平》)。
他热心学会的服务工作,在理事长张友伦在美国学术访问期间担任执行理事长,和秘书处一起组织1993年在威海召开的美国现代史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名誉会长黄华就是通过他联系聘任的,黄华还在威海举行的中国美国史年会上作了中美关系的讲演。在四光兄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期间对学会工作一直十分关心,笔者负责联系在京的美国史研究会老会员于2006、2007年两次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聚会,严四光夫妇均积极参加。笔者曾先后去过严四光在东四严济慈家住地、在皂君庙社会院宿舍住地、在西直门国务院机关2号院住地和四光兄聊天,尤其在2007年2月27日在2号院看望病中的老严躺在床上已经相当的消瘦。几年前他们夫妇再次前往美国哈佛燕京学社从事研究工作, 谁知意外事故使他们永远失去了独子,我理解他们的伤子之痛,对于他们几近摧毁性打击,从那时起老严遭受的精神创伤似乎很难挥之不去,多次的劝慰也难以奏效。
主要著作编辑
一、论文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辨析》(《美国研究》1987年第3期)
《论史迪威、陈纳德龃龉与美国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史论文集》 [2]1987)
《哥伦布功过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等有影响的论文,
二、译作
《俄国在太平洋的扩张(1641-1850)》(美,弗·阿·戈尔德(Frank A.Golder)著,同陈铭康合作翻译商务印书馆 1981年3月版),
《美中关系史论--兼论美国于亚洲其它国家的关系》[美]欧内斯特·梅、小詹姆斯·汤姆逊和齐文颖等合作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4月版)等
人物评价编辑
严四光教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工作负责,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生活简朴,对人诚恳,作风正派,在多次出国,国
际学术交流活动中不卑不亢,表现出一个中国学者的高风亮节,曾被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先生称赞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严四光教授用他的行动证明了这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他有许多机会留在美国拿绿卡,定居,但都放弃了。
从中国社科院美国所退休后,他仍关心祖国和人民,每日学习不止,直至去世,是一位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学者。严四光教授为我国的国际关系评论和研究事业、为中美关系史研究作出了毕生不懈的努力和奉献,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当严四光教授继续奉献学术事业之时,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他的逝世是国际关系和美中关系学术界的损失,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巨大损失。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