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杉讲透论语(修订版)(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杉讲透论语(修订版)(上下)

正版图书保证质量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49.5 5.0折 99 全新

库存14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华杉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57561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R_11391982

上书时间2023-07-30

陶情逸轩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商品描述
 章 学而 学《论语》是要在行动上模仿圣人 原文 子曰:“学而时不亦说乎!” 华杉详解 这是《论语》的句,句要学好,才能学这本书。或者说,这本书的一半都在这句话里面。句学明白了,终身都会学;句没学明白,这本书也不用读了。 程颐说,读圣人书,要对每一句话熟读玩味,“将圣人言语切己”。他的意思是,要学以润身,放自己身上,切己体察,不要以为这句话好理解,轻飘飘放过了。 学么是学?什么是学,是行动反射,不是晓得些说法,而是学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朱熹说:学之为言效也。学是效法,是模仿,我要学他,是效法他,模仿他。学语》,是模仿孔子。孔子怎么说,我怎么说,孔子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这是模仿。 所有的学模仿。我们从小牙牙学语,是模仿大人说话。每个人都是在模仿中长大的。你可以注意观察孩子对大人的模仿。我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三岁的时候,模仿他哥哥弹钢琴,也拿一本琴谱架在那里,叮叮咚咚敲两下,然后翻一页,又叮叮咚咚胡乱敲几下,再翻一页,这是模仿。他也不知道那琴谱是干什么的,但他观察到钢琴是这样弹的。 模仿,是学根本,因为模仿是行动,不是空谈,而是照着去做。模仿定律,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根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都在于修身。只要我做好自己,别人自然会模仿我,从一家模仿,到一国模仿,到全天下都模仿,这是“天下”。 所以万事只在垂范,我做到了,的人自然跟上,这力。 我如果没做到呢?上梁不正下梁歪,肯定天下大乱。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不听我的,是我的表率作用还不够。 儒家是君子之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也指在上位者。所以,儒学首先是学讲怎么学后是自我修养力。这是我们学《论语》的主要内容。 社会学家塔尔德(G. Tarde)早对模行了研究。1890年他出版了《模仿律》一书,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 一、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二、几何级数律:在没有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三、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行为方式。 这模仿三定律的前两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学原理。 所以,学是照着做。学《论语》,是一句一句地落实,不愿意照着做,不要学,浪费时间。你愿意按谁说的做,去学谁,把时间花上去都不够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你不愿意照做的东西上。 有人会说,多学点不好吗?了解一下嘛,增加一点“国学素养”。 不好。我们小时候教室挂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原话是庄子说的,但并不是这个意思。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非把自己累趴下不可!所以要聚焦,不准备做,不要学。 照着做,是是复是练是“習”,上面一个羽字,是说鸟。《说文》:“習,数飞也。”那小鸟跟妈妈学飞行,,终于飞起来了!这是“学而时不亦说乎”!“说”同“悦”,是喜悦。飞起来了,多高兴啊! 你照着圣人说的做,后证悟到了,果然是这样!身修了,家齐了,国治了,天下平了!那样的快乐,! 我们到不了治国、平天下那位置,但有一个家庭,有公司,有客户,有一个小团队。《论语》的自我修养力之学,你真的学到了,用上了,改变了自己,改变了你的小团队,改变了公司,改变了客户,周围的世界都在回报你,你改变了世界,这时候“不亦说乎”! 所以这“是复学《论语》,,全会背诵了,又怎样?《朱思录》里说:“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明道先生是程颢,他说读的书都背得,那是玩物丧志!为什么?因为你把它背得,往往是为了当众表演,是学以为人,以图人知,而不是学以润身,落实行动。阳明也说了:“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论语》是“行动学 如何行动?是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人人皆可为圣人。如何做圣人?你把圣人说的道理都记住,用在自己的日用常行、应事待人接物中。每应一事、接一物、待一人,比如洒扫应对、端茶倒水、迎来送往,都想一想,如果是孔子,他会怎么做?比如送客,孔子是要站在大门口眺望,一直到客人走远了,不回头了,看不见了,才转屋。那我送客,也等到客人的车转弯看不见了,才停止挥手告别,转屋。这样一来,今天我送客这件事,算是孔子来做也不过如此,那在这件事上,我是圣人了。如此形成意识每件事都这样落实下去,“学而时不亦说乎”,其修身妙不可言。 学种行动,决定行动了,可以接着往下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