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陈宝(丰子恺先生长女)1993年信札1通
  • 丰陈宝(丰子恺先生长女)1993年信札1通
  • 丰陈宝(丰子恺先生长女)1993年信札1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丰陈宝(丰子恺先生长女)1993年信札1通

899 八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丰陈宝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页数1页

上书时间2018-06-26

  • 最新上架
杭州中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原新华社参编部要闻室副主任、主任编辑郭铭1996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带新华社参编部要闻室主任签批。
杭州中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原新华社参编部要闻室副主任、主任编辑郭铭1996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带新华社参编部要闻室主任签批。 ¥499.00
原新华社于继华、孙书明、苏玉池签批摄影部高级记者高学余1995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
原新华社于继华、孙书明、苏玉池签批摄影部高级记者高学余1995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 ¥399.00
原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徐胜1996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信札提及“对我这样一个北京没有家的人来说结婚像是灾难,不瞒您说,想做爱都要找人借地方,简直是度日如年。”
原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徐胜1996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信札提及“对我这样一个北京没有家的人来说结婚像是灾难,不瞒您说,想做爱都要找人借地方,简直是度日如年。” ¥499.00
原新华社军分社记者许志敏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
原新华社军分社记者许志敏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 ¥299.00
原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兼音像中心主任,新华社总工程师孙宝传 签名批示,原新华社技术局高级工程师曾伟玲1997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
原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兼音像中心主任,新华社总工程师孙宝传 签名批示,原新华社技术局高级工程师曾伟玲1997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 ¥399.00
原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兼音像中心主任,新华社总工程师孙宝传 签名批示,原新华社技术局高级工程师张宝印1997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
原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兼音像中心主任,新华社总工程师孙宝传 签名批示,原新华社技术局高级工程师张宝印1997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 ¥399.00
原“中国新闻技联”理事长、新华社技术局局长罗毅1997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带原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兼音像中心主任,新华社总工程师孙宝传和计算机中心主任余昉霞签名批示。
原“中国新闻技联”理事长、新华社技术局局长罗毅1997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带原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兼音像中心主任,新华社总工程师孙宝传和计算机中心主任余昉霞签名批示。 ¥499.00
原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兼音像中心主任,新华社总工程师孙宝传 签名批示原新华社技术局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东江1997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
原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兼音像中心主任,新华社总工程师孙宝传 签名批示原新华社技术局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东江1997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 ¥399.00
原新华社记者张康茂1996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带居姓领导签批。
原新华社记者张康茂1996年写给新华社房管局的信札,关于住房分配事宜,带居姓领导签批。 ¥199.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丰陈宝,小名阿宝,我国著名漫画家、散文家、音乐家丰子恺先生之长女。有一幅著名的“阿宝赤膊”漫画,写的就是她。生前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丰子恺研究会顾问。

1920年农历七月十五,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为桐乡市石门镇),2010年12月1日21时4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不幸去世,享年91岁。[1-2]

丰陈宝在丰子恺研究方面的著书有:《丰子恺传》(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丰子恺文集》(第一编者,浙江文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丰子恺漫画全集》(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爸爸的画》(合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丰子恺随笔精粹》(合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缘缘堂子女书》(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据妹妹丰一吟回忆,“丰陈宝从英文翻译过《和声乐》、《管弦乐法》,从俄文翻译过托尔斯泰的《艺术论》(后改名《什么是艺术》)……姐夫杨民望是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毕业的,生前编写、翻译了不少音乐书。其中《世界名曲欣赏》一书,尤其脍炙人口,是全国最受读者欢迎的十本书之一。可惜他编完第三册、刚开始编第四册时,因患肺癌而去世了,时年64岁。令人感动的是宝姐竟率女领子,继承夫业。(他们三人都没有进过音乐学校啊!)第四册竟由他们母、女、子三人合作续写完毕。当这一套书全部出齐时,报上有人撰文称颂他们为‘杨家将’。宝姐这一‘壮举’倒真有点像‘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