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系病证医家临证精华:心律失常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系病证医家临证精华:心律失常

49 6.6折 74 九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柳骥 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2

上书时间2021-06-08

岐黃國醫之家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柳骥 编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2
  • 版次 1
  • ISBN 9787509152447
  • 定价 7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0页
  • 字数 38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心系病证医家临证精华:心律失常》内容分为心律失常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名医经验与医方医案选析三部分。上篇介绍了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古代文献中对心律失常(心悸)的记载、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中篇介绍了心律失常的单味药治疗、成方成药治疗、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针灸推拿疗法、其他疗法与护理;下篇为当代名医对心律失常的论治经验、心律失常名医验方选析、历代名医治疗心律失常医案选析。全书紧密结合心律失常的中医研究与临床实践,集资料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内容丰富翔实,全面反映了历代医家论治心律失常的理论与临床经验。可供心律失常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参考,适于广大中医院校师生,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阅读。
【作者简介】
严季澜,1955年生,上海市人。北京中医药学大学医学人文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主治内科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研究领域为中医文献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科临床文献。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及北京市精品教材项目《中医药信息检索》。先后主持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主要获奖成果有:主编《十部医经类编》获中华中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主编《中医文献检索》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中医药信息检索》获北京市精品教材;《近代中医珍本集》(主要编写者)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三等奖《二续名医类案》(主编之一)获台湾立夫优秀著作奖。出版著作16部(其中独著、主编10部),发表论文40多篇。
【目录】
上篇理论研究
第1章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分类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

第2章古代文献对心律失常(心悸)的记载
第一节概述
一、心悸病名的历史沿革
二、心悸病名内涵认识与辨析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秦汉时期对心悸的认识
一、早期文献中的有关记载
二、《黄帝内经》
三、《难经》
四、《神农本草经》
五、《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六、《华氏中藏经》
第三节晋隋唐时期对心悸的认识
一、晋隋唐时期对心悸的认识特点
二、《针灸甲乙经》
三、《脉经》
四、《肘后备急方》
五、《小品方》
六、《诸病源候论》
七、《千金方》
八、《外台秘要》
第四节宋金元时期对心悸的认识
一、宋金元时期对心悸的认识特点
二、《太平圣惠方》
三、《圣济总录》
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五、刘完素著作
六、张从正著作
七、李杲著作
八、朱震亨著作
第五节明清时期对心悸的认识
一、明清时期对心悸的认识特点
二、《推求师意》《证治要诀》及类方
三、《医学正传》
四、《证治准绳》
五、张介宾著作
六、《四明心法》
七、《证治百问》
八、《证治汇补》
九、《辨证录》
十、《临证指南医案》
十一、《医林改错》
十二、《医法圆通》
十三、《医学衷中参西录》
第3章心律失常(心悸)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病因
第二节病机
一、本虚为主
……
中篇临床研究
下篇名医经验与医方医案选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