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

库存正版,内页无勾画,有现货,直接下单付款即可!

12 4.6折 26 九品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KK5

上书时间2022-03-31

绿园区文苑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云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6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56265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8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并掌握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综合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明清时期极具典型意义的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动因,社会变迁的起伏过程和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认为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动力主要是交通环境改善、漕运政策和对其他区域多种文化的吸纳融合,指出运河沿岸城镇与运河腹地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并总结出该地区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所表现的大起大落类似马鞍型的发展趋势及经验教训。

  本书着力点在于探讨明清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规律,这不仅对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而且对当前我国为京杭运河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南水北调工程和华北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特别是对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王云,1957年8月生,山东阳谷人。1982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2004年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聊城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史运河文化史。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山东省课题三项。共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代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研究的学术回顾

  二、本书的学术价值与基本思路

上篇:运河的贯通和鲁西区位优势的形成

  一、会通河的疏浚与鲁西交通网的形成

    1.明初会通河的疏浚与大运河的南北贯通

    2.明清时期山东运河的修治与管理

    3.以山东运河为轴心的区域交通网的形成

  二、漕运兴盛与南北物资交流的活跃

    1.山东运河漕政与漕运

    2.运河沿岸的水次仓

    3.临清关与济宁关

    4.南北物资交流

  三、山东运河城镇带的形成

    1.山东运河城镇的地理分布

    2.山东运河城镇空间结构与特点

中 篇:商业的繁荣与产业结构的新变化

  一、市场网络体系的建立与各地商帮的活跃

    1.以运河城镇为中心的市场网络体系

    2.山陕商人在山东运河区域的分布与经营

    3.徽商在山东运河区域的经营活动

    4.江苏商人及其他商帮在山东运河区域的经营活动

  二、因运河而兴起的手工业

    1.临清烧造和贡砖生产

    2.融汇南北的酿造业

    3.竹木加工与沿运城镇的竹竿巷

    4.皮革加工与“千张袄”

    5.丝织业与临清哈达

下篇:南北文化交流与社会风俗变迁

  一、南北文化的交流融汇

    1.书院遍布,科举兴盛

    2.运河岸边的藏书楼——海源阁

    3.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与区域戏剧文化交流

  二、运河与民间信仰的多元化

    1.漕运之神——金龙四大王崇拜的形成和传播

    2.海运之神——天妃信仰的北上传播

    3.财、义之神——关帝崇拜的泛滥

  三、运河城乡社会风俗的变迁

    1.由“织穑为生”到“民竞刀锥”

    2.由“民尚俭朴”到“靡然向奢”

    3.由循规蹈矩到“违礼越制”

    4.嗜酒与尚武

    5.山东运河区域风俗变迁的社会原因

结语: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

  一、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趋势

  二、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特点和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