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秦蕙田《五礼通考》 二百六十二卷,目录二卷,首四卷(复印本,据清乾隆十八年味经窝刻本最初印本复印)
五禮通考 二百六十二卷,目錄二卷,首四卷 (清)秦蕙田撰 清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秦氏味經窩刻本。此本爲白紙最初印本,後印本有《凡例》十三則,爲此本所無。
¥
60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清)秦蕙田
出版社不详
年代乾隆 (1736-1795)
装帧平装
页数4938页
货号复印
上书时间2020-07-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复印本,A4大小,胶装。
- 商品描述
-
五禮通考二百六十二卷目錄二卷首四卷 (清)秦蕙田撰 清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秦氏味經窩刻本 秦蕙田 盧文弨 姚鼐校 張廷濟 王大隆跋。框高十八·七釐米,寬十四·七釐米。每半葉十三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三十二字,白口,左右雙邊。
秦蕙田(1702—1764)字樹峰,號味經,金匱(今江蘇無錫)人。乾隆元年一甲第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至工部、刑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卒諡文恭。少承家學,以經術篤行知名海内。長於音韻、律呂、算術,尤精《三禮》之學,著有《周易象義箋》《四聲表》《味經齋類稿》等。《清史稿》卷三百四有傳。
清康熙間徐乾學撰《讀禮通考》,總結歷代禮制,而於《周官·大宗伯》所列之『吉、凶、軍、賓、嘉』五禮,衹詳『喪禮』一門。秦氏此書依徐書體例,補其不足,按五禮編排爲七十五類,考證禮制古今沿革、本末源流、異同失得之故,凡禮學異説並先儒辨論及正史紀傳志書議禮之文,務使異同並載,曲直具存,對禮經源流、禮學派别等亦均有論列,詳密精核,井井有條。《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稱是書『以《樂律》附於《吉禮·宗廟制度》之後;以天文推步、句股割圓,立「觀象授時」一題統之;以古今州國都邑、山川地名,立「體國經野」一題統之,並載入《嘉禮》。雖事屬旁涉,非五禮所應該,不免有炫博之意。然周代六官,總名曰禮。禮之用,精粗條貫,所賅本博』,故此書雖略顯博雜,但『考證經史,元元本本,具有經緯,非剽竊餖飣、挂一漏萬者可比』。
此本爲白紙最初印本,後印本有《凡例》十三則,爲此本所無。卷中有朱筆批點,據張叔未跋稱相傳爲秦氏自校。又有朱墨兩色筆並附簽者,據卷五十七内墨筆夾簽有『文弨謹案』云云,可推知是盧文弨所校;卷九十一内眉端朱筆有『鼐謂』云云,則是姚鼐所校。盧文弨《抱經堂文集》卷十八有乾隆二十九年《復秦味經先生校勘五禮通考各條書》,述秦氏語有『雖已刊刻完竣,未即行世,恐其中或有參錯不及細檢處,須及今改訂爲善』云云,即指此本中所校各條。舊粘校簽日久往往脱落,莫友芝得此書後用墨筆移錄於書眉。卷一百九十七末有光緒元年(一八七五)賀緒蕃朱筆記云『此本較後定本少附戴氏震《勾股割圓記》五十三葉』一條。此本見《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卷二著錄。又葉昌熾《緣督廬日記鈔》卷十六丁巳五月初一日記云:『於翰怡齋遍觀影山草堂出售群籍,皆本朝初印精本。《五禮通考》《讀禮通考》上方有朱筆校勘,後有張叔未跋,云是文恭手跡。紙白於玉,墨光如漆。字體仿歐陽信本,鬚眉畢現,奕奕有神。閲之心開目朗,令人不忍觸手,真書中尤物也。索千元不爲奢。』民國時爲劉承幹嘉業堂所得。一九五五年王欣夫爲劉承幹滬寓藏書作介,歸復旦大學圖書館,劉氏乃以此書相贈,使之與王欣夫所藏《五禮通考》稿本合爲雙璧。(參王欣夫《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甲辰稿卷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