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盐味(精) 9787020131495 李春平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19.96
4.8折
¥
4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李春平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31495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9156937
上书时间2024-12-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春平,男,汉族,1962年元月出生,陕西省紫阳县人。2005年被安康学院作为高级人才引进入校。陕西省作协首批签约作家,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上海夜色秀》《我的多情玩伴》《奈何天》《步步高》《情人时代》《领导生活》《玫瑰花苑》《盐道》,长篇报告文学《辞海纪事》等,中篇小说30余部。出版有《李春平长篇小说文集》(三卷本)、中篇小说集《享受权力》《一路飙升》等。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刊物转载。多部小说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中篇小说《玻璃是透明的》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拍摄成电影,为2000年中宣部十大国庆献礼片之一,获得第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多个奖项。
目录
正文
内容摘要
李春平著的小说《盐味(精)》讲述了:民国初年,陕西省镇坪县政府被强盗洗劫一空。政府增加了苛捐杂税,农民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春荒时节,张迎风家既没油吃,也没盐吃。张迎风二十五岁,媳妇任香悦十九岁。同村的朋友林万春从十五岁开始就在四川巫溪(今重庆市)背盐挣钱,已经背了十多年。见
到张迎风家没盐吃,他时常把自家的盐抓一把送去,以解燃眉之急。在林万春的劝说下,张迎风跟着他去巫溪背盐,不料却在中途失踪了。张母向林万春要人,林万春便长途跋涉,费尽辛苦从悬崖下找到了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背回去之后却发现并非张迎风。林万春便把自己“赔”给了张家,成了张迎风母亲唯一
的儿子。他上要侍奉张迎风的百岁奶奶,下要照顾张迎风怀有身孕的妻子,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三年后的一天凌晨,镇坪县政府遭到抢匪袭击,发现厨房柜子里竟然躲藏着一个人,此人正是当年失踪的张迎风。原来,他是被川匪掠到山上去了,趁此次偷袭县政府之机逃出了匪窝。鉴于他深谙匪情,官方将其招募到剿匪大队,成长为剩匪队队长。张迎风回来了,林万春瞬间成了张家“多余”的儿子,于是重返盐道,再度背盐。从此,林万春和张迎风这两弟
兄,在镇坪盐道上打土匪、办女学……还冒死将迷路的八路军秘密带到四川。
盐背子是巴山很古老的职业,盐道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小说构思精妙而奇丽,以诡异的想象、诗化的语言书写盐道上的世事奇观,意蕴丰厚,具有保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精彩内容
张妈准备做饭,站在乌黑的并不平整的灶台前收拾锅碗。灶台里面是一口铁锅,有光泽,边沿上倒是有一些发毛的锈斑。柴火在灶炉里燃起来,火苗露出一片弹性十足的顶端,飘忽不定地闪烁着。铁锅慢慢烧红,锈斑渐渐清晰。张妈在正要放油的时候想到了盐。她走到墙角,把手伸进一个青花瓷罐里寻搜,抓出了一小撮盐渣子,按照往常的使用量,这点盐只够
炒一个菜。还有不少盐末钻进了指甲缝里,她便用手拍打瓷罐的边沿,把指甲缝里藏匿的盐末抖落下来。
炒菜时,她把有限的盐分散在三盘菜里使用,一个干盐菜,一个洋芋丝,一个小白菜,她说,这些菜都很“吃盐”,可能没什么味道了。
菜炒好了,上桌了,一家人围到桌边了。他们一
家人是:奶奶,奶奶的儿媳妇张妈,张妈的儿子张迎风,张迎风的媳妇任香悦。这是一家三代,四口人。
奶奶不说话。衰老产生的缓慢使她吃饭的模样显得文静而矜持,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三思而行的深长意味。“食不语”是她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她一直奉信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她嘴里含着小白菜细嚼慢咽,喝着苞谷糊糊,苍老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如同往常一样无关痛痒。其他人吃饭的热情显然不高,本来就是最差的粗茶淡饭了,油水淡薄,加上没有放盐,菜的味道很差,只是因为饥饿不得不吃罢了。
张妈灵机一动,拿来辣椒豆瓣酱,在菜里多拌一些,把口味加重,这样可以把淡味盖住。可是,豆瓣酱也
不多,小碗里就只有一点点了,只够每人一筷子,拌在碗里,淡淡猩红,总算把这顿饭凑合着吃完了。
离开桌子的时候,张妈对张迎风说:“这没盐的日子怎么过?你去林万春家借几斤盐吧。家里的猪崽卖了就还他。”张迎风说:“总是问别人借盐吃,不如自己去背盐。人家盐背子就从来不缺盐吃的。”张妈说:“你只管去借就是,又不是不还。背么呢盐,不许。”站在一边的任香悦看了看张妈不悦的表情,给张迎风递了一个眼神,示意他不要争了,快去借盐。张迎风心领神会,风一样地跑出去了。张迎风跑去的方向就是林万春家的方向。
张迎风和林万春是同龄人,从小在一起玩泥巴长大的,无话不说,平时比兄弟还亲。两家人也把他们看成兄弟一样,可以随意在对方家里吃饭和过夜。张迎风读过几年私塾,每天从先生那里回来后,就把他学会的东西教给上不起学的林万春,让他也要知道。
后来学得多了,深了,张迎风也教不了他了,两人在一起就是纯粹的玩耍。林万春识得几个字,全是张迎风教他的。
林万春家里弟兄人多,他是最小的一个,全家大大小小一群人,家里没有那么多饭碗,父亲就找来木匠,把沟边那根粗壮的泡桐树砍掉,剖开一个侧面,在上面挖了碗口大的十个圆孔,当作碗用,圆孔的间距一尺多,一字排开,然后做个支架搭起来,叫作排碗。吃排碗时一般是菜饭合一,人往两边坐。排碗一
丈多长,模样像个巨型板凳,很占地方,堂屋里放不下,就放在屋檐下餐风宿露,有时六弟兄在上面吃饭,有时全家老小都在上面吃饭。要是张迎风去了,就用排碗的最后一个,挨着林万春。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也互相在对方碗里挑饭吃。张迎风和林万春最
喜欢看大人洗碗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喜庆和趣味。那时没什么油水,洗碗很方便,先给所有排碗倒上水,洗刷一下,两人站在排碗的两头,各执一端,然后一齐用力,翻过来把水倒掉,再用丝瓜瓤子擦擦碗的周围,就算把碗洗好了。洗完碗,两人就可以骑在上面玩耍了。
P8-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